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5 毫秒
1.
各个国家的高校招生制度各有特色,本文对中外高校招生制度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再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国外高校制度对我国高校招生制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对中英两国高校招生制度的特点及高校招生录取模式等作了简要介绍和比较,并就英国高校招生制度的一些有益经验,对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周忻 《考试周刊》2014,(81):15-17
本文主要对中日两国高校招生制度的特点及高校招生录取模式作了简要介绍和比较,并就日本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一些有益经验,对我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提出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外高校招生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敏 《教育发展研究》2004,24(12):60-62
高校招生制度是高校招生的目的、方针和实施办法的总称,是各个国家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招生政策、选拔形式、入学考试、录取方式等方面。本文通过介绍中外高校招生制度,比较不同国家的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招生制度,对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提出几点思考。一、我国高校招生制度介绍(一)我国大陆高校招生制度我国大陆高校招生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基本上形成了比较稳定的高校统一招生制度。1.高校招生机构设置。我国大陆各个省市都设有招生、毕业生就业委员会,由其制订招生、就业政策,协调各方关系。同时在各个省市设立教育考试院,在…  相似文献   

5.
新高考改革倡导多元录取的招生制度改革,经历了从国家政策制定到高校试点实验的历程。经过试点省份的试验,高校招生多元录取存在制度困境,表现在对多元录取法令规章合法性的信任危机、规范制度操作性的路径依赖和文化—认知共识性的利益博弈。高校招生多元录取制度困境的产生与制度本身、运行过程和适配条件密不可分,被动服从的意识形态限制了高校招生录取的主动性、松散结合的规范性系统影响了高校招生录取的稳定性、高度行政化的制度同形抑制了高校招生录取的创造性。高校招生多元录取制度困境的破解需要减少“行政化”束缚赋予高校招生自主权、构建“多元协同”的招生录取制度规范、通过“制度创新”实现文化认知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国外高校对考生进行综合评价的招生经验,总结了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对考生进行综合评价的探索和试验,提出了推进我国高校开展招生录取综合评价制度建设的思路和方法,对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维护高校招生公平公正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迫在眉睫,在实施改革制度的过程中要尝试多元化模式,改革录取制度;借鉴国外经验,尝试全面改革,最终保证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促进高考制度改革。中学阶段的素质教育改革为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效助力。本文分析了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展望了高校招生制度改革途径,为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提供了宝贵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世界各国商科高校的招生制度进行了研究,归纳出世界各国商科高校存在的三种类型的招生制度,即:高考制、证书制、开放制。文章通过对三种制度的比较,指出了各国商科高校招生制度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完善考试制度,重视能力考察,推行推荐入学、扩大商科高校招生生源等。  相似文献   

9.
对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情况进行了回顾.结合新一轮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提出要坚持"三个有助于"的指导思想,大力转变思想观念,充分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不断进行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实验,继续扩大自主招生的深度和范围,注重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全面实行自主招生.  相似文献   

10.
孙中涛  赵芹 《华章》2007,(8):97
本文试对民国高校招生制度的形成与变迁及其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并对比自主招生和统一招生两种不同招生制度各自的优劣,建议要发挥两种招生制度各自的优点、克服其不足,奢望能为我国当前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中外高校招生制度比较与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国外高校招生制度的特点、高校招生录取模式,总结了我国高校招生制度的现状,就高校招生制度进行了中外比较,针对我国高校招生制度存在的招生形式多样化、入学标准多元化和考生素质综合评价体系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校招生评价制度包括招生政策、选拔形式、入学考试、招生方式等方面。本文试就英国、美国的高校招生评价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制度特点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并从中得出对我国高校招生评价制度改革与完善的启示之处。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高校招生制度越来越不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素质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与障碍。本文在简要阐述我国现行高校招生制度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高校招生制度对中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负面影响,并从发展素质教育的角度提出了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几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中国教育历史中,没有一件事情像高校招生制度一样引起那么多的关注和争议.目前高校招生制度中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中央统一领导,地方管理为主,这种关系造成了地方教育割据和基本无高校自主招生权可言的局面,严重影响了招生的公平性和人才的培养,对此提出了确立招生公平目标、强化中央在高校招生制度中职权、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统筹管理、鼓励高校招生自主等相应的完善措施,更好地指导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实践,实现高校招生制度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持续推进,高校招生在招生规范的宏观调控下拥有了一定的自主权,但因招生自主权的不当行使,高校招生违规行为也时有发生,广大人民群众的平等受教育权受到了很大伤害,高校招生的公平、公正受到了社会质疑。实现招生法制化是解决影响高校招生公平公正深层次问题的有效机制,并在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建立合法公正的招生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监督机制,引入司法审查等方面构建相应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中国考试制度的历史演变和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特点的分析与研究,对当前我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高校招生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是涉及到社会多方面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必须慎之又慎,切不可操之过急.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情况进行了回顾。结合新一轮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提出要坚持“三个有助于”的指导思想,大力转变思想观念,充分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不断进行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实验,继续扩大自主招生的深度和范围,注重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全面实行自主招生。  相似文献   

18.
自2006年9月以来,美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动作频频,表征出未来高校招生录取制度进一步改革的新动向,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分析.美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最新进展及其所蕴涵的新动向,值得我们密切关注,也给我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9.
高校招生改革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方面,本文从高校招生录取新政视角出发,分析了国家对招生制度改革的具体要求,以上海、浙江和中南大学为例,讨论了高校新的招生政策,包括自主招生录取、综合评价录取和大类招生录取等。由此分析了中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应当注重个性发展、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比中美两国高校本科招生在入学考试、录取标准及招生与中学教育的关系方面的差异,分析了两国高校招生制度不同的形式和影响。美国作为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其高校招生制度是在适应其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的过程中,经过长期改革和实验逐步形成的,其历史经验可资我们借鉴,以尽快建立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校招生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