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教学应该给学生带来什么?这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颇有“生命力”的问题.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讲,走出校门的学生对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大多不再记得,多数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也与物理没有直接关系.那我们如何理解物理教学呢?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什么是教育?当一个人将在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全部忘记后,剩下来的就是教育.”同时,〈物理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也提出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将物理思想方法的教学提到一个新的高度.由此,我们认为:物理教学的不只是传授给学生物理知识,更重要是的将物理思想方法植根于学生的大脑之中,形成所谓“缄默知识”,以让他们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2.
记得我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孩子们就给我上了一堂课。那天自我介绍后,孩子们向我问长问短。“你从哪儿来?叫什么名字?你说你喜欢我们是真的吗?”有个小朋友问:“你说的团结友爱是什么?大人也要团结友爱吗?…当然啦!”我循声望去,在不远处有一个漂亮的小男孩,正用一双期待的眼光看着我。我向他招招手,“你叫什么名字?”“缪伟”。好熟  相似文献   

3.
朱光华 《物理教师》2004,25(12):21-22
高一入学的学生普遍反映“物理难学”,教师也觉得高一“物理难教”,但高一物理涉及的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等一系列的知识和方法却贯穿整个高中,又非常重要.为此如何搞好高一物理教学就要我们思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教学中有什么改进的措施?现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子恒 《湖南教育》2004,(22):22-22
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评价的眼光是多样的。评课时,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如何纵向地看待语文课堂?我想从“什么公开课才是一堂好的公开课”延伸到“用什么样的心态来衡量我们的课堂”,说几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眼光瞄准什么陈军对于一个青年,特别是对于一个过了三十岁的青年,最重要的应该是有“眼光”;“眼光”的高低、长短,往往是年轻人是否成熟的标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眼光,一种人有一种人的眼光。作为我们跨世纪的青年语文教师。应该有什么样的眼光?或者说,我们...  相似文献   

6.
一束阳光照进教室,教物理的老师指着那束阳光问我们:“阳光中有什么?”阳光是透明的,阳光中会有什么呢?我们说:“什么也没有。”真的什么也没有吗?你们再仔细看看。”于是我们一个个瞪大眼睛盯着那束阳光,我们终于发现,阳光中有许许多多细小的尘埃在飞舞,“有尘埃.”我们齐声回答。“这些尘埃会导致什么结果呢?”污染空气。”但你们只说对了其一。”老师说“,其实,这些尘埃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它能使阳光变得更柔和,使天空变得更加蔚蓝。”空中的尘埃怎么会使天空变得更加蔚蓝呢?老师见我们一个个疑惑不解,便说:这些小小的尘埃,有折射和反射…  相似文献   

7.
所谓的临界状态是指一种物理现象转变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者从一个物理过程转入到另一个物理过程的转折状态.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恰好出现”或者“恰好不出现”某种现象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讲述物理概念,是很值得斟酌的。讲解一个物理概念,应当说清楚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什么”?二、“等于什么”? “是什么”是指这一概念的本质、定义。定义的表述一般是唯一的。“等于什么”是指用什么方法来量度这一物理量。或这一物理量跟其他物理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量度同一个物理量,在不同场合,同一物理量又可以跟不同的物理量有不同的联系,因而“等于什么”可以有多种形式。必须强调:“是什么”和“等于什么”是有严格区别的。力是什么?众所周知,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等于什么?不同形式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今天上作文课时,老师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纸箱。大家用好奇的眼光注视着那个箱子。有的同学忍不住问老师箱子里是什么东西。是动物,是图书,还是别的什么?大家在下面议论纷纷。有的说:“今天老师到底要干什么,是要我们做游戏?…大家请安静”。老师喊道:“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小活动,我这个箱子里装着未来名人的照片,这个活动的规则是……”这时底下同学们又兴奋起来了。  相似文献   

10.
重量作为一个物理概念,它的确切意义究竟是什么?各教科书说法不一,对此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因此在它的用法上就造成了“一词多意”的混乱现象。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师拿出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一个学生:“你看到了什么?”“一个黑点。”“难道你没看到这张白纸吗?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会越来越大的。”接着老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画有一个白点。“你又看到了什么?”“一个白点。”“太好了,”老师高兴地笑了,“无  相似文献   

12.
汪小平 《江西教育》2004,(24):27-27
培养阅读的自主性.重视感受和体验.教师在教学中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对阅读内容有个性化的反应.有自己的独特氆受、体验和理解我在教《鸟的天堂》时有学生提出,“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中“新的生命”指什么?为什/正说“在颤动”?我要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并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物理实验年年考,年年有变化,从近年的高考实验试题来看,其显著的变化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从简单的背诵实验转向分析、理解实验实验原理是物理实验的灵魂,近年来,高考物理实验题的设问既不是简单地回答“是什么”,又不是背诵“该什么”,而是从物理实验情景中理解“为什么”,通过分析推理,判断“确实是什么”,进而解开实验的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4.
论学校品牌的特性与校长的品牌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学校品牌”频频见诸书刊报网。“品牌”,作为一个经济学的概念,它能否适用于教育领域?如何理解学校品牌?学校品牌有什么特性?校长应具有什么样的品牌意识?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常常遇到关于临界状态的问题,临界状态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遇到这种问题总感觉到无从下手,难以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来探讨一下关于临界问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很有必要. 什么是临界现象?所谓的临界现象是指:既可理解成“恰好出现”也可以理解为“恰好不出现”的物理现象.当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时,往往会伴随着一个转折点,而这个转折点,就是我们所要找的临界状态.关于它的主要应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一些物理小报和复习资料甚至考试题上,常常出现“某物理量的国际单位是什么?辅助单位是什么”的问题。例如某物理小报有“力的国际单位是什么?辅助单位是什么?”“密度的国际单位是什么?辅助单位有哪些?”“压强的国际单位是什么?它有哪些辅助单位?”等问题。我认为;这样的提问是不妥当的。下面根据1984年2月27日我国  相似文献   

17.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了“惯性 惯性现象”二这一节,今天我们就以“惯性”为话题进行一个简单的讨论,通过讨论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惯性的知识,什么是惯性呢?  相似文献   

18.
“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考试说明》中对考生“现代文阅读”的一项要求。那么,这条要求的具体意思是什么?怎样达到?应注意些什么问题?下面试作说明。一、明确意思一般说来,“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包括以下三层意思:一是能够理解文中所使用的词语的某个固定意义。在语言体系中,一个词语本身往往具有一个或几个固定的意义,但一旦进入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便只能是用某一个固定的意义。如果我们明确了文中所使用的这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什么?可能每个人脑海中的语文样貌不尽相同.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又该如何面对丰富多变的语文表情和面孔?曹勇军老师有个通俗的譬喻,“教师需要有三种眼光,那就是教育的眼光、语文的眼光和课堂的眼光”,这三种眼光正是曹勇军老师审视语文教育的视角,也体现了其语文教学实践的态度,并折射出其选修教学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在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的教学是整个物理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积多年之教学经验和教训,笔者认为:讲好物理概念的关键是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表示什么”,二是“等于什么”。所谓“表示什么”是指物理概念的本质和定义。众所周知,物理概念是人脑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这就决定了物理概念具有抽象的特点。从识识论的角度来看,它是抽象思维过程的产物,是人类的精神产品。当学生首次接触到一个陌生的概念时,总想很快知道它到底表示什么。对此,教师应尽可能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给予科学、准确的回答。所谓“等于什么”是指如何来量度这一物理量,或者这一物理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由于物理现象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同一物理量又可以跟不同物理量之间存在不同的关系,由此造成“等于什么有多种形式。物理概念的教学也是整个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准确理解物理概念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物理教学的成效。对此,教师应给予足够重视,并在讲述一个物理概念时一定要注意讲清“表示什么”和“等于什么”两个方面的内容。如果将这种教学思路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始终,对大面积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