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国之声》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新闻综合频率)。作为国家电台,《中国之声》所具有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历经50余年的积淀而逐步形成。经国家授权,《中国之声》可以报道中央最高层、国务院各部委以及部队的的重  相似文献   

2.
中国之声是中国广播界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且惟一覆盖全国的广播节目,其节目内容、形式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可资借鉴之处,本文从节目内涵、选题、音响使用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之声特别策划的"家书里的中国"的节目特色.  相似文献   

3.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今年推出的世界杯足球赛报道取得了巨大成功,特别是将品牌传播与节目和营销紧密嫁接,在打造精品节目的同时,通过一系列包装和推介手段,树立了中国之声频率和世界杯节目的强势品牌形象,迅速将节目产品推向了市场,加深了受众(不仅是广播听众)对中国之声的了解,增强了频率和节目的影响力和亲和力,吸引了大批增量听众和广告客户,赢取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丰厚的经  相似文献   

4.
正北部湾之声由广西对外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联手打造,秉承"中国立场、广西特色、国际表达"的传播理念树立媒体形象,所产生的影响力十分巨大。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需要调整北部湾之声的传播策略。本文拟从讲中国故事、与东南亚主流媒体合作、建立对外传播大联盟和打造新的外宣平台等方面探析北部湾之声的发展策略,以进一步提升我国对外宣传的整体实力。一、北部湾之声:中国对东南亚广播的创新频率  相似文献   

5.
刘炜 《中国广播》2012,(7):90-92
作为我国第一家区域性国际广播媒体,广西电台北部湾之声在配合国家周边外交战略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方面己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北部湾之声要提升对外传播力和区域影响力,就必须进一步寻找连接纽带,实现曲径通幽;整合有效资源,增强创新模式;遵循传播规律,实现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6.
孙于麟 《新闻世界》2023,(11):113-116
建党之初和大革命时期,《向导》周报开辟了“读者之声”栏,呈现了《向导》周报的编读往来,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思想提供了独特窗口。编者与读者以“读者之声”为阵地,就中国革命对象、动力、目的等问题作了积极探讨,起到了化游弋读者为忠实粉丝、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推进中国革命进一步发展的作用“。读者之声”作为《向导》周报的特色专栏,为编者和读者交流提供了平台,为后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献资料,具有超时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央台“中国之声”改版对我们震动很大,作为基层台我们深感压力。中央台是国家电台,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重要媒体之一,也是世界上拥有听众最多的国家电台,代表党和政府在发言,面向全国,权威性强,受众众多,影响面广。新推出的“中国之声”形式上确立了直播形态,强化整体包装,凸显频率品牌,风格庄重大气,节目改版非常成功。  相似文献   

8.
《中国广播》2006,(10):66-66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华夏之声频率广告招商工作九月中旬正式启动,面向全国寻找广告总代理的合作伙伴,力邀有实力的广告代理公司加入广告经营团队,共同打造国家电台品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财经广播,也是唯一覆盖全国的财经专业广播频率,在全国三十多个大中城市开通调频广播,并通过  相似文献   

9.
经过不断的梳理,经济之声的专业化面貌逐渐清晰,目前经济之声处在重要的转折期和战略机遇期。只要做到定位清晰、方向明确、贴近市场、服务到位,经济之声一定能创造真正属于自己的媒体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走出去办广播,办看得见的广播”,这是近几年来广播领域倡导的一种发展趋势。从2005年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开力、了《直播中国》节目,成为“走出去办广播”的一个范例。这档节目就像一扇开启的窗,为中央台走进地方、地方台走向全国送来了清新的风。青岛人民广播电台在《直播中国》节目开办三年来,六次与中央台中国之声合作,推出大型直播节目“走进青岛”,节目影响力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1.
今年3月。在全球科学界极具影响力的科学杂志——英国《自然》推出了《中国之声》专刊。以专刊的形式和篇幅介绍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状况.这在《自然》的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相似文献   

1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财经广播,也是唯一一套覆盖全国的财经专业广播频率,以中、短波和几十个城市的调频频率覆盖全国3亿多广播听众。经济之声  相似文献   

13.
浙江电台城市之声自2003年初由健康之声转型以来,收听率、影响力、美誉度不断提升,广告创收三年翻了两番。总结城市之声的发展,关键的一条就是以“三贴近”打造“三满意”电台。城市之声作为一个专业电台,既具有党和政府喉舌的功能,又具有商业电台的属性,需通过市场经营来发展壮大自己。城市之声所生产的是内容产品,它是一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中国广播》2013,(12):20-20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四届十佳播音员主持人评选11月8日揭晓。中国之声苏扬、音乐之声但茹、中国之声庞莹、音乐之声小强、中国之声林溪、中华之声月媚、经济之声王强、中国之声陈亮、文艺之声小马、音乐之声文超等10名选手荣获“十佳”桂冠。音乐之声文超同时荣获“最佳风采奖”,中国之声姚轶滨荣获“最佳新人奖”,民族之声哈萨克语广播主持人阿尔达克荣获“十佳”特别奖。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中央电台经济之声的改革为例,论述了经济广播的创新发展方向,即要坚持专业的方向,增强经济广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典型人物报道的求同存异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探讨典型人物的报道方式,如何使典型人物的报道更具感染力和影响力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典型人物从感动身边的人到感动媒体的受众,传媒在其中体现了较强的功能和作用。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人物春秋》4年多来播出的优秀典型人物报道来看,  相似文献   

17.
上海世博会是一次持续时间长、展览内容丰富、多元文化交汇的世界性盛会。中国之声借助世博会平台,通过大时段直播、推出记者组合、设置评论员专栏、加强与网络互动、突出园内园外新闻结合等多种节目样态,展现了中国之声“最新闻”的品牌形象。世博会报道提升了中国之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了中国之声报道创新与品牌推广双丰收。  相似文献   

18.
陈湘 《中国广播》2018,(12):90-91
本文以山西广播电视台健康之声对首个中国医师节的特别策划为案例,研究当前应该如何打造专业广播的问题。本文认为,可以从内容呈现、营销方式、传播手段和外联合作四方面入手,打造有影响力的、专业的、权威的广播频率,展现广播媒体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从2009年开始,FM93交通之声由专业交通广播向以有交通特色的新闻资讯台转型。转型的目的在于,在继续做好为交通人服务的同时,更多地介入公共事务,反映社会生活,进而提升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2011年,FM93交通之声综合实力跻身中国广播前三强,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频道由专业广播向特色广播成功转型的成果之一。在频道转型的过程中,FM93交通之声深刻地体会浙广集团提出的"志山行水"的运作理念。如果说服务是水,新闻报道就是山。服务渗透在频道节目的各个环节,而新闻报道及其行动,则是频道的筋道和力度。  相似文献   

20.
李胜 《中国广播》2009,(3):57-58
2009年春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经济之声、音乐之声、都市之声、中华之声、神州之声、华夏之声、民族之声、文艺之声、老年之声等10套节目及中国广播网在《和谐中国年》的大主题引领下,优化节目编排,凸显创新理念,形成整体声势,从1月25日到1月31日,每天以121小时的超大容量,各具特色的节目特色,向全国听众奉献了多台丰富多彩的文艺晚会和特别节目。《和谐中国年》节目以直播和录播相结合的方式,传递春的温暖,营造欢乐祥和,讴歌全国各族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辉煌成就,吸引了大批听众网民广泛参与。各频率在《和谐中国年》的制作中也探索出春节文艺节目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