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岩溶是一种典型的不良地质现象,对工程建设有重大地质隐患。岩溶探测工区常常具有陡峻深切的地形,深部岩溶常常呈破碎的形态,常规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具有局限性。本文在典型岩溶工区开展了广域电磁法(WFEM)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的勘探,旨在优选适合在工频干扰严重的岩溶区开展岩溶勘查工作的频率域电磁法,并结合地质资料获得可靠的探测效果。首先,在野外施工条件和采集参数相近的情况下,采用广域电磁仪和GDP-32Ⅱ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仪采集了两种电磁数据。然后,分析了野外实测数据的曲线形态,对比了两种方法的信号强度和抗干扰能力,并进行了数据处理。最后,利用反演程序进行了两种数据的反演计算。结合已有地质资料,反演结果表明:广域电磁法数据反演所得到的电性结构与地质资料吻合度好。对地质细节的反映上,广域电磁法也表现更好,其结果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可控源电磁法由于场源效应的影响,其深部探测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2.
矿井瞬变电磁法凭借对低阻体敏感、方向性好、施工便捷的优势,是当前煤矿水害探查的重要方法,但同时也存在着体积效应明显、精细成像能力差的问题。本文探讨了瞬变电磁波场变换理论,实现了对瞬变电磁信号中波场特性的提取,提出了基于虚拟波场波形特征的速度分析反演成像方法。通过工程试验,对利用瞬变电磁虚拟波场反演成像方法对常规瞬变电磁探测数据进行精细解释的实用性和可靠性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瞬变电磁虚拟波场反演成像方法能够有效减小瞬变电磁超前探测体积效应、提高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介绍遗传算法和反演设计的基本内容。然后借助反演方法研究轮轨不平顺的振源。将车轨振动模型与遗传算法结合,通过反演问题目标函数的建立和求解确定出反演方案,最后计算出理想车速和轨道单节长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计量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该系统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和基于云计算的分布式计算机数据服务网络,实现一个广域的计量管理网络。  相似文献   

5.
针对一类抛物型方程的参数识别反问题,给出其正问题的有限元求解过程。在此基础上,应用Gauss径向基函数结合Gauss-Newton法对其参数进行反演,并利用遗传算法对初值进行选取。讨论了当径向基函数选取不同时对反演结果的影响。通过对具体算例的数值计算,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9,(2)
随着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中的渗透率越来越高,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的影响及配电网分布式电源接纳能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从配电网节点电压方面出发,分析了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引起电压越限的问题,进一步采用遗传算法计算了多个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极限容量。  相似文献   

7.
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反演是多参数非线性最优化问题,一般采用局部线性化方法,但反演问题的多解性、非唯一性问题一直未能很好的解决。基于遗传优化原理的反演算法可望提高非线性结果的唯一性,它只需问题的正演公式,不用求导数,无需初值,而只要给定参数的范围,因此遗传反演算法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拟合度高等优点。尤其值得指出的是,遗传算法作为一种非线性全局优化方法,能在全局范围内搜索最优解,克服了常规反演方法中容易陷入局部极植情况。本文其理论模型反演的结果精确度高。  相似文献   

8.
正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因监控点单一、感知能力不足、监控方式落后等问题,难以满足当今社会的对安全监控的智能化需求,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多维感知视频监控系统利用python语言和多线程机制,实现视频、超声波、声音等多种感知方式,并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实现对系统的实时远程接入与智能多维感知。同时,系统设计新的编码技术,减少了视频数据流量、降低图像延迟。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广域CENTREX概念、特点、基本业务性能.对在华为CC08交换机中以CDP方式实现广域CENTREX的原理进行阐述,并分析了在呼和铁通交换网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广域CENTREX概念、特点、基本业务性能。对在华为CC08交换机中以CDP方式实现广域CENTREX的原理进行阐述,并分析了在呼和铁通交换网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根据测试方法,测试结构被划分为两种类型:既线形分布式结构和远程分布式结构。在线形分布式结构体系中,所有的测试工具和测试仪器——服务器、数据库管理器、数据统计进程控制硬件和软件等一一都顺次连接在一个局域网上。远程分布式结构则假设仪器和控制机之间的地理距离在同一端,有关它们的进程控制则在另一端进行。这种方式包括远程监测和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构建了包含分布式发电系统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数学模型,采用改进遗传算法对分布式发电的无功功率给定进行了优化。通过算例仿真结果,说明所设计的改进优化算法在减少功率损耗和提高电压质量上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斯牛顿法地震全波形反演计算量大、计算速度慢的问题,采用图形处理器(GPU)对其加速。高斯牛顿法全波形反演耗时主要集中在波形正演模拟和矩阵乘法计算两个方面,而波形正演算法和矩阵乘法计算在算法特性上都满足并行性的要求。对于波形正演模拟的加速,研究并实现了基于CUDA平台的时域有限差分(FDTD)正演算法。对于矩阵乘法的加速,直接使用计算能力很强的CUB-LAS库来完成计算。在台式PC上对不同模型大小的反演区域做合成数据反演,所用显卡型号为GTX650ti,程序速度提升10~30倍,且随着模型增大,程序的加速比将进一步提高。二维Overthrust截取模型反演算例表明时间成本已经不再是影响高斯牛顿法全波形反演发展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利用瞬变电磁法在新疆伊犁盆地南缘层间氧化带型砂岩型铀矿的应用研究,并对瞬变电磁法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和反演处理,获得该区的电阻率断面图,进而分析研究该地区砂岩型铀矿矿层位置及矿层走向。将研究结果与该地区实测钻井资料进行比对可知,砂岩型铀矿矿层位置分布情况基本相同,进而利用瞬变电磁法在该地区进行扫面工作,为该地区砂岩型铀矿生产工作提供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15.
电阻率法勘探是一种通过人工建立电场根据地下介质的物性差异对电场分布的影响,测量地表电位差进而推断地下介质分布的主动源电法勘探。与传统电阻率法相比,高密度电法具有观测精度高、采集速度快、数据采集量大及生产效率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地下采空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治理及工程勘察中。目前,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实际勘探生产中,还主要为二维勘探,但是地质结构大都为三维,二维勘探需要将地下三维异常体看成二度,采集、处理反演后的结果只是一种近似,计算精度和反演效果较差。然而三维高密度野外数据采集受自然条件和生产成本等因素制约,由于三维勘探容易受各种因素制约。因此,二维数据体的三维反演可以有效的解决二维高密度在空间形态上的不足,不仅实现了三维电阻率反演及成像,还克服了三维数据采集的诸多不便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波形反演中常用梯度类算法的关键三要素为:目标函数、梯度和步长。在使用梯度类方法时,合适的步长因子可以有效地提高波形反演的计算效率和反演精度,故步长问题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PRP共轭梯度法进行波形反演,对现有的步长计算公式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将经验步长公式与黄金分割法结合的步长计算方法,通过数值模拟试验,验证了采用的方法不仅能基本满足运算效率的要求,还能使反演结果更接近于目标模型。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矩量法计算复合目标的电磁散射,介绍了一维介质粗糙面及其与上方导体圆柱的复合电磁散射模型,计算出不同条件下一维介质粗糙面与其上方导体圆柱的复合电磁散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煤矿防治水工作的重要性逐步增加,断层及其导水性成为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重要不利因素。音频大地电磁法(AMT)作为探测地质构造的一种有效手段,具有高效率、大深度、高分辨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地下水资源、金属矿、煤田及油气勘探。文章将音频大地电磁法(AMT)应用到山西某煤矿Fx1断层的探测中,在工作区垂直于断层走向布置AMT测线5条,经数据处理和反演后得到电阻率反演剖面,推断出区内Fx1断层井下展布及导水性,为井下巷道掘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大地电磁测深法在西部勘探中优势的分析,结合其地球物理原理,指出建立区域电性模型对MT资料预处理、反演、解释等工作的重要性。结合阿什里地区概况,提出MT首支电阻率统计法、测井电阻率和区域综合资料电性统计等方法来建立区域电性模型。  相似文献   

20.
对分布式电源进行合理的选址和定容对于配电网运行和规划非常重要。提出一种改进交叉操作的遗传算法,用逻辑交叉的方法对二进制编码的变量采进行交叉操作,以网损最小为目标,对分布式电源的定容定址问题加以求解,获取分布式电源的最优安装位置和容量;并针对标准测试系统并入一台、两台分布式电源分别进行仿真计算与分析,仿真结果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