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毛颖传》在韩愈的集子里是一篇突出的以滑稽闻名而又感慨淋漓、才情横溢的文章。这篇文章大约写于唐宪宗元和一、二年间,即公元八○六或八○七,当时韩愈作国子博士。这篇文章写出后曾遭到许多人的指责,据当时的记载看来主要是讥笑他的“俳谐”,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不严肃”。柳宗元曾为此专门写了《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来为韩愈辩护,说“俳谐”并不违反“圣人之道”,而且在教育后进时还有解倦提神的效用;并极力推崇这篇文章,说它的气势如同“捕龙蛇,搏虎豹,急与之角而力不敢暇”。这些话都是就文章的形式方面说的。若从直到后晋刘昫写《旧唐书》还攻击韩愈,说他“作〈毛颖传〉,讥戏不近人情,此文章之甚纰谬者”的情形来看,恐怕这篇文章受攻击不只是因为它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韩愈创作的《毛颖传》是一部争议最多的作品,对它的评价、思想主旨乃至归类都存在着不统一的看法。透过这众说纷纭对《毛颖传》进行审视,会发觉《毛颖传》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文体学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毛颖传》是韩愈另类于其载道文的一篇奇文,后世仿作颇多,其中很多“元素”也影响深远。历代对《毛颖传》的评价,低至“文章之甚纰缪者”,高至“千古奇文”,价值增减高下,因时因人而异。《毛颖传》文体特色、结构意蕴是学者关注重心所在,归《毛颖传》于“传”之“变体”。储欣评曰“以史为戏,巧夺天工”,简约而深刻地揭示了《毛颖传》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与韩愈友善。柳宗元死后,韩愈为其撰写了祭文和墓志铭后,又写了《柳州罗池庙碑》一文。由于此文包含大量荒诞不经的内容,后人因此或者指责韩愈或者为其辩解。这些评论大都是错误的,都不是韩愈写作此文的真正心态,其实质是对韩愈思想的误解。  相似文献   

5.
明代假传文创作兴盛,在韩愈《毛颖传》基础上渐成一种新文体,相较于《毛颖传》的托讽意味,明代假传文强调虚、实与真、幻的“幻笔”特征,以及在表达上呈现世俗教化之趋向。而于目录分类上,明代假传文选本由集部向子部转变,由散文选本发展为类书体式,并在小说琐语、日用类书之间承担不同功能。因此,明代假传文又在创作上进一步开拓对文化、医药、博物等知识与文字技巧的运用,展示出明代士人的日常生活空间,其背后亦隐含明代知识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笔墨纸砚古称“文房四宝”,是古人书写不可缺少的工具。到唐朝,韩愈写了一篇《毛颖传》的古文,文房四宝就有了各自不同的拟人别名。《毛颖传》是一篇“设幻为文”的寓言,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由  相似文献   

7.
韩愈、柳宗元都强调从师求学,但韩愈抗颜为师,柳宗元则拒师之名,只愿尽为师之实;韩愈排挤佛老,力主以儒家经典教育学生,而柳宗元强调学习儒家经典,但不株守儒家经典,主张兼习包括佛道在内的百家之言;韩愈要求加强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柳宗元则师友并提,强调挺立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抒情特点出发,比较韩愈《祭十二郎文》和柳宗元的《钴姆谭西小丘记》,得出两位散文大家在行文方面的异同。韩愈、柳宗元情郁于中,必泻于外。韩愈写人世亲交私情,触目成悲。柳宗元怀才不遇,寓情于景。韩文强烈,柳文内敛。韩文创新,柳文修辞富有形象性。  相似文献   

9.
毛颖传     
韩愈  王海洋 《学语文》2005,(9):12-13
韩愈的《毛颖传》,完全出于虚构,颇具小说意味。毛氏家庭园始皇兴盛,也周始皇衰落。毛颖为人,记忆力强,做事快当。通达当代的事务。且善于随从人意,所以受到重视;后因年老。皇帝不再召用他。毛额的经历,多少带有作者的身世感慨。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唐叙事文学作品中的一个热点,《毛颖传》既有其作者韩愈对史传、俳谐、咏物、诸子等文学传统的能动吸收,也有对中唐时期文道关系、重史传统、传奇手法、审美娱乐等文学风貌的自觉接受。同时,《毛颖传》也昭示着古文创作手法转向的开始。  相似文献   

11.
张问仁是迄今所知明朝唯一的青海本土诗人,在青海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诗歌具有现实主义的精神与浪漫主义的风格,在明代青海诗歌中极具代表性.这种诗风的形成,除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外,还有其文学与美学的根源.从文学上看,是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与唐代“李杜”、“韩柳”诗歌的接受与发展;以美学而言,是对中国古典美学“哀怨”命题的继承与创新.张问仁的诗歌既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又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韩愈、柳宗元是中唐文坛的领袖人物,他们所取得的巨大文学成就,与他们很好地解决了继承与创新的问题是分不开的。韩愈提倡“闳中肆外”,柳宗元提倡“旁推交通”,他们都采取的是广泛师承,转益多师的科学态度,在传统与古人的基础上创新。  相似文献   

13.
<汉语大字典>作为体现当前汉语辞书研究最高水平的大型工具书之一,由于各种原因在释义、义项、书证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遗憾之处.建国以来在战国至秦这一时期的楚地和秦地出土的大量简牍文献,尤其是其中的遣策等材料为汉语词汇史特别是量词史的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主要体现在可以为大型辞书增补词语义项、提前始见书、弥补用例阙如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刘禹锡是中唐韩、白之外独辟蹊径的优秀诗人,也是参加过永贞革新的政治家。其留传至今的八百多首诗篇历来为后人所关注,然而在现存的《刘禹锡集》中,尚有十六首联句诗未引起研究者们的注意。其实,通过对刘禹锡所参加的联句活动及其所参与创作的联句诗进行研究,不难发现,这些联句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刘禹锡各个时期的政治心理。  相似文献   

15.
林纾的《韩柳文研究法》是一部专以韩柳文作为研究对象的论著,打破了自唐以来韩柳文批评多限于书话、文选、评点的散乱局面。“韩柳并举”和“韩柳相较”是贯穿全书的基本理念与线索,韩柳选文各有侧重,韩文取道胜,柳文取文胜。此书分类论文,梳理韩柳文承上启下的渊源关系,归纳其创作手法,彰显其艺术特色,对柳宗元山水游记的高度赞赏表现了对近代文学风尚的追随。林纾的韩柳文研究应在韩柳文研究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6.
贞元前期,正当元稹、白居易、李绅定交,准备科举试,酝酿新的文学、政事活动之时,刘禹锡、柳宗元、韩愈在政坛、文坛上初步展示了他们的才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事业,从而成为贞元前期文坛、政坛的新秀。比较接近的思想认识,是刘、柳、韩定交的基础,由此也开始了其共同的政事活动和文学创作。考察这一细微之处,有助于认识刘、柳、韩的思想发展和创作成就。  相似文献   

17.
《汉语大词典》是当今最具权威性的大型语文工具书,但是仍然存在个别词目失收、词语义项脱漏、例证滞后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已故国学大师钱仲联先生的《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一书,是韩愈诗歌校注的集大成者,深受国内外学者专家的好评。然而,书中的有些补释也存在一些瑕疵,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注释错误;二是属于赘注;三是注语繁琐;四是补释不确。  相似文献   

19.
胡本《现代汉语》是高校中文系本科通用教材,里面有失误。本文列举分析了重订本中的16处失误,其中一部分是因介绍知识不准确而形成的失误,另一部分是因教材落后于时代而形成的失误,由此可见教材明显的陈旧性。显然,教材亟需修订,以做到消除失误、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0.
苏轼对韩愈的接受是韩愈接受史中重要的一环,迄今为止,学界尚缺乏关于苏轼接受韩愈的深入研究。苏轼对韩愈的接受主要表现在对韩愈的人品与学问的褒赞与接受。研究苏轼对韩愈的接受具有多方面的重要的学术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