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哈尔滨工业大学针对我国航天领域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开设了院士担任班主任的特色班“小卫星班”,采用航天精神引领、多学科知识复合教学及航天工程实践教学融合的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新时代的航天拔尖人才及战略科学家。思政教育方面,通过爱国主义教育,邀请航天总师座谈,充分依托“航天魂”“航天行”等思政实践活动,树立“爱党爱国、航天报国”信念;培养体系方面,实施“航天引领、专业任选”的知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本研一体、项目驱动的个性化课程培养体系,设置贯通式课程,实现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教学与实践;素质能力方面,将航天工程组织管理与研制模式有机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依托紫丁香卫星创新工场,团队协作开展项目实施,使学生在航天高标准工程项目中锤炼能力。  相似文献   

2.
培养中国新一代高层次航天人才的“接力计划”已经在航天系统正式开始实施了.“接力计划”的实施,对于新一代航天队伍的建设,保持和提高航天工业的发展势头,使我国航天事业继续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将产生重大的影响.“接力计划”的根本宗旨在于建设新一代航天队伍,培养新一代航天人.按照这个计划,到本世纪末,中国航天工业将完成高层次航天人才新老交替的平稳过度,培养出技术精湛、有献身精神的高级科技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队伍.  相似文献   

3.
培养工程硕士 致力科技强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1997」57号文件批准我校可在“仪器仪表工程”、“航天工程”和“电子与信息工程”等三个领域中招收“常规兵器试验与鉴定技术”、“航天测试发射”、“航天测试与控制”及“综合电子战”等四个方向的工程硕士生。这为军队跨世纪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将推动我校研究生教育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一、培养工程硕士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随着军事高技术的迅猛发展,部队武器装备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需要一大批人才进行鉴定、验收、监制、改造及维护等工作,这些人才需要有较丰富的与…  相似文献   

4.
杨正华 《职教论坛》2006,(4X):14-16
“项目管理”起源于建筑业,通常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项目管理”应用还只局限于发迭国家的建筑、国防和航天等少数领域。90年代以后,随着知识时代的来临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项目管理”已经从过去的航天、国防、农业和建筑业等少数领城,扩展到教育、科研、电子、通讯、计算机、软件开发、制药、机械制造等众多行业。如今很多个人活动的计划和组织的问题,都可以应用项目管理的原理和方法来解决。烹饪专业的教学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5.
“项目管理”起源于建筑业,通常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20世纪60年代互80年代初,“项目管理”应用还只局限于发达国家的建筑、国防和航天等少数领域。90年代以后,随着知识时代的来临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项目管理”已经从过去的航天、国防、农业和建筑业等少数领域,扩展到教育、科研、电子、通讯、计算机、软件开发、制药、机械制造等众多行业。如今很多个人活动的计划和组织的问题,都可以应用项目管理的原理和方法来解决。烹饪专业的教学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正加速发展,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重大航天项目即将上马”。不久前,此消息从国防科工委传出,举国振奋。因为,载人航天对于中国这个后起的航天大国来说,寄托着世世代代几千年中国人的梦想,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凝聚力,同时,也体现着我国国家综合实力的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7.
1998年初 ,航天四院在7414厂隆重召开师徒协议签字现场会并拨出专款 ,98年 ,18个“绝技绝招人才”培养项目正式开始实施。在两年的培养过程中 ,院按项目实施办法定期检查、指导 ,厂、所从资金到时间 ,从生产任务到产品型号诸多方面给予保障 ,主管理领导还经常深入车间、班组了解培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及时协调、及时解决。2000年5月19日 ,院18个培养项目除一项因师傅病故终止外 ,其余17个“绝技绝招人才”培养项目全部通过验收 ,共培养人才18名 ,其中优秀16名 ,良好2名。目前 ,18个绝技绝招人才接班人 ,个个…  相似文献   

8.
清华大学定向生培养迈出新步伐清华大学继首届国防定向生培养工作圆满结束之后,又开始尝试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航一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培养定向生。9月11日上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为学校2004级航天定向班的学生举行开班典礼。这标志着该校定向生培养工作揭开了新的一页。中纪委委员、航天科工集团副总经理薛利,航天科工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王建生及学校党委副书记杨振斌,航空航天学院党委书记梁新刚等出席了典礼。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孔子文化月”为纪念孔子诞辰2555周年,庆祝第20个教师节,弘扬和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民…  相似文献   

9.
马丽颖  赵雪倩  王珍 《海外英语》2023,(23):141-143
立足于新时代强军思想军事教育方针,结合航天军士学员的特点和当前军士英语教学现状,对英语课程改革提出一些实施策略,旨在强化学员的英语基础,提升教学质量,从而将“教”与“学”相结合,做到“紧贴航天,突出技能”,使之更适合航天军士学员的学习以及实战化应用,为我国新时代航天事业培养更多的新型航天作战力量人才。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三个问题出发,探讨了基于CDIO(conceive, design, implement, operate)理念的航天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方法。剖析了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特点,从创新人才培养的供给侧出发分析了我国大学教育的现状,从需求侧出发探讨了用人单位对创新人才的要求,分享了团队在建立“纳星研究生创新基地”和“天拓卫星俱乐部”过程中的成果与经验。最后,依托卫星俱乐部,提出了基于CDIO理念的航天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体系,以实现培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航天创新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消息树     
《辅导员》2005,(12)
在“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之日,江苏省通州市兴东小学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开展了“师生同乐航天情”活动,师生们共同观看了…神六’载人航天飞行”的实况转播。ZNX0905抓住“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的教育契机,河南省漯河市高新区小学利用电视、多媒体、宣传栏、主题队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国防知识教育,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赵丹伴随着在“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成功之际,山东省邹平县好生镇平原小学少先队大队开展了“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系列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12.
建设创新实践基地,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是航天学科本科生教育改革的新模式.结合国防科技大学无人飞行器本科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实践,深入分析了建设航天学科本科生创新实践基地的必要性,系统总结了加强航天学科本科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思路举措,包括实践项目设置、导师队伍建设、创新文化营造、管理机制形成等.为航空航天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江西南昌昌北经济开发区,闪耀着一颗民办高等教育的明星——江西航天科技职业学院。去年4月30日,时任教育部长的陈至立同志在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省长黄智权陪同下,来到航天科技学院视察,赞誉该院“美丽”、“神奇”,很有特色,并对校园环境、办学规模和投资力度及突出人才的技能培养给予高度评价。今年3月31日,新当选国务委员的陈至立同志又致信江西航天学院和南昌航天集团:祝愿江西航天科技学院、南昌航天集团为国家的航天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入航天工程正式启动,此后的后人们开始了空前的太空探索.11年间,航天科技人员独立解决了载入航天领域的一系列难题,如:火箭的推进剂,航天器的内部结构的改造,飞船的材料等重大难题.特别是“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更激励了中国人民的航天梦,“杨利伟在太空中的这一天,中华民族期盼了几千年”.“神舟六号”的发射成功更加表明了中国人民对艰难航天路的信心.  相似文献   

15.
针对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了深度融合“理论知识(理)、专业技能(技)和情感价值观(情)”培养理念的专业课程建设方法,并以火箭军工程大学航天工程方向新增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固体火箭发动机结构完整性分析”为例,紧密围绕“怎么融”这条主线,以“融什么、谁来融”为两翼,分别从“理技情”融合培养理念的内涵和理、技、情元素挖掘,融合“理技情”培养理念的教学思路和实施,以及课程教学团队改革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融合“理技情”的“三位一体”培养理念进行课程建设,以期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改革和培养方法探索等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奖励     
中国神七载人航天任务团队获美“太空成就奖” 美国航天基金会3月30日宣布,将该基金会的2009年“太空成就奖”授予中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团队(简称神七任务团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神七任务航天员翟志刚等当天代表神七任务团队参加了颁奖仪式,并领取了奖项。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育网络》2007,(5):53-53
本刊讯4月5日,航天联志公司服务器产品再次入围“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协议供货项目”,这是继2月份入围“北京市政府采购协议供货厂商”之后该公司的又一个重大项目。  相似文献   

18.
聚焦新工科和航天科技前沿需求,构建了一套面向航天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三全”实践育人体系。为了提升航天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学院实施了实践教学专项改革,从实践育人体系、教学资源、教学团队出发,将课程思政贯穿实践教学体系,整合航天特色资源、建立动态师资融入实践教学队伍新机制,以航天精神为内核驱动创新实践,以科教融合、校企协同为支撑促进创新实践,实现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三全)育人。实践表明,该教学体系能够更好地发挥实践教学在航天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优势,改革成效明显,能够为航天专业新工科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学是全国航天特色学校。学校努力营造航天元素,为学生发展创设活动平台,积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经过积淀与研磨,学校打造“魅力航天课程基地建设与拓展工程”课程体系,研发文化课程、数学课程、思政课程、科学课程、地理课程,让学生在经历航天实践活动中培养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于9月29日21时16分0秒,由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在中国西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按照计划,在天宫一号升空2个月左右,再发射无人飞船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在太空中完成我国航天史上的首次“天宫之吻”。那么“天宫一号”究竞属于哪种类型的航天器,它与空间实验室有何区别?与神舟八号进行交会对接的目的是什么?天宫项目与国外同类航天项目相比又有什么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