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天的选择     
孩子是在一次次的选择中长大的,或者说是在一次次选择中将自己的习惯、脾气秉性乃至性格用自己的手塑造成了,而在长大之后无法更改。小铁小时候,大概三四岁的时候吧,刚上幼儿园。他上的是那种日托的幼儿园,我不大赞成让孩子上整托,虽然那样做家长可能省事省心也省力,但对孩子的成长不利。我一直顽固地觉得孩子在小时候还是在父母的身边最好,因为孩子小时候所需要的亲情和知识两方面的教育,父母都是他们的第一个老师而且是他们最好的老师,是任何条件再优越的幼儿园也无法比拟和替代的。我和他妈妈再忙,也要在每天的黄昏去幼儿园接他,在回家的…  相似文献   

2.
小王是刚参加工作的幼儿园男老师,他爱孩子,也爱幼教工作。孩子们都很喜欢这个"男阿姨",尤其是男孩子们,他们可以跟着王老师在院子里撒欢儿地跑,做很多好玩的游戏。一天,小强的妈妈找到园长,说:"我想让小强在女老师的班里。小强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不是衣服脏了,就是有些小伤,还经常感冒。王老师是一个好老师,对小强也很好,但我觉得他对孩子照顾得不太细致。"您如果是园长,您会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如果您是小强的家长,您会给孩子换班吗?(天津于淑萍)  相似文献   

3.
你的孩子快要上小学了吧?你为孩子作了哪些准备呢?“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多数父母的心愿。可是很多父母尚未意识到,有的孩子在上幼儿园时就已经输了。你瞧:别的小朋友都会自己系鞋带,他不会;别的小朋友都会麻利地穿衣、叠被,他却要老师帮忙;更糟糕的是,他连学习也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别的小朋友兴致勃勃地学拍皮球,他却不知所措地哭起来,直到老师手把手地教他才行。这是个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照顾的孩子,从来没有思考过自己要做什么或者自己应该做什么。父母总是不由自主地用包办代替来表现自己对孩子的疼爱。现在,大多数的孩子在家里都不做家务活儿,甚至连自己能做的事也由父母包办。为此,对刚刚从幼儿园毕业,准备上小学的孩子,父母该为他们作哪些切实有用的准备呢?  相似文献   

4.
五岁的伟伟总是纳闷,幼儿园里老师说好孩子应自己穿衣服,可妈妈硬是连扣子也要替他扣上,阿姨说要节约粮食,可妈妈却把整个馒头扔进垃圾箱里,妈妈听不听阿姨的话呢?伟伟实在不明白。年轻的父母把孩子送进幼儿园,便为独苗苗编织起“上大学”之梦,但是,他们对幼儿的骄惯溺爱,往往使幼儿在学校里接受启蒙教育与家庭生活相冲突。教师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等形式教育幼儿~些简单的道理,诸如讲礼貌、爱劳动、节约粮食等。可孩子满怀信心回到家,想帮妈妈干点活,父母百般阻止,自己再苦再累,也不能累着小宝贝;孩子拉起了一粒玉米,放进妈…  相似文献   

5.
日本幼儿园不教课 日本幼儿园就是玩儿,根本不上课。日本幼儿园面积再小,也要开出一片菜园,老师带着孩子种菜。日本绝大多数父母自己在阳台上种菜,他们不觉得孩子种菜脏,每当孩子把收获的菜送给父母时,父母会特别高兴。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开学那天九月一日,拓拓跟着爸爸高高兴兴地来到幼儿园。温老师果然拿出两个花皮球给拓拓玩,爸爸不知什么时候走了,拓拓也不去管他。突然一个小女孩大声地哭着喊:“妈妈,妈妈,我以后一定听话,你别送我上幼儿园吧!”边说边追着妈妈跑到门口。温老师马上走过去对小女孩说:“小红,你现在就很听话,听话的孩子是不哭的。妈妈要上  相似文献   

7.
“言传身教”一词多用于老师的言行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但幼儿园的孩子除了和老师接触外,更多的还是要与自己父母相处,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我们班有一位幼儿,经常动手打人,但每当老师问起的时候,他马上就承认,而且满脸天真的笑意,根本不觉得自己打人不对。后来,经过多次与家长谈心我们才知道,这个孩子是非常淘气的,有时在家淘气得出了“格”。他的爸爸又是个急脾气,说教不听,就打他一顿。一次两次,时间长了,  相似文献   

8.
在常问快满三周岁时 ,我准备送他上幼儿园。虽然我就是一名幼儿教师 ,但为了避免“妈妈老师”带给儿子负面影响 ,我决定把他送到另一所保教质量较好的幼儿园。家人同事都说我自找麻烦 ,但我主意已定 ,并悄悄地做着准备。一、鼓励孩子进行自主性交往3岁前的孩子与人交往 ,一般都是在家长的关注下进行的 ,当孩子由家庭走向社会(幼儿园)之后 ,则一切都得靠自己。孩子突然失去了父母的依靠 ,一时难以适应 ,因而不少孩子都哭喊着“找妈妈”或“不上幼儿园”。为了让常问学习自主性交往 ,我经常让他自己接待小伙伴 ,他与伙伴玩耍时 ,我不限制 ,…  相似文献   

9.
采访人:您觉得您的孩子升入中学以后的变化大吗? 受访人:记得在孩子10岁那年,我和他妈妈去上海打工。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经常给孩子打电话,嘘寒问暖,要他好好学习,孩子也挺懂事的,没什么问题,没事也会打电话给我们,说说自己的学习情况。但过了年把,我们打工忙,打电话就少了,孩子给我们打电话也少了,再后来我们感觉孩子好像变了,性格有点孤僻,学习成绩也下降了。老师说他的想法总是跟别人不太一样,不爱学习了。当时我和他妈心里很难受,感觉很凄凉,我们父母打工到底为了啥啊?去年升入中学后,孩子不一样了,他每周定期给我们打电话,跟我们讲他学校的事,说班主任对他们很好,学校也很关心他们,还对我们说“辛苦了”,自己上初中了,一定会好好学习的,让我们不要为他担心。那晚孩子跟我们说这话的时候,他妈妈都哭了。  相似文献   

10.
大宝     
大宝是我的表弟,一个八岁的男孩。舅舅说,他是个丢三落四的孩子。要不是早在多年以前就在动画片中有过这样一个男孩,并拥有『没头脑』这一『美名』的专利权的话,他一定让他的儿子改名为『没头脑』。大宝上幼儿园的时候,老是忘了把玩具带回家。问他,他便抓抓脑袋摇摇头,说不知道给哪个小朋友玩了,也不知道后来放哪儿了。在幼儿园的时候,小朋友要睡午觉,午睡起来后老师让小朋友自己穿衣服。大宝在家里都是他妈妈帮他穿的,在幼儿园当然只能自己穿了。好几次,他奶奶下午去幼儿园接大宝  相似文献   

11.
正彤彤上小班时,我常常牵着他的手送他去幼儿园,安顿好之后微笑着跟他说"再见"。每次他都会用乞求的口吻对我说:"妈妈,下午要早点接我噢!"是啊,孩子在幼儿园一待就是一整天,幼儿园成了孩子的第二个家,和老师相处的时间也很长。那么,父母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度过怎样的一天呢?幼儿园对孩子有怎样的教育是家长所期待的呢?我想每一位家长都能给出不同的答案,所期望的东西也千差万别,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2.
小弟上学记     
正小弟的幼儿园要求很严格,老师教小朋友们认字读书,还教他们做加法乘法,也有家庭作业。小弟好玩,显然不是学习的"材料",他在幼儿园里字认不全,数也算不对,整个儿是个"差生"。为此妈妈还多次被幼儿园老师叫去"挨批",说是让妈妈一定要配合幼儿园搞好孩子的学习。妈妈受了幼儿园老师的训,回家就训小弟:"不争气的小东西,净给妈妈丢脸,如果再不好好学习,看妈妈不打烂你的屁股!"  相似文献   

13.
每位妈妈都希望老师能喜欢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多一些关爱,然而,总是一些父母头疼孩子不喜欢幼儿园,不喜欢老师。甚至感觉到老师也不喜欢自家孩子。我们相信。老师对待每一个孩子都是一视同仁的,但老师也是人,她们面对班里那么多孩子,有些孩子又特调皮,难免有疏忽或不周到的地方,所以就需要家长有技巧的相处和沟通,以达到理想的“双喜”效果。  相似文献   

14.
晏红 《家教指南》2006,(8):16-17
老师跟榛榛的妈妈说:孩子上幼儿园以后,情绪适应得很好,但不喜欢配合老师活动,例如户外活动的时候,榛榛满院子跑,很危险,不跟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粘贴画画也是一样,自己想怎样做就怎样做,不愿意听从老师的指导。老师希望妈妈能够教育宝贝热爱集体活动,可是妈妈说:“孩子在家里就是随便玩,条条框框会限制宝贝的个性发展,应该让孩子自由随便,不用管那么严。”  相似文献   

15.
“六一”儿童节这天,幼儿园的小朋友放假了。王老师来到重百大楼,在玩具柜前,一大群孩子正吵闹着要爸爸妈妈给他们买玩具。在孩子们的一片吵闹声中,家长们纷纷掏钱。这时王老师看见班上的小强正哭闹着要买一架大飞机,小强的妈妈连连说,家里已有了许多玩具,  相似文献   

16.
合格的老师     
王世虎 《教师博览》2012,(10):38-39
"马小强,把你妈妈叫来没有?"星期一早晨,一进教室,我便问马小强。"老师,妈……妈妈说最近比较忙,要过几天才能来。"马小强低着头,小声说。太不像话了!我不由有些愤怒。这是什么家长啊,老师既然请她来学校,就说明她孩子的学习出了问题,况且马上就要小升初考试了,她就一点也不关心自己孩子的未来吗?教学教学,虽说学生的学习主要由老师管,但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嘛!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或小学的老师教孩子读书,常常是老师读一句,孩子跟着读一句。读的时候,双方都要发出能听到的声音,我们通常称之为“领读跟读”。这种读书方式每个人都经历过。有了孩子以后,妈妈们知道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承担着抚养和教育的双重职责,心底里也希望能尽量早地教孩子读书。 妈妈们过去跟着老师读书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8.
让我自己来     
正马上就要入园了,这将为孩子翻开新的一页。幼儿园老师需要照顾那么多宝宝,不可能像父母那样无微不至。从现在开始,你要教会孩子自己穿衣、吃饭,让宝宝自己的事儿自己做!榜样妈咪婷婷妈婷婷妈是幼儿园教师,在多年的工作中她看到有太多会弹钢琴不会系鞋带、会背唐诗不会穿衣服的孩子。有了婷婷以后,妈妈非常注意训练婷婷的自理能力。孩子练习自己吃饭时速度慢,还经常把饭撒得到处都是,妈妈也非常耐心地鼓励她自己吃完。孩子穿衣服正反不  相似文献   

19.
李平 《幼儿教育》2012,(26):18-20
又到了新生入园的时候了,每年这个时候是家长担心、老师忙碌的日子。几乎每位家长都担心孩子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怕他们在幼儿园吃不饱,睡不好,怕他们想爸爸妈妈而哭鼻子……自己的孩子自己最了解,家长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但很多时候,只要家长采取科学的方法,和幼儿园配合,共同努力,很多问题就可以尽快得到解决。案例1离不开奶瓶的琪琪琪琪第一天来幼儿园的时候带着一个奶瓶,她躲在妈妈身后,睁着一双大大的眼睛,对陌生的幼儿园充满好奇和不  相似文献   

20.
父母离异带给孩子的痛苦是巨大的。即使是上幼儿园的孩子也会感到心情沉重。这时,他们最需要教师给予他们什么呢?我感到这样的孩子最需要老师从以下几方面给予关注。 细心和关心 家庭不安定,孩子上幼儿园也会显得心事重重。这时,他们最需要老师轻声地问一句:“你怎么了?”如果老师只是说“别理他,一会儿就好”,那么孩子的心灵将受到怎样的打击啊。在家庭里,孩子没有得到爱抚,他多么希望能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