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法出版活动研究》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非法出版活动的专著,由大学从事出版研究的学者和国家、省市从事“扫黄打非”具体工作的同志联合撰写,南京大学青年学者张志强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该书是国家社科规划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刘果(新闻出版署原测署长、中国编辑学会会长、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会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要求“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打击非法出版活动是维护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不仅如此,打击非法出版活动还是维护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的…  相似文献   

2.
非法出版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学习《出版管理条例》所想到的●陆幸生《出版管理条例》第六章几乎每条都涉及非法出版问题。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我们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除“黄色”出版物,打击非法出版活动的斗争。这就是人们通...  相似文献   

3.
辛初 《传媒》2004,(8):50-50
针对近年来社会上不法分子利用境外注册刊号在境内非法出版、印刷、发行期刊的问题,2003年12月5日,新闻出版总署、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全国“扫黄”办发出通知,部署开展专项治理行动。近日,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扫黄”办公布了首批被取缔的《WTO与中国》等30个利用境外注册刊号在境内非法出版、印刷、发行的期刊名单。 按照《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凡未经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擅自设立出版物的出版、进口、发行单位,从事出版、进口、发行业务的,为非法出版活动。这次被取缔的非  相似文献   

4.
经过近10年的“扫黄打非”活动,非法出版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但出版体制改革中暂存的障碍、出版界内部个别人员的腐败、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种种原因,致使非法出版活动还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笔者认为,非法出版活动将呈现下列趋势:一、有禁止...  相似文献   

5.
《非法出版活动研究》一书,日前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作为国家社科规划基金资助项目———“非法出版活动及其对策研究”的最终成果,该书是国内第一部研究非法出版活动的专著。本书最大优点是资料丰富翔实,观点正确,有一定的创造性,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历史结合现状...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后半叶,“扫黄”、“打非”成为中国专业媒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之一。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非法出版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打击,但非法出版活动并没有因此绝迹,且依然相当猖狂。展望21世纪,“扫黄打非”工作依然艰巨。 在新的世纪中,非法出版活动依然会存在。而且会有一些新的变化。其理由主要是: 1.由于社会群体中逐利阶层的存在,非法出版活动依然有存在的理由 非法出版活动的泛滥,有政治、经济、文化、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但对经济利益的盲目追逐是非法出版活动产生的最直接原因。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加之有些国…  相似文献   

7.
第三次全国“扫黄”工作会议、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深入、持久地开展“扫黄”、打击非法出版活动的斗争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下苦功夫”、“追根究底,穷追猛打”这样一个“扫黄”、“打非”工作的指导方针,对进一步做好“扫黄”和打击非法出版活动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新闻出版部门的同志长期战斗在“扫黄”、打击非法出版活动的第一线,深感这个“指导方针”切中了要害。这些年“扫黄”、打击非法出版活动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应该  相似文献   

8.
近期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召开会议.提出加强电子和网络游戏出版管理的工作。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新闻出版总署将会同全国扫黄办、信息产业部、公安部和国家版权局等部门.采取集中行动.打击互联网游戏出版活动中的”私服”、”外挂”等非法出版经营行为。面对目前日益猖獗而且渐成体系的网络“私服”产业,的确是到了该动手打击的时候.因为它  相似文献   

9.
依法严惩非法出版犯罪活动──由《非法出版活动研究》一书所想到的刘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要求“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打击非法出版活动不仅是维护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还是维护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的重要举措,自1987...  相似文献   

10.
当前非法出版活动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非法出版活动产生的原因及对策赵从非法出版活动产生的主要原因(一)出版体制的不完善和不定型使打击非法出版活动难以达到治本目的社会主义出版产业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各出版环节不同的主体并行局面,与国家对这一行业总体上采取的垄断体制所引发的各种矛盾,...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务院2011年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的规定,出版活动包括出版物的出版、印刷或者复制、进口、发行。出版物,是指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由此,非法出版期刊犯罪是指对期刊这类出版物进行非法出版、印  相似文献   

12.
9月27日新闻出版署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取缔了6种正式出版的和19种非法出版的迷信图书。这对于净化图书市场,强化出版管理及扫“黄”“除六害”无疑是极为有力的一项措施。但是,勿庸讳言,各种迷信图书也将会随着形势的变化,从收敛转入“地下”,或逃避追查纠办,或以黑市高价秘密转卖,负隅顽抗。所以,当务之急是向广大读者进行破除迷信的科普教育和宣传,严厉打击图财害人害命的非法出版迷信书籍的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3.
以“扫除黄色出版物,打击非法出版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扫黄”、“打非”斗争,已展开近10年了,持续不断地整顿清理书籍报刊及音像市场,大力查缴黄色及各类非法出版物,惩处不法分子,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了出版物市场的逆流浊浪。然而,非法出版活动作为一种中外历史上几百年均未治愈的世界性通病和顽症,只要有其生存土壤条件就会滋生繁衍。特别是随着“扫黄”、“打非”斗争的逐步深入,非法出版活动变得愈加隐蔽、狡猾,综观近期查获的此类案例,已呈示出带有规律性的特点,值得引以注意:警惕诱人的陷阱! 手段之一,以领导形象、题字为招牌,打出专家、名人幌子,拉大旗作虎皮。去年8月江苏省“扫黄”办查处一起以“香港今日中国出版社”名义非法出版诈骗活动,  相似文献   

14.
1991年入夏以来在各地抬头的非法出版活动,如一股浊流在全国范围泛滥成灾,使已经多次清理的书刊市场沉渣泛起。在这些非法出版物背后,一些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得铤而走险顶风作案,通过非法出版活动搞投机倒把大发横财。“扫黄”要长期进行下去,而当前“扫黄”工作的重点是打击非法出版活动。这场斗争,已成为使我们国家保持稳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近一个时期,非法出版活动空前猖獗。可以说,没有哪一种书不法分子不敢盗版,没有什么书不法分子不敢出。非法出版活动,已具有相当规模,已经有自己的编、印、发网络。一批从事非法出版活动的不法分子,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经济实力,并拥有作案的先进手段和“经验”。  相似文献   

16.
动态月评     
近期事件回顾(截止日期:2004年7月22日)新闻出版署等管理部门加大监管力度针对目前非法、违规出版引进电子游戏出版物的突出问题,管理部门加大监管力度,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和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扫黄办)已将在全国范围内查处非法出版。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知识经济大门的敞开,我国文化、出版市场越来越有赖于有力的规范机制来实现其进一步的繁荣与发展。“九五”期间,我国的扫黄打非工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重大进展。 目标明确 措施得力 近几年来,针对制黄、贩黄和非法出版活动日益猖獗的情况,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逐步采取了相互配套的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建立了各级领导干部责任制,加强各地区的联防工作,形成了集中打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层层负责、跨地区合作的打击非法出版活动的网络。并注重从抓源头入手,清理整顿市场,规…  相似文献   

18.
非法出版活动到底是一种什么社会现象?支持它顽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素是什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制止和打击?本文试图从出版经济学的角度对此进行粗浅的分析。一、现实中常见的几种非法出版活动非法出版活动在我国1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开始主要以非法小报的形式出现,很快演变成非法的图书和  相似文献   

19.
难点重点在于“打非”“扫黄、打非”连续进行了8年,其成效显著,得到社会普遍拥护和支持,原因就在于广大干部群众对“黄色”危害性上下一致认识较深。但由于非法出版活动作案隐蔽、非法出版物不易明辨和正规出版物市场占有量不足,人们对非法出版  相似文献   

20.
“黄”“黑”以外的难点———从“唐葆春非法出版案”想到的·张义·“唐葆春非法出版案”给了我们不小的震动,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感受:非法出版活动正逐步向既不“黄”也不“黑”的畅销书,尤其是教材教辅类读物转轨。这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情况,也是目前打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