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国新书目》2023,(2):114-115
<正>北宋后期的近半个世纪是政治家们的理想与现实碰撞的时代。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年幼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朝廷开始全面否定熙丰新政,史称“元祐更化”。高氏去世后,哲宗、徽宗两兄弟怀着继承父志的理想,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复兴”之路。在哲宗短暂的亲政岁月中,对熙丰条法的恢复造成了严重的新旧党争。徽宗在漫长而活跃的皇帝生涯中为了超越父兄之治新政迭出,最终却令大宋顶着虚假太平的帽子轰然倒塌……  相似文献   

2.
2006年8月14日-16日,由国际图联善本手稿专业委员会、浙江省文化厅主办,浙江图书馆承办的2006年国际图联杭州会前会在浙江图书馆举行,主题为“中国书写与印刷文化遗产和图书馆工作”。来自美国、德国、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新加坡、韩国、尼泊尔及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入选会议的论文63篇,以“论文预印本”的形式在会前印刷出版,为代表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一名黑人少校军官和一名白人士兵在路上相遇。白人士兵见军官是黑人,就没有向他敬礼。当他掠身而过时,黑人军官以低沉而坚定的声音对他说道:“请等一下!”  相似文献   

4.
加上军校四年,少校军官赵英已经在部队工作了16年多了。尚未成家的她,至今依然住在北京单位分配的双人房里。由于另一位室友有了家,所以她事实上是住的单  相似文献   

5.
著名作家从维熙先生在2000年5月5日的《中国文化报》头版发出一声呐喊:保卫文化副刊!从维熙先生不是报人,据笔者阅读的局限,也鲜见从维熙先生在报纸副刊上发表作品。这足以说明,从先生的这一呐喊所要表现的是一个文化人对文化的真心关怀。  相似文献   

6.
两辆越野小车,穿山越谷,向全国,也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哨卡——神仙湾驶去。车上7名记者,1名医生在痛苦的高山反应中气如游丝。突然,前面那辆车“咣”的一声,陷入冰河。无论发动机怎么吼叫,车轮喷溅着冰屑雪沫,直打空转。记者们蔫蔫地走下车来,根据司机的指令,不停地往车轮下的冰窟隆里填石头。记者们块头还都挺大,但搬一块三五公斤的石头,两腿不住地打闪“筛糠”。一小时,两小时,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位少校军官,像被枪弹击中,一屁股跌坐下去,仰躺在雪地上,仿佛与蓝天、白云、  相似文献   

7.
今日中国正发生着令人瞩目的变化,不断出现新的矛盾、冲突和摩擦。可是,读者在阅读我们的报纸时,又常常觉得没有多少新鲜的东西。特别是作为报纸“橱窗”的一版头条,读起来总觉得不够味儿,最近有两条头版头条新闻却深深地吸引了我。一是1987年12月25日中国青年报的《岁末风乍起何以惊万人——北京市民抢购棉毛衫裤见闻》,再是1987年12月28日经济日报的《熙熙王  相似文献   

8.
今日中国正发生着令人瞩目的变化,不断出现新的矛盾、冲突和摩擦。可是,读者在阅读我们的报纸时,又常常觉得没有多少新鲜的东西。特别是作为报纸“橱窗”的一版头条,读起来总觉得不够味儿,最近有两条头版头条新闻却深深地吸引了我。一是1987年12月25日中国青年报的《岁末风乍起何以惊万人——北京市民抢购棉毛衫裤见闻》,再是1987年12月28日经济日报的《熙熙王府井何故农民多》。抢购风近年时有发生,个中缘由、症结何在?笔者在北京呆  相似文献   

9.
我看到一篇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长安报记者送来的在该报发的稿件:“满目春色入镜来──瑞典Sebra电影公司摄制组到我镇取景,拍摄……”,原文如下: 满目春色入镜来 ──瑞典Sebra电影公司摄制组到我镇取景 拍摄“中国的乡村义务植树”电视专题片 本报讯(记者陈康水)4月 14日至16日,瑞典Se-bra电影公司摄制组,在国家林业局宣传中心副处长杨波,广东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宋尚豪以及东莞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赖观生、副主任郑志时的陪同下,在我镇取景拍摄“中国的乡村义务植树”专题电视片。我镇副镇长黄炳…  相似文献   

10.
瑞典仿古船“哥德堡”号中国之行引起了全球媒体的关注,尤其在中国,有关“哥德堡”号的报道成为2006年七八月份媒体报道的一个焦点,如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段长时间直播“哥德堡”号进入中国、各地纸质媒体也以大量篇幅连续报道“哥德堡”号的航程与活动。实践证明,这是一次成功  相似文献   

11.
(续上期)瑞典的《报刊、广播和电视道德准则》瑞典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新闻自律的国家。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在瑞典形成得甚早。早在1923年,瑞典时事评论家俱乐部即已正式采用《报业伦理守则》作为报刊发表新闻与评论的规范、依据。1953年,该守则曾被修订。历经近80年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发展,瑞典目前已形成规范报刊、广播和电视这三大新闻媒介的新闻道德准则:由瑞典新闻合作理事会于1978年首次通过,1995年再次通过的瑞典《报刊、广播和电视道德准则》。该准则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布信息的准则”,第二部…  相似文献   

12.
笔者梳理了王安石“熙丰新政”教育改革的内容,探索了“熙丰新政”教育改革对宋代发展的影响。对于“熙丰新政”教育改革的影响,笔者主要从培养了大量的实用人才、统一教材的使用加强了思想控制、恢复武学巩固了宋代的国防来谈。  相似文献   

13.
原彦平 《档案》2013,(6):25-28
一 在胡济图河营地,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兵分三路后,北队于1927年7月1日在瑞典地质学家那林的率领下出发了。在出发的时候,年轻的北队队员丁道衡不会知道,一次伟大的发现正等待着他;也不会知道,他的名字将会和“白云鄂博”这四个字联结并产生永恒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瑞典是一个大众传播业相当发达且独具特色的国家,尤其是几十年来,其印刷媒介在电子媒介的强烈冲击下依然保持着自己举足轻重的社会地位。瑞典媒介结构的发展呈现出一种令人惊异的稳定性,这是与瑞典独特的报业历史传统、受众素质和政府政策密切相关的。瑞典新闻媒介是社会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一个中心角色。为了保证新闻媒介充分发挥其舆论监督作用,瑞典政府实行了特殊的报业资助政策,以直接资助二流报纸与大报竞争的方式,有效地避免了瑞典地方新闻市场的过度集中和垄断,使瑞典得以保持一个多元化的报业结构。1766年瑞典颁布了最早的新闻自由法。新闻言论自由在瑞典得到充分的保护。与此同时,瑞典新闻界也自发形成了强大完善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此体系以社会责任感为基点,以具体的道德原则和权威的监督机构为两大支柱,同时为新闻工作者和瑞典公众所接受。它在新闻实践中具有强大的约束性,是瑞典新闻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组文章是根据瑞典哥德堡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教授LennartWeibull和HakanHvitfelt提供的资料编译而成,特致谢意。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有没有以图书馆命名的街道?它在哪里?中国有没有?经过笔者反复考证,终于在北欧的瑞典发现了一条以图书馆命名的街道,它就是位于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图书馆街,”笔者无缘到瑞典考察,也只能是查查资料,过过“眼”瘾罢了。可转念又想,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有没有一条以图书馆命名的街道呢?于是笔者费尽心机,多方查阅考证,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十一朝古都洛阳市老城区找到了一条“图书馆街,”笔者着实对此考察了一番。这也许就是当今世界上仅有的两条“图书馆街,”现在就让我们到这分布在欧、亚两个大洲的两条“图书馆街”去看一看吧。…  相似文献   

16.
报纸不该宣传“灵魂能说话”9月30日江苏《服务导报》刊登了一篇题为《“灵魂’真能说话?》的文章。文中说:“近几年来,‘灵魂会说话’的夸张现象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和关注。”接着文章列举了灵魂会说话的种种事实: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工程师最早发现了灵魂...  相似文献   

17.
瑞典新闻业的管理斯颐瑞典是北欧典型的福利制国家,政治长期稳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1766年,瑞典颁布了世界最早的一部新闻法,目前其新闻业较为发达,人均报纸拥有量超过了美、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瑞典自70年代以来实行的由政府对报业资助的政策,...  相似文献   

18.
电脑与音乐相结开创中国音乐领域新纪元电脑技术与音乐艺术的结合开创了音乐领域的新纪元,引起了音乐领域的一次新的革命。天琴的创业者们曾在1990年最先开始在中国引进开发,推广电脑音乐系统,五年来曾先后推出“MSR—901电脑音乐系统”、“天琴电脑音乐系统...  相似文献   

19.
刘心武为标题挑毛病1993年10月8日,上海某报出现这样一条标题:《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中首添汉语教授》。一般读者看不出这条标题有什么错,而作家刘心武却挑出了毛病。他在一篇,“随笔”中指出,“汉语教授”的说法不确。理由是:一、消息中没有说出这位“汉语教授”是谁;二、诺贝尔文学奖是由瑞典学院院士评定,严格地说,院士不好称为“评委”。该机构的院士是终身制,死一位方可补一位;而现在18位院士无一在1993年逝世,怎可能“增添”出一位来?三、退一万步,就算今年添了一位“汉语教授”吧,那也绝非“首添”,因为瑞典著名汉学家马悦然教授,早在8年前就被选为瑞典学院院士,1992年他还担任评定诺贝尔文学奖的执行主席,也就是说,瑞典学院院士中早就“首添”汉  相似文献   

20.
急功近利成就新闻显学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此话用在当前的新闻教育上,也非常恰当。从10年前的小门小户,发展成当今高等教育各专业中的一大热门:从新闻无学,到而今的“显学”,新闻学可以说是打了个翻身仗,与法律、计算机等并驾齐驱成为各高校争相开设的专业。清华大学该专业的录取分数超过英语和法学,连续几年稳居文科类专业首位,近几年报考该校的文科最高分考生也往往出在新闻学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