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1988年以来,我区广大城乡兴起了集资办学热潮,在落实中小学“一无两有六配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到目前为止三年来共集资12400万元,人均集资27.3元.其中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集资6448万元,占集资总额的52%;各级财政自筹5952万元,占集资总额的48%.这些资金用于改造危房48万多平方米,新增校舍面积45.9万平方米,购置课桌凳5.3万套,修围墙50.1万米,建厕所3.1万平方米,建校门2138个,修操场568处,打水井1488眼,购  相似文献   

2.
1984年以来,赣州地区广泛开展了群众集资办校活动。据统计,全区集资已达1713.7万元(其中献工献料折款287万元),占全区计划集资2200万元的77.9%。赣州地区群众集资办校能取得较为显著的成绩,主要是由于各级党政领导重视,宣传教育工作做得比较深入,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集资办校,实现“一无两有”,改善办学条件,是造福于子孙,有益于四化  相似文献   

3.
1982年以来,城市中小学教职工住房困难的状况逐渐受到各级有关领导的重视,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加以缓解,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自1983年至1988年,全国为城市中小学教职工建房共集资21. 39亿元,建成住房19万多套,建筑面积1015万多平方米;城市中小学教职工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已由1982年的3. 8平方米,提高到了1987年的5. 09平方米。  相似文献   

4.
在中央关于“两条腿走路”方针的指导下,1983年,我省三结合集资建校工作,在各级党政领导的支持下,经过广大干群的辛勤努力,战胜了特大水灾所造成的严重困难,取得了丰硕成果。据统计,1983年全省共集资11104.15万元,其中社队群众集资8010.06万元,占集资总额的72.1%。全省共建校舍107369间,计215万平方米,比1982年增长47%,添置课桌凳260449件,也比前年增长84%。阜阳地区、六安地区、宿县地区去年建校舍达万间以上,分别比前年增长1.02倍、1.2倍,0.13倍,其中阜阳地区建校舍40056间,成绩十分突出。全省有35个县一年建校舍千间以上,其中毫县、临泉、太和三县建校舍达5000间以上。去年遭到严重水灾的安庆、宣城、巢湖三个地区仍然保持了前年的建校水平。  相似文献   

5.
乐山市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从一九八○年春开始酝酿、试点到全面展开,至今已六年了。目前,在全市的563个乡镇中,有499个实行了分段办学、分段管理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覆盖面达88.6%。八○年以来,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逐步把教育摆到了战略重点的地位,列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人民群众的办学积极性空前高涨。仅八三至八五年,全市社会集资3391.7万元,相当于解放35年来国家对教育基建投资的总和;加上地方财政拨款1158.48万元,总计为4550.54万元。新建和维修校舍24.5万平方米,使危房面积由八二年的13.2%下降到5.9%。  相似文献   

6.
今年一月下旬,东至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85)174号文件和省政府(85)29号文件精神,作出了开征教育事业费附加的决定。全县城乡广泛发动,掀起了集资办学的热潮.截至6月中旬,已落实教育事业费附加94.3万元(其中农业征收75万元,占79.5%;乡镇企业征收14.3万元,占15.2%;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征收5万元,占5.3%)。另外,县直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集资6.4万元,还有一些村筹集了建校一次性投资70多万元,全县共集资170多万元。全县总人口481780,人均集资3.52元,为84年人均收入314元的1%以上。今年截至目前的集资数已超过以往四年(81—84年)集资总和。该县教育经费长期不足的紧张状况开始好转。  相似文献   

7.
我乡自去年八月正式实行分级办学、分工管理体制以来,认真贯彻依靠人民办教育,办好教育为人民的方针,坚持多渠道集资办学,取得了可喜成绩.到目前为止,全乡共集资14.47万元,人均集资占人均年收入的2.32%,新建校舍24间、围墙80米、厕所21间,制作课桌凳18O套,购买图书2200册,拉运取暖用煤60吨,还添置了部分教具和文体器材,圆满地实现了“一无两有六配套”的目标,改变了学校办学条件落后的面貌,解决了许多多年来困扰  相似文献   

8.
1988年我县的集资办学解决中小学危房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超额完成自治区政府下达的集资和修缮、改造中小学危房任务,基本上消灭了全县中小学危房。 一、全县集资办学的基本情况 1988年4月,为了庆祝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区党委、自治区政府要求各市、县通过各种渠道集资,一次性解决全区中小学危房。在区政府召开的全区解决中小学危房工作会议上,分配我县146万元,并提出按照1:1的比例,由地方筹集146万元,一次性解决我县危房面积32000平方米的任务。截至11月底共集资227.03万元,完成计划152.6%,加上区政府拨款和其他专项补助,总共516.8万元。在集资中涌现出许多先进集体和个人,捐资万元以上单位  相似文献   

9.
“七五”期间,我省改善办学条件的工作取得显著成绩。除国家拨款外,群众集资达2.94亿元,共修缮和改造危房549.4万平方米,使中,小学危房占校舍总面积的比率由1985年的8.75%下降到1990年的4.89%(含1988年11月6日大地震新增危房)。与此同时,实验室建设、教学仪器设备配置、师资培训、教材建设也加快了步伐。为什么会取得这些成绩?在今年7月召开的全省集资办学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泸西县、曲靖地区等20个地  相似文献   

10.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永平县龙街区群众经济收入明显增加,集资办学出现热潮。龙街区是苗、彝、傈僳族聚居的高寒山区,长期落后。三中全会后,群众生活富裕了,文化要求提高了。从84年以来,全区十一个乡镇共集资九万余元,新办学校十四所,翻修学校十五所。特别喜人的是,这个乡从干部到群众都把办教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松滋县在集资办学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据统计,原先在全县45万平方米的校舍中有10多万平方米的危房,还有草房4,700多平方米,黑房子3. 7万多平方米。1981年以来,县委、县政府采取有力措施,集资332万余元,已修危房9. 7万多平方米,改造草房3,800  相似文献   

12.
漾濞彝族自治县积极开展群众集资办学活动,取得显著成效。自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五年的三年里,全县共集资四十九万一千一百多元,其中区级单位集资最多的是河西  相似文献   

13.
教育短波     
青铜峡大坝乡群众集资办学发展教育事业.乡党委、乡政府作出决定,从乡、队集资中拿出10—15%近20万元,用于修建校舍、围墙、增添更新桌凳等教学设备.他们还组成了由村民委员会负责人、学校校长和农民代表参加的资金筹集管理领导小组,筹集的资金单独立户,使用情况年终向群众公布.  相似文献   

14.
救灾扶贫互助储金会,始创于1982年的江西。到1988年6月,全国已有20多个省市建立了7.4万个储金会,入会农户1300多万户,集资金额达3.22亿元。短短几年,储金会在救灾扶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民间互助合作、群众自治、应急解难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对此,一些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已作了多方面的理论探讨。本文试图从储金会与农村社区发展的关系上作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的调查表明,17万户城镇居民家庭中有54%的家庭有子女就学,上个学期人均支出1208元.子女的教育支出在不同阶段花费不同,从幼儿园到大学,每个学期人均从758元到4838元.按此消费水平计算,培养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20年共需花费5.5万元,而这还不包括生活消费.  相似文献   

16.
据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不完全统计,1988年群众集资、捐资办学款约计25亿元,较1987年的16.24亿元增加53.94%。一些原先集资步伐较小的省  相似文献   

17.
1984年,我市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工管理”的体制,调动了乡、村办教育的积极性,特别是1984年—1989年,采取多渠道集资,共集资1025.1万元,用于“校改”,使全市校舍砖瓦化程度达到97%以上,基本实现了“一无两有六配套”,从根本上改善了办学条件.广大农民群众在集资办学中所表现出的热情和奉献精神,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依靠人民办教育是一条符合国情、区情、市情的办学新路子.征收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开辟长期、稳定的教育经费渠道势在必行.1989年底,我市根据自治区人民政  相似文献   

18.
信息角     
青山园乡办学热情高 安化县青山园乡近几年来连续6次遭受水灾,但该乡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办学热情却持续高涨。四年来,该乡共投资、集资近百万元,先后兴建了13所高标准学校,群众自动捐献木料2309立方米,投工19880个。此外,该乡还十分重视改善实验教学条件,仅1993年就投资5.7万元,为乡属各校新添仪器,购置实验桌凳,实现了村村无危房,校校有仪器。  相似文献   

19.
改革十年来,农村教育经费有了较大程度的增长,这是有目共睹,无可非议的。以湖北省监利县为例,1979年实行财政切块时,全年教育经费包干为578万,到1988年底,实际开支为1132万元。而这个县的党委和政府并不满足教育经费绝对数的逐年增长,面对教育战线存在着的实际困难,在全地区首倡集资,近年一直连续进行,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农民群众可谓勒紧裤带,解囊相助。在消灭危房,扩建、新建校舍,解决课桌凳,建立中心实验室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梁河县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体会到:若要富,提高文化是出路。一些社队除积极献工献料、集资办学外,还从今年开始,从公益金中按一定比例提取教育基金,最多的大队提了四千元,最少的也有一千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