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03年末,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为其新出厂的“霸道”牌越野车在中国做了一则广告:画面的前景是两只石狮子和一辆丰田越野车,两只石狮子中的一只严肃地蹲着,另一只却向丰田车敬礼,一行大字标题“霸道,你不得不尊敬”从敬礼的石狮子口里“吐”出来。画面的背景是林立的高楼大厦。在主体图片下面是一些各种型号丰田越野车的小型图片和性能说明。  相似文献   

2.
高俊芳 《今传媒》2006,(2):60-61
2004年有几个国外品牌的广告在媒体上颇为引人注目。这就是:丰田公司的“霸道”汽车上市的广告“石狮篇”;立邦漆广告中的“盘龙下滑篇”,以及遭到停播的耐克公司的“恐惧斗室篇”。在这几则广告中都有令中国人颇为熟悉、颇为喜爱的中国元素出现。然而恰恰也是这些让中国人引以  相似文献   

3.
张艳  王佳 《新闻传播》2007,(1):67-67,71
企业致歉广告是用来承认错误、消除误解和表示歉意,以取得公众谅解的一种广告形式。随着现代广告数量的不断增加、广告形式的推陈出新、广告创意的更高追求以及广告环境的日趋复杂,广告主及广告公司都在不断寻找独特的创意表现方式。而同时受众对广告的审美需求亦在不断提升,因而在这种互动博弈中出现了一些可能是责任主体一方都始料未及的问题广告。由2003年12月的丰田新车“霸道”和“陆地巡洋舰”广告,  相似文献   

4.
高俊芳 《今传媒》2006,(2X):60-61
2004年有几个国外品牌的广告在媒体上颇为引入注目。这就是:丰田公司的“霸道”汽车上市的广告“石狮篇”;立邦漆广告中的“盘龙下滑篇”,以及遭到停播的耐克公司的“恐惧斗室篇”。在这几则广告中都有令中国人颇为熟悉、颇为喜爱的中国元素出现。然而恰恰也是这些让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中国元素在上述几则广告中的应用,被认为是对中国化的歧视。  相似文献   

5.
姜红 《新闻大学》2005,(2):23-25
2004年底.美国耐克公司广告片“恐惧斗室”在中国引起广泛争议,该片有意无意流露出的对中国文化的不尊重致使它最终被广电总局叫停。实际上, 在耐克之前,2003年12月的“丰田霸道”广告和2004年9月的立邦漆广告,都因其带有“侮辱性”色彩而引起轩然大波。[1]无论出于民族自尊还是自卑,民族主义这根敏感的神经是被“问题洋广告”们重重地拨动了一下。当我们把目光过多聚焦于“洋广告”的时候,不妨也审视一下自家的“土广告”。  相似文献   

6.
张艳  王佳 《新闻知识》2006,(9):50-51
企业致歉广告是用来承认错误、消除误解和表示歉意,以取得公众谅解的一种广告形式。随着现代广告数量的不断增加、广告形式的推陈出新、厂告创意的更高追求以及广告环境的日趋复杂,广告主及广告公司都在不断寻找独特的创意表现方式,而同时受众对广告的审美需求亦征不断提升,因而在这种互动博弈中出现了一些可能是责任主体一方都始料未及的问题广告。由2003年12月的丰田新车“霸道”和“陆  相似文献   

7.
3月25日中午,一网友在红网论坛发帖,称在搜狐新闻社区等看到一个题为“报纸广告:清明祭祖开丰田车光宗耀祖”的图片帖,帖子中的图片清晰显示着广西某报刊登的一组丰田汽车广告,上面赫然写了十二个黑体大字:“过清明节,开丰田车,光宗耀祖。”  相似文献   

8.
“荧屏不该像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有人这样批评当今一些内容芜杂、质量低下的电视媒体。可见人们对电视台的滥与杂着实有点意见了。横观各地林林总总的荧屏画面,大致表现为以下四“筐”:一曰“滥戏筐”。格斗凶杀,花街柳巷,吵吵闹闹,打情骂俏,什么小戏曲、大噱头都涌上屏幕。尤其是太多太多的古装戏,清朝人的长辫子缠得当代人喘不过气来。二曰“广告筐”。性保健广告、煽情广告、醉酒广告、恐怖广告大模大样招摇过市,比比皆是,许多还出现在黄金时段。大连一个两岁男孩就因看了怪物喷火被空调熄灭成僵尸的广告而患上恐惧症。三…  相似文献   

9.
3月25日中午,一网友在红网论坛发帖,称在搜狐新闻社区等看到一个题为"报纸广告:清明祭祖开丰田车光宗耀祖"的图片帖,帖子中的图片清晰显示着广西某报刊登的一组丰田汽车广告,上面赫然写了十二个黑体大字:"过清明节,开丰田车,光宗耀祖."  相似文献   

10.
唐佳希 《声屏世界》2005,(10):59-59
据2005年6月21日《南京晨报》载.近日在西安各麦当劳店.出现了一则中国人下跪麦当劳的广告.与此同时.西安的公交车上则播放了一则中国人跪求麦当劳老板延长价格优惠期的广告。联想近年来各地出现的立邦漆滑倒中国龙,耐克鞋击倒“中国形象”.丰田霸道广告等严重违反《广告法》中之“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有辱国家形象、伤害民族感情的广告.虽然“下跪广告”并没有在广播电视台中播出,但同样给我们广电从业人员提了个醒:广告播出也要讲政治.不能存有丝毫的侥幸心理.决不能让有损于国家尊严的“问题广告”在我们广播电视媒体申播出.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报纸刊用图片新闻的数量日益增多,版面图并茂,越来越好看。但是现在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部分图片新闻稿件中,与作为主体的照片相比,相关的字部分显得比较软弱,这既不能使图片新闻的画面意境得到补充和升华,也不方便读快捷、深刻地了解图片新闻所传播的信息内容。笔认为,在报纸上要真正实现图片新闻和字新闻的“两翼齐飞”,  相似文献   

12.
卜新章 《新闻知识》2003,(3):41-42,37
新闻图片的拍摄通常有“抓拍”和“摆拍”两种,在摄影采访过程中两种方法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同时运用,合理的运用“抓拍”与“摆拍”能拍摄出真实感人的新闻摄影作品,否则只会拍摄出矫揉造作,甚至是虚假新闻图片。在新闻摄影实践中,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新闻图片,首先是新闻,其次才可考虑画面视觉形象的表达是否恰当、完美。那么,是新闻就要符合新闻的基本要求。而相当多的新闻图片来稿,只注意了画面视觉形象的“好看”,忽视了新闻信息的传达。一些摄影者以为只要画面漂亮,就是好新闻图片。他们尤其忽视了最重要的“时间”要素,要么没有,要么模糊或者模棱两可。在信息时代,读者重视的是新闻的时间和速度。因此,要想提高新闻图片的信息质量,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重视用画面说话。新闻图片也可以说是视觉新闻,它的冲击力在画面上,而不是在说明词中,如果图片本身吸引不了读者,说明词写得再好也起…  相似文献   

14.
据2005年6月21日<南京晨报>载,近日在西安各麦当劳店,出现了一则中国人下跪麦当劳的广告,与此同时,西安的公交车上则播放了一则中国人跪求麦当劳老板延长价格优惠期的广告.联想近年来各地出现的立邦漆滑倒中国龙,耐克鞋击倒"中国形象",丰田霸道广告等严重违反<广告法>中之"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有辱国家形象、伤害民族感情的广告,虽然"下跪广告"并没有在广播电视台中播出,但同样给我们广电从业人员提了个醒:广告播出也要讲政治,不能存有丝毫的侥幸心理,决不能让有损于国家尊严的"问题广告"在我们广播电视媒体中播出.  相似文献   

15.
几千年来以文字为主要载体的传播方式,如今正在发生着以图象为主要载体的传播模式的演变。电视、电影、互联网上的画面,报刊上的图片、漫画,遍及城乡的形象广告,越来越强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就报纸而言,读报已成为过去,浏览或“看”报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那么“看”报时代的摄影记者应该有怎样的角色定位呢? 首先,摄影记者是报界独立的“轻骑军”。摄影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数字摄影技术的运用,为采集大量的图片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为大量使用图片提供了广阔的  相似文献   

16.
说“炒”     
时下,“炒风”甚烈。打开电视机看吧,各式各样真真假假的广告沸沸扬扬扑面而来,就连黄金时段想安安稳稳看个电视剧也不行:演得精彩处,画面忽地转换改成卷地毯式的“广告轰炸”,仔细一想,这些无非是脸蛋子(美女)、药丸子、浴身子、酒瓶子、洋衫子之类的东西。前些时,特别是那个“秦池古酒”的宣传声势,大有让你牢记在心坎里,溶化在血液中的味道。观众称这种广告是“强迫受训”,其后果可想而知了。  相似文献   

17.
在沈阳市和平区新华广场东侧沈阳市燃气股份有限公司的门前,有一对威武的石狮子.如果您不留神,只把这一对石狮子当作普通的摆设来看待,那就错过了其中的精彩.石狮子的基座上清晰地镌刻着隶书体的两行字,上行:冯庸大学成立纪念,下行:中华民国十六年八月八日.  相似文献   

18.
广告具有两个属性:商业性与艺术性。当前纸质媒体的广告多半还不大讲究艺术性,不追求艺术品位上的“雅”和“美”。只有一些文化品位高的报刊,为了与自己的定位和品位相匹配,才对广告有较高的艺术要求。例如《南方周末》。 2003年8月28日《南方周末》上登有一则因特尔“迅驰”的广告,占据一个整版。通体为冷色调,沉静而高雅。后景为极度夸张的巨大书架,书架上靠一高耸的云梯,一下子将人们引进知识的宝库。前景是一石桌,桌上放一台笔记本电脑  相似文献   

19.
杨树森 《新闻记者》2005,(12):48-49
目前,在大大小小的新闻媒体中,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为了追求所谓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不惜牺牲新闻的真实性,人为制造虚假的“现场画面”,在读者中造成很坏影响。下面以一篇描写凶杀案的长篇报道所配发的两张摄影图片为例,分析新闻配图失实的危害性以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穆青同志曾说过“图片和文字,是新华社腾飞的两翼,缺少哪一个都飞不起来。”这个观点同样适用于报纸。报纸像一只鹰鸟,文字是左翼,图片是右翼,左右两翼齐飞,才能凌空跃起,翔击蓝天。新闻图片为报纸的重要一翼,不是人们主观的意志和随意的拔高,而是由其自身的优势和价值所决定的。形象化是新闻摄影最显著的特征,画面形象是图片新闻的语言。一张好图片胜过千言万语,新疆《北屯报》曾刊登的《重逢》,就是一幅看似无言胜万语的好作品。画面中两位紧紧拥抱的老人,30年前一块参军到新疆,阔别30年后又欢聚在新疆,别后的思绪,重逢的喜悦,凝聚于瞬间,给人以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