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感动     
曾经在我的班上有一个患有严重多动症的孩子--小尘。她总会在上课时跑出教室或者撕坏别人的东西,有时甚至对同学大打出手……每当这时,我就不得不上半节课跑出去找她或者处理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慢慢地,我开始对她有抱怨的情绪了。  相似文献   

2.
感动     
曾经在我的班上有一个患有严重多动症的孩子——小尘,她总会在上课时跑出教室或者撕坏别人的东西,有时甚至对同学大打出手……每当这时,我就不得不上半节课跑出去找她或者处理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慢慢地,我开始对她有抱怨的情绪了。  相似文献   

3.
感动     
曾经在我的班上有一个患有严重多动症的孩子--小尘.她总会在上课时跑出教室或者撕坏别人的东西,有时甚至对同学大打出手……每当这时,我就不得不上半节课跑出去找她或者处理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慢慢地,我开始对她有抱怨的情绪了.……  相似文献   

4.
我所带的班有几个“特殊的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贾露就是其中的一个。据说,她的生命随时都有危险。本来她应该上三年级,因为一次意外事故,休学后分在我班。一开始我很不愿接纳这个孩子。她看起来比较懂事,可经常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动不动就哭鼻子,课堂上好吃零食,又爱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这要是正常的孩子,我会毫不犹豫地狠狠批评她一番,但她这样的孩子让我打,打不得,吹,吹不得。这不.刚刚下课,实指望趁这10分钟来喘口气,就有几个同学前来打起小报告,说贾露偷拿别人的5元钱。“偷拿”,这在小学生的身上可是个危险的行为。这个孩子,真拿她没办法,课堂上吃零食的习惯还没改掉,怎么又养成偷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把贾露给我叫来”!我命令着“小不点”们。他们像押着犯人一样把贾露给拽上来了。“贾露,你如果拿了别人的5元钱就把它还给别人,不要不承认。”“我……我”,她很想强词夺理。“不要支支吾吾,谁会相信你!”我逼迫着她让她无法否定。“老师,我没有拿别人的5元钱。”她颤抖着身体发出微弱的声音。这次,我不能再相信她的谎言了,我暴跳如雷地指责着:“去,打个电话给你爸爸,让你爸爸把你带回家,省得让我这么费心!”“老师,我不想回家,我想上学;我不想回家,我想上学!”听着孩子声声的乞求,看着孩子串串的泪水,我的思绪有些乱了。她,一个没有别人健康的孩子,可求知欲望却如此的强烈;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对这个孩子的态度简直就是一种心灵和精神的摧残。刹那间,我的良心受到了谴责。作为一名教师难道就没有自己的过失吗?对于她的爱哭鼻子、吃零食、偷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我根本就没有去了解其中的原因,更没有去分?  相似文献   

5.
有个儿子说:"她不像别的老妈一样,会让着孩子。她从不会考虑我是他儿子要照顾我,反而要抢我东西吃,要跟我争论,有时还要和我吵架。当别人说她最多是我的姐姐时,我都替她脸红。"  相似文献   

6.
阿星姐信箱     
新年到了,阿星姐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们的礼物,有精巧的幸运星、精致的贺卡,还有精美的图画等等。阿星姐已经一一珍藏。一路上有你们的陪伴,阿星姐就更有信心和动力了!移动用户请发送短信YY+内容至575752205,说不定会发生奇迹哟!(0.5元/条)阿星姐:自从进了初中,我就有了很多烦恼,每天作业一大堆,周末也不得轻闲。我还有一个奇怪的室友,有时对我好得不得了,有时疯起来又把我的东西乱摔,还不经我同意随便拿我的东西。可哪怕她只有两块钱了,别人缺钱向她借,她宁愿自己挨饿也会借钱给别人。唉,阿星姐,我到底应该怎么办?等你回信的:进进:你…  相似文献   

7.
我家的外甥女辰辰是个伶牙俐齿的孩子,她说话直来直去的,专爱挑别人的毛病,全然不顾别人的感受。我经常被她气得说不上话。有时想想竟然常被6岁的孩子“将军”,真是有些不甘心。苦思冥想了很久,我终于想到了一个对付她的“锦囊妙计”。以前我和她对话时,经常让着她,觉得孩子还小也就不去计较。但我发现这样做只会让她愈演愈烈、更加肆无忌惮地说别人。所以我觉得,不应该觉得孩子小,就可以让她“为所欲为”,而应该适时地让孩子也接受这种“礼遇”,让她做换位思考,体验别人当时的处境和感受。所以后来我也经常挑她的毛病了,如:…  相似文献   

8.
萧放  邵凤丽 《父母必读》2020,(1):118-120
夕夕虽然是大家族里年龄最小的孩子,但却很有礼貌,过年的时候去别人家做客时,她总是主动向爷爷奶奶、叔叔阿姨问好,还主动帮助爷爷奶奶端水、拿果盘。别人送给她东西时,她会主动道谢。她喜欢的玩具,每次都会征得小主人的同意后才拿过来玩。聚会结束的时候,夕夕会和每一个人道别,并邀请他们到自己的家里做客,在大家的眼里,夕夕是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相似文献   

9.
钱梦月 《班主任》2014,(6):37-37
正我是一名刚工作的新教师斯一来就接手了四年级一个班。前任班主任告诉我班里有个叫李妍的孩子,不仅习惯差、成绩总是倒数,而且从一二年级起就拿别人的东西……对此,我只有求老天保佑了。正应了那句"怕什么来什么",刚开学不久,李妍就拿了同学50块钱。在我的耐心询问下,她哭着承认了。我对她讲明道理的同时,赞扬了她的勇气,并表示愿意看到她改正。事后,我觉得要彻底改正这孩子从一年级就开始有的不良习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们班上发生了这样一件小事:一个叫王朋的小朋友拿了别人的铅笔,丢铅笔的小朋友急得团团转,而王朋就是不交出来。我知道后,就把王朋叫到面前,我既未对他大声训斥,也未强其交出来,而是耐心和蔼地问:“王朋,你拿了别人的铅笔,是吗?”他点点头,“铅笔是别人的东西,丢失了,心里多难过呀!”我用手抚摸着他的头,继续说:“你再想想,如果别人拿了你的东西,你心里会怎么想呢?难过不难过?”听到这里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老师,我错了,我把铅笔还给她,以后再也不拿别人的东西了。”“这才是好孩子,老师就喜欢知错就改的小…  相似文献   

11.
母爱如弓     
<正>母亲是弓,儿女是弓上的箭。——题记说起母亲,我总是带着隐隐的埋怨。她和别人的母亲有很大的不同。当别人的母亲追着跑来跑去的孩子喂饭时,她只拿了碗筷摆在我面前,说声"自己吃";当别人的母亲天天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时,她只递给我一个书包,说句"自己走";当别人的母亲因孩子  相似文献   

12.
另类老妈     
马晗聪 《小学生》2006,(7):40-41
老妈其实并不老。说老妈不老,一是因为生理年龄不大,今年芳龄30有7,可能因为整天与小学生打成一片,所以看上去更显年轻。二是因为心理年龄小,每次跟她出去,我都不好意思,因为她不像别的老妈一样,会让着孩子,她从不会考虑我是他儿子要照顾我,反而,要抢我东西吃,要跟我争论,要我替她拍照,有时还要和我吵架。当别人说她最多是我的姐姐时,我都替她脸红。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里,有个叫毛毛的小朋友,不论穿哪件衣服,所有的袋口都被缝上了。我怀着好奇心,询问了他妈妈,才了解到,毛毛常把同班小朋友的一些小玩意儿装在自己的口袋里带回家。有一回,我正巧看见毛毛把别人的小陀螺放进袖子里,还对我笑了笑。毛毛拿别人东西这件事,他妈妈还是认真对待的,可是光把袋口缝上就行了吗?我们知道,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孩子拿别人东西时,可能还分不清“你的”“我的”界限,不懂得别人东西不能拿的道  相似文献   

14.
潘多拉效应:单纯的禁止,只会引起孩子的逆反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潘多拉效应".意思就是,很多时候越是禁止别人做一件事情,就越能引起别人的好奇心.就像孩子小的时候,总想用东西戳一戳插座上黑色的孔.尽管父母会急急忙忙跑去阻止,但孩子还是经常趁父母不注意的时候,想方设法拿东西往里面塞.这是因为,父母对一件事不说明原因,只是...  相似文献   

15.
我的心里,有许许多多的烦恼,有的大,有的小。它们像一颗颗小石子,藏在我的心里,干扰着我的学习和生活。其中,有一个最让我烦恼。从我上小学起,大家都拿我跟别人比,有许多人认为,这不是很好吗?可我却为此十分苦恼。爸爸拿我和他小时候比,他越比越觉得我不如他,越比越觉得我不争气,越比越觉得我不懂事。他不是说:“小时候像你这么大,我就帮奶奶干活,等奶奶回来,我地也扫完了,饭也弄好了,就连桌子也擦干净了。你看看你自己。”要么就是说:“我小时候学习比你好多了,学习成绩也是前10名,甚至第一名。”但是他却不知道他说的这些话让我有多么伤心。妈妈更有一套。她老拿我和她同事家的孩子比。她总觉得我的成绩没有别人家孩子那么好。她每天总是不停地唠叨:“你看人家某某同事的孩子考上了某中学,人家学习那么好,你看看你,只要有人家的一半好,我就心满意足了。”有一次,她看我作业时又对我说:“你看人家某阿姨的孩子,字写得多好,你看看你,字写得还没有人家一半好,再不好好练,本子上可就全是良了。”妈妈唠叨个没完,可她却不知道,她说的每一个字,像一把尖刀,刺破了我的自尊与自信。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缺点与别人孩子的优点相比,也许是为了鼓励孩子,可是这同时也伤了孩...  相似文献   

16.
第三条路呢?     
S君对我说了这样一件事(下面的“我”为S君)。我的女儿在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 有一天对我说,班里总有同学拿她的东西,不止一次了,她很生气。我说,别那么小气,拿就拿吧。我工作上忙得要命,哪里顾得上这些事,也就没太往心里去,事情就这样过去了。过了一个多月,女儿学校的老师突然找我说:“你的女儿拿别人的一个小本子,不还给人家,还振振有辞地说什么别人还拿她的东西呢。”我吃了一惊,顿时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意识到,这回再忙也不能不管了。我必须和女儿好好谈谈了。可是,如何与女儿对话呢?在我多次的启发下,女儿仍旧…  相似文献   

17.
婷婷上幼儿园了,我这个当教师的奶奶能给她做点什么呢?婷婷最爱听故事,常常在听完了一个故事以后,还缠着人再讲一个,有时候连妈妈也会拿她没办法。我想,故事能启迪幼儿的智慧,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我要用它来训练孩子,让她从小学会听懂别人的话,同时又学会清楚地把故事说给别人听。因此,我设法让孩子从被动地听到积极地讲。  相似文献   

18.
《良师》2004,(19)
知心姐姐:我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我有一个最要好的同学,她平时就爱花钱,这段时间几次偷拿父母的钱买玩具。这次,她把一个25元钱的游戏机放到我家,让我替她保管,我劝告她说这样做不好,她不听,还让我保密。我想告诉老师和她的家长管管她,可又怕同学说我是“告密分子”而不理我了,从此失去这个朋友。知心姐姐快告诉我吧,我该怎么办?小琳(黑龙江齐齐哈尔)小琳:听说过这样的事吗?一个孩子偷拿父母的钱,以为拿自己家的钱不算偷,家里人也不太在意。后来,他开始偷拿别人的东西、别人的钱……直到长大后“偷”掉自己健康的人生,含泪入狱。人对小错误…  相似文献   

19.
一次,和一位朋友聊天,她突然郁郁寡欢地说:“不知道为什么,晚上常常睡不着,仿佛总觉得心里缺了点什么东西。”我看着她,无话可说。她有一个很好的工作,有一个很和谐的婚姻,孩子聪明乖巧,父母身体健康,经济状况也不错,也有很好的朋友。如果她有烦恼,那确实有可能不知道是为什么。如果一定要我去分析她那一点儿缺少的东西,我能臆测的就是:她缺少一点儿缺少。太丰盛的食品会让胃口撑坏,所以也许有时需要空腹清饿。太久远的安逸会让肌肉萎缩,所以也许有时需要无处可坐。太顺畅的游戏会让智慧油滑,所以也许有时需要思路滞涩。太精彩的爱情会让双…  相似文献   

20.
赵烨 《幼儿教育》2002,(12):38-38
那天与朋友一起交流各自的育儿经,朋友向我大吐苦水:“我那儿子,实在让我生气,家里他要吃什么就有什么,有时给他买了,他又不要吃了。可一到外面他就像个馋鬼,看见东西样样要,人家孩子手中拿着的东西,他也要拿过来吃。不给,他就哭闹,实在拿他没办法……”看看朋友那苦不堪言的样子,我深表同情,同时也庆幸自己教子有道。女儿虽然年龄还小,但每逢碰到熟人给她吃东西的时候,她总是先用眼睛看看我,在没征得我同意之前是不会伸手去接的。有时,我为了客气,也替女儿拒绝了一份份善意的给予。朋友夸女儿乖,也夸我教育得法。我呢,也一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