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从分析王安忆创作中的佛教意识入手 ,分析王安忆的悲剧意识 ,指出 :王安忆的创作深刻地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 ,佛教意识成为王安忆悲剧意识的重要生发点 ,王安忆用它来阐释人生 ,并对自己小说中人物的执迷与沉溺充满了悲悯和同情。  相似文献   

2.
南唐后主李煜是众所周知的伟大词人,在短暂的人生中创作了流传千古的绝唱。李煜的词可以以南唐灭亡为界限分成前后两个阶段,尽管前期与后期创作有较大的变化但他的词始终蕴含着悲剧意识。我认为前期的隐性悲剧意识与后期的显性悲剧意识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李煜独特的性格、跌宕起伏的生活经历与灭国之耻有着密切的联系。就是这样一个敏感多思的君王用他的词创建了一个让世人体会到他内心深处的独特世界。本文对李煜词中的悲剧意识的体现及形成原因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水浒传》的悲剧在于逼上梁山,金圣叹批本将“逼上梁山”的悲剧发挥得更加彻底,这正是他悲剧意识的体现。这种悲剧意识又是金圣叹“怨毒著书”说创作思想提出的基础,二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作品中的悲剧性是相当突出的。因此只有深入地研究他创作中的悲剧意识,才能探讨他作品中那隐藏在水下的“八分之七冰山”的内涵。为此本文力求对他创作中的悲剧意识及其艺术作一探讨,以便更全面、透彻地理解他的作品。 海明威的悲剧意识是建立在他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基础上的,并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他对西方现代文学观念消极方面的抛弃和反叛,对西方传统文学观念精华部分的吸取。关于西方现代文学意识我们不妨引用弗索的观点来说明。弗素曾借用加拿大文学理论家费瑞的“三阶段文学模式论”来分析现代文学意识。这种  相似文献   

5.
在《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简称《苔丝》)一书中,哈代接受了父权制社会中的妇女观念。在其小说创作中,他从男性的思维角度来叙述苔丝悲剧命运的起伏,体现了一定的男性思维。但小说中又含有一定的女权主义意识,这显示出哈代在创作中对男性思维和女权意识的矛盾性。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来阐述苔丝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还乡》是哈代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悲剧性小说,标志着作家文学生涯中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他大胆地将悲剧文体运用于小说,自觉地承袭了希腊的悲剧元素。此后,悲剧主题就一直贯穿于哈代的小说创作中。《还乡》中凝聚着哈代浓郁的故土意识和悲剧情结,充分诠释了他独特的悲剧思想。  相似文献   

7.
自《废都》以来,贾平凹作品的悲剧意识富有浓郁的道家色彩,这既是他创作的延续,又体现了他创作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悲剧结局是海明威作品的标志。其创作思想首先来自他的英雄幻灭人生体验 ,战争创伤契合他自身感受而形成悲剧意识。表现在艺术结构的审美创造中 ,作者以生命走向死亡的考验 ,让读者领悟生活的艰巨性 ,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情。  相似文献   

9.
萧红小说《呼兰河传》是充满悲剧意识的。这种悲剧意识既源起于她童年时代的寂寞与孤独,与她创作时的心理和情绪也不无关系;体现在作品中,则是环境的悲剧意识,人物命运的悲剧意识和事件的悲剧意识,以及作品的悲剧意识与其"诗化小说"特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创作了一系列以道塞郡为背景的小说。在其作品中弥漫着一种悲剧色彩,他认为支配人类命运的是一种凌驾于人类之上的神秘力量,这种力量不可违背。从他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主人公苔丝的悲剧一生可以深刻了解哈代的悲剧命运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