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赔款给英国2100万银元.这是诸多赔款条约中唯一用银元作计值单位的条约.以后的赔款一般都用银两作计值单位。那么.2100万银元相当于多少银两?要弄清这一问题.首先得搞清楚当时在中国所流通银元的种类。  相似文献   

2.
答: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1842年清政府被迫同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这次赔款以银元为计算单位支付,而以后清政府所有对外不平等条约的赔款均以白银“两”为支付单位。因此《南京条约》的赔款数目就常被误解为2100万“两”。那么为什么《南京条约》中的赔款以银元支付而不以银两支付呢?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全国各地的中国宝银银两存在着重量不足、成色不纯、平砝(秤)不一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复习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部分时,我们遇到了这样三道类似的选择题: 例1.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 ①割香港岛②巨额赔款③五口通商④协定关税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例2.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中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 A.割香港岛 B.巨额赔款 C.五口通商 D.协定关税 例3.英国通过中英《南京条约》取得的侵略权益  相似文献   

4.
王辉 《历史学习》2003,(11):6-6
讲授中国近代史时,总有细心的学生问: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而后来中外条约中规定的中国赔款都是“若干两白银”。计算的名称和单位为何发生变化?原来,这和中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的对外贸易的不同状态有着密切关系。鸦片战争之前,在中外(主要是中英间)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每年从国外获得大量贸易利润。英国当时防止货币外流,禁止本国银币出口流通,所以中国赚取的外贸利润并非英镑,而是英国商人从世界贸易中获得的西班牙本洋。这种银元原产于墨西哥。墨西哥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白银产地,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就…  相似文献   

5.
课本第 14页 :(《天津条约》主要内容有 )“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 2 0 0万两白银 ,赔偿英商损失 2 0 0万两白银。”第 15页 :(《北京条约》中 )“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增至 80 0万两白银。”如此表述有两处不妥 :其一是《天津条约》中的赔款与《北京条约》中的赔款之间关系不明确 ;其二是《北京条约》中赔付给英国的 80 0万两白银并非全部是所谓“军费”。《中英北京条约》第三款明确规定 :“一、戊午年 (咸丰八年 ,185 8年———笔者注 )原约 (指《中英天津条约》———笔者注 )后附专条 (有关赔款部分…  相似文献   

6.
问题解答     
问:中国近代史上的五次大的赔款是怎样清偿的? 答:中国近代对外大小赔款约百余次。有因战争失败而引起的,也有因教案发生而引起的。有由中央政府偿付的,也有由地方政府偿付的,本文介绍的是由中央政府负责清偿的五次主要战争赔款。 第一次鸦片战争赔款及清偿 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中英双方订立《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赔偿鸦片损失费600万元,军费1200万元,并支付行商累欠的300万元,合计2100万元。  相似文献   

7.
丁召书 《历史学习》2006,(10):24-24
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内容多,难记易混。运用趣味浓缩法来记,效果较好。《南京条约》内容可记为“五亿(议)港元”。“五”指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亿(议)”指英商进出口货物所应缴纳的税款,由中英双方议定;“港”指将香港岛割给英国;“元”指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天津条约》内容可记作“公开行贿”。“公”指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开”指增开南京、汉口等十处为通商口岸;“行”指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贿”与钱财有关,指清政府给英法两国巨额赔款。  相似文献   

8.
在英国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中国的实际赔款是多少?据《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付给英国的赔款共二千一百万元,其中包括军费一千二百万元,烟价补偿六百万元,商欠三百万元。其实,远不止此数。仅就条约赔款、公开勒索、洗劫国库等款项加在一起,即达二千七百八十五万多元,按当时议定银洋每元折纹银七厘算,合一千九百四十九万五千两。今列表见下: 表中关于英军在宁波搜刮款数,许多史书皆有记载,但款数却有出入。《夷艘入寇记》和《夷氛闻记》上说勒款一百二十万元;《道光洋艘征抚记》却说勒索二十万元;《鸦片战争新史料》记勒银一  相似文献   

9.
课本第 15页关于《北京条约》的赔款是这样表述的 :“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增至 80 0万两白银。”我认为这一提法是不妥的。据《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册 ,中华书局1985年版 )第 12 5页载 :中英北京条约 (续增条约 ) :“再今所定取偿八百万两内 ,二百万两仍为住粤英商补亏之款 ,其六百万两少裨军需之费 ,载此明文 ,庶免棼纠。”很明显 ,在清政府向英国赔偿的 80 0万两白银内 ,不仅仅是军费 ,还包括了英商损失费。如果按照课本的表述 ,人们就会错误地理解为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赔款总数将达到 180 0万两白银 ,因还有英商损失费 …  相似文献   

10.
人教社2003年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12—13页说:《天津条约》“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中英、中法《北京条约》“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据此,可以对最终的赔款数额作出多种解释。  相似文献   

11.
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屈辱条约。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勒索了2100万银元的巨额赔款。2100万银元由三部分组成,其中600万赔偿被焚鸦片,300万元偿还英商债务,1200万赔偿英国军费。关于赔款数额的确定,英国殖民者有其自认为“合理”的强盗逻辑。600万的鸦片损失费1839年,身为钦差大臣的林则徐赴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到达广州,得到了两广总督邓廷桢的有力支持,迅速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1839年6月,林则徐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  相似文献   

12.
《历史学习》2002年第1期刊登的刘正纲老师的新编《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选择题中,有这样一道题:最早侵犯我国领海主权的不平等条约是()A.中英《南京条约》B.《南京条约》附件C.中美《望厦条约》D.《天津条约》附件所给出的答案是A,对此,我认为此题所给答案有误,应选C,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3.
第一,最早破坏中国领海主权的不是中美《望厦条约》,而是中英《虎门条约》 教科书对中英《南京条约》附件的介绍,只提到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等特权。在介绍中美《望厦条约》时,则提到美国兵船可到通商口岸“巡查贸易”。那么,最早破坏中国领海主权的是不是《望厦条约》呢?  相似文献   

14.
一种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对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三条线索: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四大阶级: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五股思潮:封建专制、平均主义、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社会主义。六国列强:英、法、美、俄、日、德。七款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法新约》,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二十一条》。八个人物:林则徐、洪秀全、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袁世凯、毛泽东、蒋介石。九次运动:太平天国运…  相似文献   

15.
在枣庄市教研室举行的推选省级教学骨干教师的活动中,我有幸作为评委听了两节课,课题是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本课包含两个子目:一是"林则徐虎门销烟",二是"中英《南京条约》"。第一目介绍了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第二目叙述了鸦片战争的经过和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第一节课,授课教  相似文献   

16.
韩晓婷老师在《历史学习》2002年第6期上指出,本人所设计的一道选择题有误,并认为最早侵犯我国领海主权的不平等条约应为中美《望厦条约》,而非中英《南京条约》。其主要根据为:《望厦条约》规定美国兵船可任意  相似文献   

17.
在平时的练习中遇到这样一个题目: 1.最先破坏中国领海主权的是 A.中英《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 C.中美《望厦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 参考答案是C。  相似文献   

18.
太平洋战争期间的香港问题李爱阳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在19世纪,英国迫使清政府先后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及《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通过以上不平等条约,英国分别割占了香港岛和九龙半岛南端,并租借九龙半...  相似文献   

19.
吴海潮 《辅导员》2011,(Z1):110
甲: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上,有一座永远的丰碑;乙:它写满了屈辱;记录着外国列强的斑斑罪恶!甲:它更书写着不屈与反抗;是一曲抗击外来侵略的凯歌!乙:在那黑云压城的1840年,燃起了鸦片战争的滚滚硝烟;甲:《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除了割地、就是赔款!我泱泱大国屡遭厄运,被人掠夺财富、剥夺主权!  相似文献   

20.
看这样一道题:第二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应该付给侵略者的白银总数是A.400万两B.800万两C.1600万两D.1800万两参考答案是D.1800万两。这是一道出现较早的且较好的基础训练题,很多一线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都会用它来加深学生对《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理解,依据原有教材的理解,答案D是正确的:《天津条约》赔款共计600万两,《北京条约》赔偿英法军费增加了1200万两,故共计1800万两。但在今秋投入使用的教材中,将原有教材中的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第五条:“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增至80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