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珠穆朗玛银色的山峦间,开始升起了浓密的白色云雾.绒布河上的冰层破碎了,奔腾而下的激流撞击着岩石,发出响亮的水声.冻土松软了,山坡上枯黄的野草丛中又吐出淡绿色的嫩芽.矫健的喜马拉雅高空鹰突然增多了,三三两两飞旋在珠穆朗玛山区的上空…….  相似文献   

2.
何锋  何颖 《新闻实践》2006,(6):26-27
2006年5月14日10时50分,浙江勇士陈思齐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钱江晚报》旗帜高高飘扬在海拔8844米上空。“钱江晚报·珠峰行动”大捷!这一刻,让我们震撼的同时, 也让我们遐想无限。每个人心中  相似文献   

3.
仰望阿里     
今年春节期间,在新闻战线开展的"记者新春走基层"活动中,我有幸成为人民军队报社第一个乘专机到达阿里,第一个在阿里边防过年的记者,历时12天,采写了《阿里官兵首次搭乘专机回家过年》《风雪中,走基层活动却让人回味无穷。登上地球之巅。就懂得了牺牲奉献。边防是军事记者的另一个“家”。士兵就是这个“家”里的“亲人”  相似文献   

4.
我国年轻的登山队一举即从北坡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消息,通过报纸、通讯社和电台迅速地传遍了全国,传遍了全世界。从登山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起,我们的报纸连续发表了社论、消息、通讯、图片和资料。通过这些报道,突出地宣传了党的领导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政治挂帅的胜利;满腔热情地歌颂了我国登山英雄顽强勇敢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热爱祖国荣誉的集体主义精神及共产主义风格。郭超人同志最近连续发表的报道登山活动的通讯,就是这些报道中的一部分。“红旗插上了珠穆朗玛峰”这一组通讯,全面地、系统地报道了这次征服珠穆朝玛峰的经过:单独成篇的“英雄登上地球之巅”,着重选取几个最后登上顶峰的特写镜头,详细地  相似文献   

5.
(一)新闻学蓦础一、缤充题(每格1分,共20分) 1、我国国人自著的第一部新闻学著作,是著名新闻学家、新闻教育家___所著的2、从目前社会看,》。扣示}犁事互比白勺社会功能有 3、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为《_____》,‘它的前身为《__》,中共中央机关刊物为《_____》,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为乞一一 沙。 4、新闻评论中常用的论证方法有__、 5、写出下列新闻通讯的作者:《华美窗帷的后面》,《棋盘陀上五壮士》____,《谁是最可爱的人》_ 《英雄登上地球之巅》二、简释肠(每题4分,·共20分) 1、《马克思和<新莱茵报…  相似文献   

6.
群山之巅,迟子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1月群山之巅,一世界的鹅毛大雪,谁又能听到谁的呼唤?这是迟子建的新长篇小说《群山之巅》的最后一句话,在网上被众多网友转发,不少读者首先就是被这句话打动吸引。《群山之巅》讲了一个有历史有渊源有悬疑的杀人和缉凶故事。全书一共17个片段,也就是小说的17章,每一章又是相对独立的一个小人物的故事。小说的篇幅不是很长,只有20万字,容量  相似文献   

7.
在新闻写作中,虽然作者心中有数,却故作无疑之问,造成一种悬念,以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这种修辞手法,在修辞学上称为设问。谈到新闻中的设问,先应明确一点,它和疑问是有明显区别的。疑问是有疑而问。比如,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之后,有个记者就这个法律的有关问题,走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负责人。  相似文献   

8.
当电影《英雄》炒作得火爆的时候,报纸不断说张艺谋如何把《英雄》的拷贝把守得像是进了“二战”集中营,网上说记者在张艺谋讲话时频频打手机以示不尊敬,而一贯以前卫为楷模的《三联生活周刊》更是连篇累牍地给《英雄》发难,对电影的质量评头论足。正是在这个时候,我去看电影《英雄》。 就是这个看《英雄》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顶真     
人心向北京,北京的心立刻和平陆的心一起跳动……(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中国青年报》1960年2月28日) 焦裕禄想:“群众在灾难中两眼望着县委,县委挺不起腰杆,群众就不能充分发动起来。……”《县委书记的栲样——焦裕禄》《人民日报》1966年2月7日) 这是两个运用顶真修辞形式的例子。所谓顶真,就是用前一句末尾的词语,作为后一句的开头。这种修辞形式,传统上称为“顶针续麻”,又叫“联珠”。不论称作什么,都是连缀连续,首尾蝉联的意思。在新闻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不仅能使文气贯通,而且有助于展示事物的内在联系。例如  相似文献   

10.
1996年8月6日至10月3日,浙江电视台派出的一个摄制组,历时60天,穿越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拍摄了一部反映青藏高原形成演化和民俗风情的大型系列电视片《地球之巅》。 那是在9月11日,摄制组出发去拍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相似文献   

11.
周敏 《新闻窗》2012,(1):86-87
一、部分文学修辞手法在新闻写作中的妙用 (一)比喻 在新闻写作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往往能化腐朽为冲奇,使作品可读性大为增强。如关于北京奥运会女子100米自由泳的报道,《北京日报》是这样做的标题:《摘金夺银破纪录,双花怒放水立方》(北京日报2008年8月15日)。记者巧妙运用比喻修辞.  相似文献   

12.
写好新闻评论的开头不易。好的评论开头应具备三个特点:一是能吸引读者。二是要很快切题。三是要短而精。具体写作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一、设问式。设问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评论开头提出问题,并且作简单回答;另一种是在开头提出问题,而不作回答。先看第一种:延安《解放日报》1941年6月17日发表的社论《国民党缺少什么》一文开头:“国民党缺少什么?飞机大炮么?干部人才么?抗日办法么?是的,这些都不算顶多,但是最缺少的,却是民族的信心。”社论一开始就连续用四个问句,使人  相似文献   

13.
运用丰富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这种修辞手法叫“夸张”。在新闻标题中,适当地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能生动形象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显示出一定的艺术魅力。例如,《解放军报》报道某部六连坚守无名高地的事迹的标题;《一个战士就是一座山峰一个连队就是一道长城》(1985.9.21),这里包含两个夸张,并且是以暗喻和比拟的形式出现的。通过夸张的手法,这个标题成功地塑造了人民解放军战  相似文献   

14.
写作是一种技能,又是一门学问。学习写作同做其它事情,研究其它学问一样,运用科学的方法很重要。在学习写作上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迷信所谓写作“诀窍”,热衷于收集“开头法”、“结构法”等作文的高招妙法。有的收集整理了厚厚的一本又一本的《标题制作×××例》、《导语写作×××例》、《结尾妙法×××例》,购置了《写作词林》、《写作辞典》、《写作指南》等一系列写作丛书。以为头脑中有了多少个标题,掌握了多少种开头、结尾、叙述、描写等方法,身边有一系列写作辞典,就能写出好文章了,因此把很多功夫花在研究这类东西上面。另一个是根本否认学习研究写作的必要,认为学习写作主要就是“多读、多写”,读多了,写多了,自然而然就会写了,就能写好了。这两个问题,一个将写作神秘化,一个将写作简单化,都是不符合写作实际的,不利于学习写作。虽然“文无定法”,但是写作有规律可循。收集整理写作范例,不是不可,但范例毕竟只是学  相似文献   

15.
近日,从两家报纸看到两则叙述两位下岗职工成为英雄的报道,读后心里颇不是滋味。一家报纸的标题是《下岗工人杨晓飞在抗洪中英勇献身》,说的是黑龙江省依兰县的杨晓飞为堵一个洪水冲开的涵洞被激流卷走,成为该省第一个抗洪抢险牺牲的勇士;另一家报纸的标题是《好男儿下岗亦英雄》,讲的是成都的李树全奋不顾身救火牺牲的壮举。  相似文献   

16.
2008年5月8日,奥运火炬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创造了中国登山史和奥运史上的奇迹。通过电视直播,全世界观众目击了这一激动人心的过程。火炬点燃仅5分钟后,人们就在新华网上看到了新华社发自地球之巅的第一张照片。在奥运火炬珠峰传递展示过程中,新华社共播发了顶峰现场照片27张,囊括了从点燃火炬到顶峰展示的全部重要画面。  相似文献   

17.
李强 《青年记者》2010,(17):40-45
1995年,在这个全球互联网商业的发韧之年,好莱坞一部叫作《未来水世界》的科幻片为我们描述了人类未来的生活图景:公元2500年,由于地球两极冰层融化,世界变得汪洋一片,人们只有在水上生活,建立了水上浮岛,这时泥土已经变为极其珍贵的东西。人们非常渴望传说中的陆地生活。  相似文献   

18.
新年伊始,当您翻开这一期的《新闻与写作》,您就是一个历史时刻的见证者——2009年1月,《新闻与写作》迎来了25周岁的生日,作为这个生目的礼物,全新改版扩版的《新闻与写作》如约与您见面。  相似文献   

19.
黄岚 《新闻爱好者》2011,(21):116-117
根据作家艾米的网络小说改编的电影《山楂树之恋》,是一部投资数千万元的国产大片,也是众多关心张艺谋导演的观众所期待的一部"文艺片"。凭当年《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一系列文艺片登上大腕宝座的张艺谋,为了票房收入,拍出了《英雄》、《十面埋伏》、《三枪拍案惊奇》等票房大片,但也为此声名不再,昔日的艺术大腕沦落为了满身铜臭的片商,有人说推出  相似文献   

20.
在5月初以后,即使你从没看过6部《星球大战》中的任何一部,至少也会知道美国人把这个电影一拍再拍,里面正义的绝地英雄们挥舞着比粉丝们手上的荧光棒长两倍的光剑,与邪恶的西斯坏蛋一打就是28年;如果你对此知之不详,或者会听说全球同步上映的“星战前传3”惹得全世界翘首以待,据说美国人还为此旷工排队,因此该国经济将损失若干亿;如果这个你都不关心,怎么也要知道“星战”是好莱坞的科幻大片;如果连这个都不知道,那简直就不是地球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