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潘伟 《今日科苑》2007,(20):223-223
"高考移民"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目前高考录取制度中存在的高考分数差和不同的录取率。在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之间长期存在着两难选择。本文介绍了高考移民存在的现状和背景,从公民受教育权平等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公民受教育权长期存在不平等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逐步实现受教育权平等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目前议论得比较多的"教育乱收费"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解决教育乱收费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相似文献   

3.
在高考中,部分考生利用各地存在的高考分数线的差异及录取率的高低.通过转学或迁移户口等办法到高考分数线相对较低、录取率较高的地区应考,这被称为“高考移民”。 其实在科举盛行的古代。早就有“高考移民”一说。而且,你会从这些“高考移民”中,找到“熟人”呢!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出现了一个和高考有关的新名词叫做“高考经济”。而高考市场的巨大潜力,客观存在的社会心理背景以及人才选拔方式的单一等原因都促使高考经济不断升温,甚至向一个不理性的方向发展。为了避免这种不理性现象的进一步深化,可以从引导正确消费理念,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制度等几个方面入手解决。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并不发达的江西临川,创造了辉煌的高考成绩,吸引了上万名外地中学生来些求学,被称之为教育的"临川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从作者的亲身经历出发,探究这一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杨芳  汪芸 《科教文汇》2008,(5):42-42
在经济并不发达的江西临川,创造了辉煌的高考成绩,吸引了上万名外地中学生来些求学,被称之为教育的“临川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从作者的亲身经历出发,探究这一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我国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现象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的内涵、现象以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图书馆员"去职业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陈逸宁 《科技风》2013,(8):253-254
本文从"高考移民"与"异地高考"的区别切入,确定治理政策的基本点,基于对各省市的高考移民治理政策的整理和分析,从宪法平等原则的角度对其进行考量,认定现行的以分类和差别对待为主的治理政策缺乏合理依据,超出了合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平等原则,侵犯到"高考移民"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以严格的户籍限制为特点的治理政策也与市场经济大背景下人口自由迁徙的趋势相违背,并为以户籍限制适当放松为特点的异地高考方案的逐步出台掣肘。  相似文献   

9.
周红梅 《科教文汇》2010,(27):165-166
近年来,"2030"现象引起许多研究者的重视,但研究者多从家庭、教育和社会等角度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其实这些客观因素要做出改变并非一日之功,当务之急应是从"2030"人员自身入手帮助其改变。本文从自我同一性角度分析了"2030"现象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职高专学生外语学习中的“习得性无助”现象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介绍和分析当代心理学界有关"习得性无助"的一些新理论和实验研究,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审视和理解影响英语学习的"习得性无助"现象,重点探讨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民工荒”再现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9年下半年起,中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内地某些地方逐渐出现"民工荒"。文章结合"民工荒"产生的背景和条件,详细探讨了"民工荒"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2.
产生国际移民的原因 所谓国际移民,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作永久性居住的跨国界流动的现象。关于国际移民产生的原因,新古典派的理论认为。移民的主要动机是实现个人收入最大化,因而移民多为从低工资国家向高工资国家流动。而有的学认为,不同国家之间的工资差异不是产生移民的唯一因素,人们移民显然还有其他考虑,诸如稳定的就业机会、更多获取资本的机会、应对风险的需要等。还有学认为,产生国际移民的原因,除了与各国在收入、就业、社会福利等方面存在差异有关外,还与各国人口在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劳动力增长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分析了女子排球比赛中的"拐点"现象。文章分析了拐点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其作用,提出了在比分领先的情况下应怎样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及在比分落后时怎样制造"拐点",并利用这一现象来取得比赛的胜利。  相似文献   

14.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较为严重。笔者从对"职业倦怠"的理性解读入手,用调查分析的方法描述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状况,剖析原因并提出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刘宗贤 《科教文汇》2011,(2):179-180
我国高等教育尤其高职教育越来越多地走向"技能型"和"实用型"的培养模式,毕业生专业技能高而人文素质低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专科层次英语专业的培养模式通常实行"语言+技能"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身特色和竞争优势;本文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地方国有资产运营工作的实践出发,分析"内部人控制"现象出现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09,(6)
为吸取去年"高考移民"事件的重大教训,在今年的高考资格审查工作中,青海省各地紧密结合省上出台的<关于认真做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等3份文件精神,纷纷拿出了封堵"高考移民"的新招和绝招.  相似文献   

18.
白晶 《科教文汇》2012,(2):111-112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普遍存在"教师失趣"和"学生失序"的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教学体制、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层面来研究造成"教师失趣"和"学生失序"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谷贱伤农"现象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将其分为"丰产式"与"一窝蜂式"两种形式。根据不同的"谷贱伤农"形式,从传统经济学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对两种经济学视角下的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0.
石佳 《科教文汇》2010,(18):69-69,72
"青年期危机症候群"是指主要存在于当前高考考生中的一类人群。这一症群以苦恼、矛盾、激烈的冲动等内心活动出现为标志,直接的结果是造成抑郁症、对人恐惧症、强迫神经症、无力气、劣等感等心理障碍。面对高考、学习压力的青少年,都想通过高考进入理想的高等学府的大门。对他们来说考入理想的学府是"将来生存发展"的"美味可口的食物",但是要得到这份食物,他们就必须遭受各种"电压"(压力、焦虑、不安、失眠等)。于是好多考生在高考之前显得神经兮兮,甚至精神症状化。这些就是心理素质不足的表现,本文主要从心理学角度谈谈心理素质对高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