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祖荣 《家长》2008,(6):16-17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我的孩子一定要比别的孩子好。""孩子,你一定要考第一。""孩子,你一定要当班长。"这是大多数家长教育孩子的理念和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这本无可非议,但如在实施过程中,孩子看不得同龄孩子的好,甚至为了夺第一而不择手段,影响、干扰别的孩子,那就会在孩子心中播下恶的种子,培育出恶之花,就会毁了孩子。  相似文献   

2.
一位爸爸对自己6岁的女儿寄予了无限的希望,当他没有看到女儿的出色表现后就焦虑万分。其实很多父母都有这种心态,只是或多或少罢了。我们养育、教育孩子,是我们应该尽的责任,但孩子们一定要达到我们的期盼和要求吗?如果达不到,我们就一定要失望、懊恼吗?我们给孩子定的目标真的符合他们的成长规律吗?我们给孩子的爱一定要得到回报吗?我们的咨询员对这位焦虑的父亲给予了帮助,但愿有类似焦虑的父母能由此多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教育孩子,牵动着千千万万父母的心,爱孩子,是人所共有的情感,我们教育孩子一定要有理智,要讲究艺术。批评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微妙的教育艺术,高明的批评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奇迹。我们在批评孩子时也要体现爱心,讲究批评的艺术性,力争给孩子以良性刺激。细细谈起来,其实往  相似文献   

4.
佚名 《家长》2014,(8):22-24
孩子的世界多纯净多简单啊,只要有了爸爸妈妈的爱,孩子就会快乐。所以,不管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孩子,爱孩子一定要亲口告诉孩子。  相似文献   

5.
做幼教工作八年多了,经常听到还没成为家长的朋友说“等我有了孩子,一定要让他学什么学什么”,经常听到家长朋友说“我一定要让我的孩子如何如何”,也经常听到幼教机构这样宣传“我们这儿出去的孩子一定会怎样怎样”,却很少听到“我的孩子特别想做……”或“这个孩子特别适合做……”。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论坛》2012,(29):56-57
身为现代父母,您知道现代孩子该怎样教育吗?很多父母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开发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让孩子从两三岁开始背唐诗,四五岁学英语,上学后要请家教、上辅导班,成绩一定要名列前茅,将来一定要上名牌大学。似乎只有这样,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孩子才算成才。实践证明,这是对家庭教育的极大误解,是升学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产生的不良后果。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建筑孩子的人格长城。试想,如果一个孩子缺少对生命的认知(一遇到挫折就产生  相似文献   

7.
卢勤 《母婴世界》2011,(6):20-21
孩子是情感丰富的高级动物。他不光需要食物喂养,更需要心灵关心。母亲可以雇人来帮助照料孩子,帮助分担家务。但对孩子的教育和平时教管,母亲自己一定要承担起责任。陪伴孩子,哺育孩子,教育孩子,是母亲的天职。  相似文献   

8.
赵燕 《宁夏教育》2014,(12):78-78
朋友为了让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及照顾,不惜辞掉工作,在家专心带孩子。她认为自己是专职的家庭主妇,所以一定要把孩子教好。每次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的时候,她的眼睛都紧盯着孩子,唯恐自己的孩子做出不当的行为伤害到其他孩子。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6,(29):157-158
苏霍姆林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中用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向我们诠释了"要相信孩子"这个主题。"要相信孩子"是指教师不论学生品质,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用自己那颗公平公正、真诚的心施加一定的影响于学生,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人。  相似文献   

10.
《教育革新》2005,(5):20-20
在独生子女时代,传统的一家一户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说,研究表明,一个孩子没有朋友将比考试不及格的后果更严重。如果一个孩子没有朋友或者不爱交朋友,家长一定要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怎样发脾气,可以看出一个人扮演父母角色的成败好坏。我真的痛恨自己欺负孩子的时候,因此只好时时提醒自己,不要把大人不如意的怒气发在孩子身上,万一一时控制不了,也要立时做出反应:认错。孩子其实都是上苍派来的天使,他一定能接受你的道歉,给你最多的缓冲空间和鼓励。  相似文献   

12.
孩子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孩子的成长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所以对于孩子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孩子最经常待的地方是学校和家庭,一定不能把这两个地方分离,这样老师和家长都不能及时了解到孩子的真实情况,孩子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所以一定要把这两个地方联系起来。本文就来讨论一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园合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俞雪芽 《家长》2008,(1):25-27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影响孩子终生的老师。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夫妻之间观点和方式的一致性。夫妻之间的矛盾和无休止的争执,可能毁掉孩子的一生。  相似文献   

14.
了解孩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教育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只有了解孩子,才能教育孩子。了解孩子的教育,是有的放矢的教育;不了解孩子的教育,是盲目无果的教育。只有与孩子沟通心灵,教育才能获得成功。观察,是了解孩子意识行为的重要渠道。谈心,是把握孩子思想脉搏的最佳方法。要想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得和孩子建立亲密无间  相似文献   

15.
一定要这样做,才能养育一个健康的孩子? 一定要自己成熟了才做母亲? 母乳=好妈妈,牛奶=坏妈妈?  相似文献   

16.
陶德红 《成才之路》2012,(36):14-14
在留守儿童家长中,溺爱型家长特别多。究其原因,首先是隔代教育更容易溺爱孩子,以及老人们相对陈旧的教育方式、教育观念及某些生活习惯等,这都对孩子性格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是由于孩子的父母长期外出打工,把孩子丢在家里,难得回家看看孩子,于是把全身心的爱都给了孩子,尤其是孩子物质方面的要求,是要什么给什么。这样,孩子生活在一种无限制的状态中,这也无形中助长了自私与幼稚的心理,给学校教育也带来了难度。  相似文献   

17.
夏红恒 《师道》2006,(1):16-17
家长在教育孩子之前,首先要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了解孩子。在我看来,孩子的学习风格可以分成四个类型:认知型、模仿型、逆思型和开放型,每一个类型的孩子所需要的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这些个性是从孩子一生下来就决定的,家长们首先要了解孩子的这些个性,并顺着个性引导孩子,让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一、以朋友方式对待认知型孩子如果是认知型的孩子,他在平时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喜欢争辩,喜欢追问事情的来源,学习比较主动,但比较固执,常常不理会别人的感受。这类孩子比较适合美式教育,平常要以朋友的方式来对待他们。“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以…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个音乐迷,尤其喜欢肖邦的钢琴曲,因此结婚之前我就和妻子商量,等以后有了孩子,一定要着重培养孩子的音乐才能,争取让孩子在音乐方面出人头地。  相似文献   

19.
每个家长都在不同程度上抱怨过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慎重抱怨,下面提醒大家注意三点:一、不要拿自身的付出抱怨现在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感到身心疲惫,总觉得为孩子付出太多而回报太少,因而陷入一种烦躁的状态.不能以平和的心态去教育孩子,致使家庭教育出现问题。因此,父母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过多地“自我牺牲”。  相似文献   

20.
黄小明 《考试周刊》2012,(50):173-174
留守孩子的教育问题,成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在新时期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班主任一定要倾注无限的爱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才能促进留守孩子的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