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不断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积极推进主体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具体地说,即为在教育理念上要"以人为本"、在学生需求上要"以人为本"、在师生关系建立上要"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关爱学生,注重学生的各种实际利益需求,把学生的实际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处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充分地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来改革和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以此来更好地培养学生,实现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将"以人为本"理念应用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即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校在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便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综合性人才。本文对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探究,以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生命教育告诉我们,教育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教学要"一切为了学生"。在小学的班级管理中,要渗透生命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主体发展,满足学生成长需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静 《华章》2010,(10)
语文的教学决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要确立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把尊重人、关心人、教育人贯彻在教育的全过程,科学的发展观所阐明的以人为本精神,要求我们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在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完善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他们的多方需求.  相似文献   

5.
教学的有效性是指主体满足客体需求的程度,即以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目标,从而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的需要。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性要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尊重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爱学生,培养学生个性发展;服务学生,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发展学生,满足学生成才需要.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到建设和谐校园,郑凯钟认为以人为本就应该是"一切以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谢启斌 《华章》2007,(1):58-59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关心人的需求,满足人的需要,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塑造独立人格,促进受教育者潜能的发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本文在探讨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彻以人为本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郑向群 《课外阅读》2011,(4):11-12,32
高等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自身建设、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为本,把学生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和中心,结合学生的志向、爱好、特长和合理需求进行关怀、引导和教育,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品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确保高等学校为国家建设培养和输送各类人才的根本任务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的基础教育中倡导"以人为本教育"的教育理念,即立足于学生的本性,立足于学生的需求,以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为目的,促进学生的心智健康发展,尤其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的伦理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十分丰富,同传统发展观相比,科学发展观在对待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上有着新的认识,体现了以人为本、效率与公平统一及和谐共处的伦理精神。这些伦理精神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坚持把学生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主体和利益主体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关心人的需求,满足人的需要,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塑造独立人格,促进受教育者潜能的发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在教育方式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把社会需要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营造理解、宽容的氛围,让学生自觉参与到教育活动中,以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德育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创新高校德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德育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校园文化建设要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5.
庄耕  赵立铭 《学子》2014,(1):72-72
正一、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科教兴国,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人本主义认为人是社会活动中最积极、最重要的因素。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因此它认为在社会发展中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点。人本主义落实到教学管理上,要求对于教师,我们应"急他们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他们的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是指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和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凸现了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明确了高校德育的目的更主要的在于在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满足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促进其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进而提升其生命价值,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高校德育要增强其实效性,就应该正确处理好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在德育工作中尊重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内在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完善,关注学生的情感与个性发展,在构建现代德育体系中实现五个统一。  相似文献   

17.
一、"以人为本"的体现就思想政治课而言,"以人为本"主要指的是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围绕着发挥好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一层面来展开教学,通过科学、系统的设计,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思想政治课"以人为本"的理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首先是课堂  相似文献   

18.
可新方 《考试周刊》2014,(60):149-150
加强学生管理是实现高校根本教育任务的重要途径,是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注入新理念,"以人为本"就是以生为本,以满足学生需要,发挥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管理目标。从根本上说,就是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可持续地发展,就是强调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学生工作在高校全局工作中的基础性地位。  相似文献   

19.
"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是"人的全面发展",从三个层面进行六大素养的划分,这一理念的提出一方面是为了对教师专业发展方向做出指引,改变传统的"一言堂"式教学;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发展方向做出引导。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观念,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对于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深刻剖析,切实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将教学的立足点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来。  相似文献   

20.
祁正年 《考试周刊》2012,(14):171-172
现代中学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就是在管理实践中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确认,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价值的尊重,对中学教师的客观需求的满足,要实现这一理念要求,应该在办学理念、育人理念、管理团队和制度建设上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教师的需求,建设学习型管理团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