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弗兰兹·卡夫卡是1883年7月3日诞生的。他生于一个有六个子女的中产阶级家庭,他是长子。他的父亲是一个商人,从波希米亚南部来到美丽古老的首都布拉格,当时隶属于奥匈帝国。他是在一个少数说德语的居民区中的一个少数犹太人居住区里长大的,那时候这两类居民相互之间没有什么交  相似文献   

2.
永定土楼,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永定土楼,一种可敬的人文风气.世世代代的土楼人传承了中原古代文明,发扬了中华传统美德.他们勤劳、善良、朴实、勇敢,继续着祖先奋斗的道路,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是什么,让他们永葆凝聚的活力;是什么,让他们永远固守生土的家园;是什么,让他们永生记得自己是土楼里的人?走在土楼群的路上,看到孩子们一张张未知的脸,一频频充满生机的微笑,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是教育,让他们渴望知识的营养;是教育,让他们饮水思源;是教育,让他们力量无穷.  相似文献   

3.
丰林 《东方文化》2002,(5):75-80
半个多世纪以前,法国学拉康交给学界一个新的人概念:镜像。想想看,镜像的意义是多么的简单:一个不懂事的婴儿某一天突然对镜子罩的自我发生兴趣,尽管镜子里的自我是虚假的,但婴儿总是试图把自我展露在镜子里,并不厌其烦地反复加以玩味。然而,镜像又并非简单。镜像意味着什么:自我确立还是自我迷失?  相似文献   

4.
怀念桃树     
昨夜,忽然梦见老家院角的那棵桃树. 大概是在我睡熟的时候,我的心灵到故园神游了一回.还是从那道破旧的大门进去,心中很宁静,没什么值得高兴的,也没什么烦心的事儿.突然间,一时惊喜起来,我右手边院角里那棵老桃树,不知在什么时间发芽了,变得更加高大了,满树碧绿,枝繁叶茂,树冠巍峨.树根的四方,什么时候用砖和水泥围成了一个花台.我随手从地上捡起一根塑料水管,往花台里给桃树浇水,没多久,水就漫成了一塘.  相似文献   

5.
赵杰 《世界文化》2015,(2):39-42
<正>有人说,旧时光是个美人。在那张记载了往昔岁月的书柬里,点点滴滴,皆是回忆。柏拉图曾说,每个人都是一个折翼天使,当一个人恢复了前世在天堂的记忆时,便可饱览这世间最美丽的风景,一时之间竟然忘乎所以。回忆,似乎总是与美好相伴。然而,当回忆如洪流般向当下席卷而来时,我们从中得到了些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呢?哈罗德·品特,20世纪下半叶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30年10月10日出生于伦敦  相似文献   

6.
韩国人与美国香料火腿在韩国,什么礼物会使受礼者高兴,并露出那种韩国式的微笑呢?告诉你,请送给他们香料火腿。在一个国家里,如果大多数食品店都在出售罐头食品而不是酱油之类的东西,那么香料火腿就决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美国进口货,而且是生活方式最时尚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幽默?曾有人做过假设:在一家酒吧里,有位顾客点了一杯啤酒,却发现里面漂着一只苍蝇.  相似文献   

8.
时代密封器     
很难说,把一包东西深埋地下或封存在坚固的建筑物里的习俗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这包收藏有文件和珍品的东西是传给子孙后代的,让多少年以后的人们了解现在的情况。据说,古埃及人最早这样做,目的是为法老在另一个世界里的生活提供一切必需品。正是这种做法让当代的考古学家欢喜不己,也让盗墓窃贼有利可图。还有一种说法:习俗来自古代苏美尔人。他们把信件收存在神殿和皇宫的基座里,供以后的统治者参阅。无论是该习俗的年代有多遥远,还是封存的物品种类有多繁多,毫无疑问,其他国家都不如埃及人和苏美尔人。例如,已知的是,在俄罗斯每隔50-100年,…  相似文献   

9.
《克莱斯勒偶记》是给我演奏钢琴的生涯带来一大转机的最最重要的乐曲。我在高中三年级时,冬季里的一天,我摊开随意买来的这首曲子的乐谱,慢慢地把一个个音符变为声音。我顿时感到我的心好像被什么东西紧紧地攥住,眼泪犹如断线的珍珠不住地滚落下来。当时为什么会这  相似文献   

10.
"猫的摇篮"     
在医院里,排队等候看医生。我不知道用什么去吸引5岁的女儿。幸好,口袋里有一根普通的细绳……今天的小女孩很可能不知道这种有趣的游戏:一个游戏者用双手手指将细绳编出各种奇妙的对称图形,另一个用食指和拇指将编好的图形挑过来——得到一个奥妙的新图形。然后第一个人再显灵巧,将细绳挑过去……就这样,编出形形色色错综复杂的图形:十字形、鱼、骨架、兔、金刚石等等。这个游戏,不管哪种语言,都叫做“猫的摇篮”——根据一种图形命名。据说这个游戏是北美印第安人的纳瓦霍族从神圣的蜘蛛那里学会的。当时,他们初具人的意识。在教授怎样做…  相似文献   

11.
与鸟共存     
铁栗 《大理文化》2004,(6):12-13
一位朋友约我去弥渡,说是去采访张应徐.我不知道谁是张应徐,但我知道弥渡是<小河淌水>的故乡,我同意和他一起去是受了那首民歌的吸引.朋友早已加入了有车一族,平日出去采访都自己驾车,这一次也是.他在车上对我说,张应徐不是什么大人物,而是一个普通的养鱼人.后来他的鱼塘里落下了一群鸟儿,鸟群吃了他的鱼,他干脆就由一个养鱼人变成了养鸟人.  相似文献   

12.
儿子跑过来告诉我幼儿园里新发生的事。他在幼儿园里学会了点本事,要向我显示一番。他先从抽屉里拿出一把不让他动的小刀,又从冰箱里取出个苹果。“爸爸,”他说,“我让你看看苹果里有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13.
毛文婷 《世界文化》2011,(12):40-41
一提到圣诞,大家会联想到什么呢?可能是挂满装饰品的圣诞树,还有分发礼物的自胡子圣诞老爷爷,又或是餐桌上热腾腾的火鸡大餐。可是你知道吗,英国人心目中圣诞餐凛上真正的主角却是——布丁。没错,在英国每年的12月24日平安夜,只有见到配着白兰地、黄油的布丁才算是迎来了圣诞。每到这一天,所有家庭成员一起制作一个圣诞布丁,象征一家从此团团圆圆。每个人在搅拌—下面团时,都会默默许下一个愿望,据说必须是顺时针方向才会灵验,最后还会在面团里藏一个硬币。  相似文献   

14.
苏音 《世界文化》2002,(6):9-10
你是否曾藏有一个价格标签,这样你的配偶就无法了解你究竟花了多少钱?或者将你的购物单藏起来不让你的孩子们看到?或者将自己曾为别的异性所吸引的隐情秘而不宣?世界上的每位婚姻顾问都会告诉你:诚实是夫妻关系中最牢固的基础。近年来美国的离婚率始终在42%左右徘徊,我们开始好奇,美国的婚姻状况究竟如何?于是,我们跨越大海来探询美国的已婚夫妇,他们在内心里都保留了什么秘密,以及他们向对方都坦陈些什么。  相似文献   

15.
爸爸,我爱你     
一个男人正在擦拭他的新车,这时,他四岁的儿子捡起一个石子在车子的侧面划了几条痕迹。盛怒之下,男人抓起孩子的手狠狠地击打起来,丝毫没意识到自己手持的是扳钳。在医院里,由于多处骨折,孩子失去了右手的五指。看到父亲痛苦的眼神,孩子问道:"爸爸,我的手指什么时候能长出来?"男人心如刀割、无言以对。他回到自己的车旁,冲着车狂踢不止,之后,他瘫坐在那里,抬头  相似文献   

16.
杨义农 《大理文化》2013,(2):109-111
记不得是谁说过了,生活远比小说更像小说。不错,当今的小说确实离生活太远。或者对于现在光怪陆离、气象万千的社会现实知之甚少。作家躲在自己有限的小圈子里,自鸣得意地构建着小说的象牙塔时,生活已经远离。另一种极端则是过分地追求小说的“故事化”,仅仅把小说当成一个故事来讲,全不顾小说的艺术性,且又老生常谈,讲不出什么新意来。这样,  相似文献   

17.
不再网恋     
在虚幻的网络里,自以为"冷血"加现实的我,不会对网络产生什么依恋,更不要说网恋.然而我错了,没想到像我这样的女孩也一不小心掉进了网络陷阱里,演绎出一段伤心的网恋故事.而且出人意料的是,我在网络里苦心种植了一百零一天的"爱情之树",还未等到开花结果就已经枯死!更让我万万想不到的是,那个曾使自己朝思暮想和寝食难安的"白马王子",居然是他……  相似文献   

18.
云岭说梅     
中国是一个梅花的国度,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表现了我们祖先审美观里独立的、不畏强暴的英勇气慨,也说明梅为什么特别被人们所喜爱. 松、竹、梅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四君子,都有梅的一份.就因为它有一种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相似文献   

19.
永明 《世界文化》2005,(12):50-50
在医院里,排队等候看医生。我不知道用什么去吸引5岁的女儿。幸好,口袋里有一根普通的细绳……今天的小女孩很可能不知道这种有趣的游戏:一个游戏用双手手指将细绳编出各种奇妙的对称图形,另一个用食指和拇指将编好的图形挑过来——得到一个奥妙的新图形。然后第一个人再显灵巧,将细绳挑过去……就这样,编出形形色色错综复杂的图形:十字形、鱼、骨架、兔、金刚石等等。这个游戏,不管哪种语言,都叫做“猫的摇篮”——根据一种图形命名。  相似文献   

20.
母亲     
为了纪念母亲,我想在这里写点什么。但偏偏不巧,我所知道的母亲并未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什么了不起的材料。母亲的名字叫千枝。迄今为止,千枝二字算得上是能引起我无限怀念的名字。因此,对我来说,那只是我母亲的名字,我觉得它决不应该是别的女人的名字。幸而除我母亲之外,我还不曾遇见过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