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正> 教师节到了,多希望给敬爱的老师送上一束美丽的鲜花,一张温馨的贺卡,和一份甜甜的祝福:“老师,您辛苦了!祝您节日快乐!”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们有多少话想对老师说呀——  相似文献   

2.
真情传递     
敬爱的刘永忱老师,我代表全班同学,真诚地对您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拜泉县新生中学寇海鸥  相似文献   

3.
与我们朝夕相处的老师,不知为我们操了多少心。校园的生活平凡而又琐碎,我们的一言一行您都牵挂在心。时光飞逝,您不停地耕耘,把桃李撒向祖国大地,让岁月染白您的头发。老师,老师您是蜡烛,您是……不,用什么比喻都表达不了我们对您的深深敬意。让我们一起大声说:老师您辛苦了!让我们一起大声说:老师您辛苦了!  相似文献   

4.
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簇拥的鲜花,只有一支粉笔,三尺讲台,一块黑板,这就是您挥洒人生的天地。每天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黑发染上了白霜,脸上爬满了皱纹,当年的孩子已长大成人,当年的学生已功成名就。然而,我的老师,您还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金秋将至,又一个教师节悄悄地来临,同学们,让我们用最朴素、最真诚的话对我们的老师说:“老师,节日快乐!”“老师,您辛苦了!”  相似文献   

5.
一天早上,教师做完广播操后,我便带着微笑向值班室走去。刚进门,我们班的孩子都高兴地围了过来,其中有个叫佳佳的幼儿用满意的眼神盯着我,小嘴微微动了动,像是要对我说什么。我抚摸着她的头,不无神秘地说:“老师知道,今天佳佳有话对老师说了。”佳佳坦然一笑,说:“老师,今天您进步了,早操做得真认真。”我说:“是吗,老师不是每天都这样吗?”孩子俏皮地说:“上几天,您做操时和旁边的老师讲话,还有一节操没做呢!”这时  相似文献   

6.
小幽默     
等 待一位探险家在森林中看到一位老农正坐在树桩上抽烟斗 ,于是他上前问道 :“您好 ,您在这儿干什么呢 ?”老农道 :“一次 ,我正要砍树 ,这时一阵大风刮过 ,刮倒了许多参天大树 ,这省了我不少力气。”“您真幸运 !”“您说对了。还有一次 ,在暴风雨中闪电把我准备要焚烧的干草点着了。”“真是奇迹 !现在您准备做什么 ?”“我正等待发生一场地震把土豆从地里翻出来。”妙 批学生在作文上写道 :“星期天 ,我一个人在大街上 ,伸头缩脑、浩浩荡荡地走着。”老师批道 :“试试看。”马大哈老师老师发试卷。“朱肚皮 !”连喊三声 ,也没人来拿。…  相似文献   

7.
刘闻亮 《上海教育》2014,(19):44-46
“感谢老师给了我们的一切,今天我们就要毕业了,我要对所有教过我们的群益老师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今年6月10日,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新疆内职班迎来了首批137位毕业生,学生代表来丽古丽·托合提米吉提在毕业典礼上深情感谢母校,“我会把在母校造就的诚信、爱心、责任心带到今后人生的每一天。”  相似文献   

8.
一位语文老师布置了题为“二十年后的我”的作文,大部分学生都写出了个人的宏伟目标:有的做了妙手回春的名医;有的做了叱咤疆场的将军;有的做了名扬四海的作家……但是却有一个女生,写自己做了普通的农家妇女,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和儿女,享受着家庭的温馨。这位语文老师很苦恼地问我:马老师,您说这样的作文算不算跑题?这样的理想是不是格调太低了?看看她“恨铁不成钢”的表情,我有些啼笑皆非。想做一个普通人,过普通的生活,这难道不算一种理想吗?这又有什么不好的?多少年来,我们似乎总是教育学生应远离平凡,崇尚伟大,而我们却没有让学生懂得,什…  相似文献   

9.
要培养好下一代,教师必须时时严于律己,事事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这一点对我们小学低年级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孩子入学非常爱听老师的话。家长常反映孩子在家会说:“你错了,我们老师是这样教的”,“老师叫我这样做的”,“不信,您去问老师”。甚至有的家长还开玩笑地说:“老师的话就是圣旨。”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孩子对我们老师是多么信任啊!由于孩子对老师的高度信任,他们事事以老师为榜样。如一次,小朋友陈玲在校学习时呕吐了,当时我动员她回家休息。她却回答说:“我不回去。”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您那次腿砸伤了不能走路,不能站着,却坐着给我们讲课。现在我好些了,我也要坚持上课。”又如我过去教过的学生,一天她深有感受地对我说:“您还记得一次体育课上,因您退着走,被一根木头绊跌倒了,当时您擦了腿上的血,咬咬牙,掸去身上的灰又继续上课的事儿吗?直到今天我还记得清清楚楚哩。在我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我就会想起这件  相似文献   

10.
老师,您辛苦了长沙市明德中学谢树兰对覃兵老师说: 感谢您没使我们的学习变成枯燥的劳作而成为一种快乐;感谢您让我明白了自身的价值!因为有懂事的我们陪件您左右,您的每一个节日都会过得充实而精彩!  相似文献   

11.
我想对老师说的话有许多,因为您的汗水为我们洒得最多。我想对老师说:“老师,您辛苦了!您的每一件衣服都能抖出粉笔末来。您的双手上,有粉笔磨过的一条条白纹,它永远伴着您,因为那是您一生的伤痕。当您把您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知识。又一点一点地分给我们的时候,您又是那么可亲。您从没有想  相似文献   

12.
轻松一刻     
《考试》2003,(10)
快吐出来上课后,化学老师首先复习前课内容,他问道:“H2SO4是什么?”一位学生起立回答,但心里一慌,又想不起来了。过了一会儿老师督促道:“是什么?快说!”学生红着脸说:“老师您别急!就到嘴边上了!”老师忙说:“快吐出来,那是硫酸!”  相似文献   

13.
李镇西 《班主任》2013,(2):61-62
我喜欢和学生一起到大自然的怀抱里嬉戏玩耍。最初我这样做并没有想到要有什么“教育意义”,而纯粹是出于自己爱玩的天性。记得当年我利用寒暑假带着学生去玩,近在郊区,远到省外,家长感动得不得了:“李老师对我们的孩子太好了!这么辛苦这么累,牺牲这么多时间带我们的孩子去旅游!谢谢您!”我总是说:“我才要感谢你们呢!感谢你们把孩子交给我,让他们陪我玩!”  相似文献   

14.
记得某期“幽默”上登有这样一则笑话:夜深了,孩子怎么也睡不着。妻子央求做校长的丈夫说:“你快做个报告吧!”丈夫问:“为什么?”妻子说:“我见你一做报告,听讲的孩子就睡着了。”读后令人捧腹。且先不去贬议这位校长可能有长篇大论的怪癖;也不必抨击他的报告  相似文献   

15.
敬爱的无老师:您好!一直以来,我都想写一封信,把心中的话儿告诉您,然而,苦于没有合适的机会,所以一直拖着。今天,借考试的机会,我要一吐为快。无老师,我想对您说:您错了,您真的错了!您还记得前一次您排座位的事吗?您说:“这次排座位是按高矮顺序排的,特别情况除外。”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您把成绩好的排在好位置,而把成绩差的排在了边角。您知道您这样做伤害了多少人吗?您不知道!您不知道后面有多少位矮同学因为看不到黑板而不得不站着上课,您不知道多少位同学每天上课伤心地瞧着窗外,您更不知道多少位女同学从梦中哭醒!同是用12年的青春点…  相似文献   

16.
在昨天与今天之间,为我们铺设大道,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为我们架设金桥的人,是老师。借这次写作文的机会,我想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粉笔在黑板上游走。教室里回荡着您那爽朗而且动听的讲课声。您尽全力教育我们,让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您就像园丁、蜡烛、春雨、太阳。您的谆谆教诲令我终生难忘。是您激发了我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您成就了现在的我。有您这样的一位老师,我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记得有一次,我们利用自习课写作业。您  相似文献   

17.
杨红樱信箱     
亲爱的杨红樱阿姨:您好!我是一个活泼可爱的五年级女孩。自从看了您的《淘气包马小跳》,我就爱上了看您写的书。因为这些故事就仿佛在我的身边一样,贴近我们的生活。特别是《五·三班的坏小子》和《漂亮老师和坏小子》这两本书,确实与我们班的同学有几分相似,我一直追求着像“米兰老师”这样的好老师,您怎么写出了一位这样的老师呢?是不是在您当老师时对同学们这样关心呢?唉!您的学生们真幸福喔!下面,我想问您几个一直藏在我心中的小问题,希望您能回答:1.您的女儿是不是在写作上很优秀,您怎样教育您的孩子的?2.在这些书里,男孩女孩的性格与…  相似文献   

18.
徐根荣 《成才之路》2012,(17):12-12
“是谁把雨露撤遍大地?是谁把幼苗辛勤哺育?是您,老师,您是了位伟大的丁!‘看这遍地怒放的鲜花,哪一朵上没有您的心血,哪一朵上没有您的笑影!‘冷美人’,我们走了,带着您的祝福和希望继续前行。您还会迎来一批又一批学生,继续辛苦,继续操劳,但不知相逢又何年……”  相似文献   

19.
亲爱的爸爸,转眼间,您调到哈尔滨工作已经一周了,在那边还好吗?听妈妈说您经常整宿整宿地加班,非常辛苦,我非常惦念您。还记得上周日我们全家上公园的情景吗?您和妈妈都很高兴,我更是快乐得像只小兔子,在公园里蹦蹦跳跳,高兴得手舞足蹈,特别是骑在爸爸高大的肩上,心里别提多安全了。我们高兴地回家吃晚饭,爸爸又特地做了我爱吃的挂浆地瓜,我尝了一小口,味道好极了。我正想再多吃几口,可是又一想,自己要是再吃,爸爸一定会自己舍不得吃了。我想了想,有啦!我对您说:“爸,今天你做的挂浆地瓜咋这么难吃呀?”您笑咪咪地说:“不见得吧!”我又说:“…  相似文献   

20.
一、启发谈话式 上作文课,一位老师这样导入:“同学们,我们相处好久了,我喜欢大家,看样子,你们也挺喜欢我,我很感动。我有一个小小的愿望总想对大家说,可总不好意思说。”学生催促道:“你说!你说!”这位老师说:“我想去你们家走走,可是不知道该怎么走?”:“一石激起千重浪。”顿时,同学们把各自的双手举得高高,老师听完几位同学的叙述后说:“你们这么多人,我怎么能记住呢?要不这样,你们把‘去你家要怎样走’用文字表达下来好吗?”说罢,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老师,我家这样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