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翻译界的大多数学者认为直译和意译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种可行的翻译方法.文章从信达雅的角度对直译和意译进行比较,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直译和意译本质上并无优劣之分, 但是意译更符合"信、达、雅"的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负载词是在中国这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下,中国本土人使用的词语。本文分析这些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障碍,并提出译者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音译加意译、直译加意译或释义的翻译策略,以取得最佳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3.
典故在英语文学中非常常见,其多来源于《圣经》、神话、寓言等故事中,与风俗、宗教、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如何将其表达的意思准确翻译出来难度比较大,是翻译人员需要着重注意的问题。基于此,笔者首先分析英语文学中典故的来源,探讨英语文学典故的翻译策略,提出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加注法、意译加注法等翻译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瑶医药文化是中华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瑶族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而得来的智慧结晶,在疾病防治与健康养生等方面熠熠生辉。目前,瑶医药文化的英译工作遇到了较大的阻碍,如翻译人才短缺及语料库不丰富等。广西将瑶医药纳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发展之中,瑶医药文化的英译研究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该文在关联翻译理论指导下,探析了广西瑶医特色草药的术语英译策略及方法。译者灵活地采用了四种翻译方法,即音译+意译、直译、意译、直译+意译,同时遵循准确性、简洁性和民族性三大原则。当既要保留瑶医药文化,又要明确传达瑶医术语含义时,通常选用“音译+意译”法;当译者需付出努力推断其隐含之意,则运用意译法。该文力求在保证瑶族医药文化译文准确且忠实原文的同时,充分体现了瑶族医药独特的文化内涵,不断推进瑶族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5.
仝一菲 《职业圈》2008,(17):130-131
文化传统作为一个由历史演变而形成的复杂的综合体,包含了习俗与行为准则、道德与价值取向等多种因素。每一个社会的文化身份都与其他社会有所不同,由此导致了文学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弘扬陕西红色文化,并对其进行外宣翻译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陕西红色文化资源尤为丰富,在对其进行外宣翻译时,可采用音译、直译、直译加注、意译等翻译方法,译文要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用外国人所能接受的方式去讲述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地了解陕西红色文化。同时,应充分考虑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受众对传播效果的影响,才能达到最佳传播效果,扩大陕西红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该文以翻译传播学为理论依据,对陕西红色文化外宣翻译进行审视,对影响其传播效果的要素进行分析与探究,以期为陕西红色文化外宣翻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文化传统作为一个由历史演变而形成的复杂的综合体,包含了习俗与行为准则、道德与价值取向等多种因素.每一个社会的文化身份都与其他社会有所不同,由此导致了文学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相似文献   

8.
周瘦鹃是清末民初颇为多产的文学翻译家。本文系统地考察了周瘦鹃译介小说的标题特征,发现其标题翻译主要分为四类:部分或全部借用诗句或惯用语;偏好"两字"标题;直译标题和意译标题,推崇富有诗意的标题。  相似文献   

9.
廉洁 《文化学刊》2016,(4):215-217
商务英语信函已成为国际商务交流的必要手段,而模糊限制语广泛存在于商务英语信函中。为保证国际商务活动顺利进行,对模糊限制语的翻译就非常重要。本论文在目的论的视角下研究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限制语的汉译方法,具体包括直译、意译、词性转化、增译、语态转换和四字格。  相似文献   

10.
委婉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文化现象。随着各国交往的日益密切,翻译时对委婉语中包含的文化因素的处理引起了学者的关注。本文以中国古典文学《红楼梦》中的委婉语及其英译本为例,探讨在翻译中如何使用直译、释义或加注、代换,以及意译等方法将原语文化传递给读者,以实现文化等值。  相似文献   

11.
丰富的文化负载词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雪漠的小说《猎原》与众不同的特点,也是翻译的难点。本文从关联翻译理论出发,探讨葛浩文和林丽君如何根据对原著的理解以及译语读者的文化认知语境,灵活采用音译、直译、加注、增译、意译和转译等翻译方法,以使译文达到最佳关联。总体而言,葛浩文与林丽君的译文尽可能地传达了原作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信息,实现了不同文化的共存和融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顺应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分析雪漠长篇小说《大漠祭》及其英译本中的隐喻翻译,旨在探讨该作品中隐喻的翻译方法及其翻译模式,并且在顺应论的框架下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大漠祭》中隐喻翻译策略有三种,即隐喻转隐喻、隐喻转明喻、隐喻消失,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译文呈现出直译意译合译换译省略的翻译模式。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把甘肃特殊的语言用英文表达出来,顺应了目的语读者的同时又不失原文的风味。  相似文献   

13.
我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哲学著作翻译高潮,以金岳霖、贺麟、艾思奇为代表的哲学家从哲学思辨的视角观照翻译理论,其翻译思想涵盖翻译的本质、可译性、翻译标准等翻译研究的重大命题,突破了传统的直译/意译的二元对立,但其哲学翻译思想的挖掘与贡献极少关注。本研究梳理了艾思奇、贺麟、金岳霖的哲学翻译思想,尝试提出其哲学翻译观的形成基础、翻译的本质及辩证的方法论特征等共同翻译观,再次从哲学高度印证了"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补充了翻译家思想研究,拓宽了言与意的跨学科视域,延伸了译学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4.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国越来越注重提高文化软实力。湘漓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其相关资料的外宣翻译质量对我们是否能讲好中国故事有重要影响。湘漓文化史料中的文化负载词众多,如何贴切地将它们翻译出来是译者必须思考的问题。该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人际元视角出发,结合具体案例讨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灵活运用直译法、意译法和音译加注法,力求寻求最佳的翻译方法。该研究旨在提升湘漓文化相关文本的翻译质量,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供参考,并通过此次研究,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5.
国家叙事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对外传播活动,通过翻译国家叙事文本来实现,对塑造国家形象、获得国际认同具有战略性意义。该文以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及其英译本为例,以国家叙事目的为切入点对译文进行研究,探索译者在语言与文化层面上所使用的归化和异化策略,阐释并探讨诸如注释、补充、同化、意译、直译、拆分句子、增加衔接词和重构句子结构等一系列翻译技巧。该文可加深人们对政治文献翻译中国家叙事目的的认识,同时也为政治文献翻译实践提供参考,这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有效传播中国声音,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权力话语理论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到所处文化环境下隐形权力话语的操控,译语所传达的意识形态上的信息要符合源语意识形态的要求。因此翻译活动不仅是不同文本之间的信息交换,更是在权力操控下对文本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政论文翻译是以传达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传递中国声音、弘扬中国文化为主要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它具有权威性、政治性和严肃性。翻译质量关系到对外传播的效果和国家形象的建构。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借助权力话语理论,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使翻译成为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该文以党的二十大报告英译本为例,在权力话语理论视域下分析译文中如何使用直译法、意译法、增译法和加注法等多种方法,增加译文话语权,全面展示政论文本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17.
随着汉、维两个民族之间来往日益加强,汉维翻译方面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汉维翻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带有独特语言色彩的俗语、俚语等难以直译的词语。如何熟练掌握并正确认识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影响,自如翻译类似的词语,使之既不失原语的特色,又能真正做到"信、达、雅",是每个学习或从事翻译工作的人都必须重视和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将以惯用语为例,谈谈文化差异对翻译过程中信息传递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流行词是一种新型词汇现象,反映了某个时期内人们关注的新现象或新思想。在中日交流频繁的今天,流行词也成为展示流行文化的一个窗口。但由于中日文化背景的差异性,如何在保留本土文化特色的同时生动形象地将其进行翻译是译者面临的新课题。该文分析了流行词的特点,并在关联理论视角下,提出灵活采用直译、音译加注和意译的方法对流行词进行翻译,这些方法对流行语的翻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给流行词的日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研究流行词的翻译有助于日本民众了解中国社会,促进中日双方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贵州省内的公示语日译案例逐渐增多,但其中仍存在着不少翻译错误。该文全面搜集了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内的公示语汉日双语文本,依据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将其分为信息型、表情型、感染型3类,并总结分析各类文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各类公示语的日译策略。研究发现,信息型公示语为了直观传达主要信息,宜采用直译;表情型公示语重在传达意境,因富于修辞效果的汉语词句往往难以找到日语同义表达,故多用意译;感染型公示语要起到提醒、警示作用,应尽量转换为符合日语表达习惯及日本受众熟悉易懂的表述方式。该文期望为今后公示语的日译实践提供参考,提升公示语的信息传递效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影响力的不断增大以及国际贸易往来的日益密切,商务活动中对于文化场所陪同口译的需求也在增大。由于博物院、纪念馆等有着浓厚文化氛围的场所具有特殊性,对于译者的水平以及文化底蕴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该文从吉林省博物院着手,以馆内《白山松水的记忆》展为例,在目的论的视角下分析博物院陪同口译过程中的德译策略具有指导意义,为了达到交际目的可以采用直译、音译+解释、直译+解释、解释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