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文摘     
中国民族教育2004·5第一,一定要关心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比文化课学习更需要我们关心的,是他们的情感、态度、品德与意志,是他们健康人格的成长。没有健康的心态与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自觉修养,一时的成绩也不会真正为孩子们带来终生的幸福。第二,要着力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千万不要只关心孩子们的分数,要更关心他们是否爱读书、是否爱提问、是否爱观察、是否会讨论……只要他们真正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持久的学习兴趣,就不必担心他们一时的成绩高低,习惯与兴趣就是学习之本。第三,要给孩子们自己学习…  相似文献   

2.
马丽 《成才之路》2014,(20):73-73
“兴趣是创造愉悦和光明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这是一位外国教育家说过的话。兴趣无时无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及时发现并积极培养孩子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对他们的成长成才将有深远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激发起孩子们对学习美术的兴趣呢?一、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自由”的课堂环境(1)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的课堂学习环境。尽量多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创造,并及时表扬学生别出心裁的巧妙设计,还要允许学生无拘无束地自我表现,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艺术个性的形成。(2)给学生营造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思维空间。只有和学生保持一定的高度,我们才能够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换位思考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学生营造和提供最适合他们学习和发展的教育平台。所以,我们在美术课堂教学上要给学生营造自由的空间。要表扬并鼓励他们想其他学生没有想的,做其他学生没有做的,凡事都要尽量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创造性的思维面对一切,只有这样才能够体会到美术学习的真正乐趣。  相似文献   

3.
杭州一位读者来电问:我的孩子在家里经常把东西乱丢乱放,告诉他一次,他记住一次,可是没过几天,就又乱丢乱放。请问,该怎样做才能有效地帮助他改正这些习惯呢?主持:孩子是成长中的人,需要学习,需要逐渐学会自理自立。为保证孩子健康顺利地成长,他们成长的每一步都需要家长正确地指导和尽心地帮助。我们看看杭州市部分家长是怎样帮助孩子的吧。我的儿子虎头虎脑的,很可爱,但他也有不少的毛病,比如,放学到家,书包随便放,书本随便丢,用完铅笔也随便一扔。我们告诉他要把图书放到书架上,要把玩具放到玩具箱里,要……好话说了一千遍,却没见多少效…  相似文献   

4.
从小让幼儿学习自己动手、自己观察,培养幼儿活泼好问、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对他们今后生长发育有着深远的影响。面对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社会,孩子们需要的并不是学会知识,而是将来对他们学习生活产生帮助的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同时,社会要向前发展,需要具有开拓精神、勇于探索的人才。而要培养这样的人才,显然不能单纯通过传授知识实现。  相似文献   

5.
杨磊 《阅读与鉴赏》2011,(6):80-80,23
为了减轻孩子们心中的烦恼,解决他们遇到的难题,为了让孩子们拥有健康的心理,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必须主动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使他们愿意把老师当作自己的知心姐姐。为此,教师就必须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必须关爱,尊重和理解学生,同时还要经常赞赏学生,让孩子们在这种和谐氛围中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6.
孩子们的每一次摔倒都牵动着父母的心,但是我们对孩子的爱又一分为二地成为两个对立的方面:一方面,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无拘无束地自由成长,但在另一方面,我们又希望他们依靠我们……  相似文献   

7.
双休日,怎么过?孩子们要求家长们让他们自己安排时间,不要把他们关在家里;大多数孩子要求家庭有个宁静、和谐的环境,不要在双休日里请客、搓麻将、吵架,而希望父母带自己出去玩玩的,他们认为学习的时候,要认认真真地学习,休假的时候,要痛痛快快地游戏、玩耍。这都是孩子们合情合理的要求。我们作为家长,要千方百计地指导孩子过好双休日,如指导孩子读些有益的书报,看几场有益的电影电视、外出爬山、钓鱼和进行各种体育竞赛等等。不过,通过调查,我们发  相似文献   

8.
学会放手     
孩子们的每一次摔倒都牵动着父母的心,但是我们对孩子的爱又一分为二成为两个对立的方面:一方面,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无拘无束地自由成长,但在另一方面,我们又希望他们依靠我们……  相似文献   

9.
小学的孩子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各项身体机能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思维模式也从具体思维模式开始向抽象思维模式慢慢转变,但是孩子们的抽象思维还是很大程度上与直接感性经验相联系的,这就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平常的生活学习中尽心尽力的对孩子们进行呵护,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用孩子们的视角看待事物,真正走进他们的世界,做一个"童心不泯的大人"与每个孩子交朋友,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你喜欢他,并通过自身所表现出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思想道德品质言传身教来感染、影响孩子们。在孩子们学习、模仿的过程中用以正确的激励与批评方法,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帮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0.
应该给予孩子们什么心理学家认为,自立意识和自主性是心理健康儿童的必备特征之一。自立意识和自主性就是指人们凡事力求自己思考、自己判断并力求自己寻求解决的行为方式。现在的少年儿童正是21世纪的建设者,他们总要走向成熟,他们总有一天要摆脱对家长的依赖。可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每个家庭只有一两个孩子.所以他们对孩子的期望较以前更高、更苛刻。大部分父母并没有让孩子自由地成长,却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教育孩子。他们总认为“我为你们付出这么多,你们就应该好好听父母的话”.大部分父母希望孩子们以“好好听话”的方式回报父母为孩子的付出。换句话说.父母并没有理解孩子的特性和成长速度.一味地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期待和想法绝对正确,  相似文献   

12.
随班就读学生作为学校群体之一,与一般学生相比,他们更需要集体的关怀和爱抚,这种需求在他们身上表现为希望同学能和自己良好相处,希望老师亲切地与自己交谈,用慈祥的目光注视自己。我们应该从心理上关爱、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只要我们全校师生有效合作、共同努力,相信随班就读学生一定会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3.
王青 《宁夏教育》2012,(4):55-56
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但如何让孩子们快乐,给他们的心灵播下快乐的种子,让他们在美丽醉人的故事中产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在几年的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班里不爱说话的学生人数在逐渐增加。一些学生表现出孤独、忧愁、暴躁的心态,很少听见他们开心、无忧无虑的笑声。班主任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驱使我更多地关注这些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解决这些学生心理上的问题,让他们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小学化趋势比较显著,这对孩子们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循序渐进,从而让幼儿在掌握好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地活跃他们的思维。一、幼儿园大班数学教育小学化的原因1.家长的教育理念不科学每一个家长都是爱孩子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有出息。因此,很多家长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就要求孩子们尽可能多地去学习,而很少有家长能够认识到  相似文献   

15.
师者,所以授业传道解惑也。如今教育教学工作不能仅停留在此,尤其是面对中学时期的少男少女,如果不了解他们的身心特点,不把握这一时期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平衡而可能带来的矛盾心理和行为,那么,我们在工作中不但可能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的积极性,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无数的烦恼。因此,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分析学生的心理,并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学教师,我们要大胆尝试和探索,积极参与心理工作,努力挖掘教学中的潜在心理因素。在课堂上,我们要密切关注孩子们的表现.帮助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集体意识,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健康人格,培养自动自主参与活动的能力。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17.
孩子天生爱表现自己,使人了解自己、关注自己,同时也希望自己融合于其所在的集体中。“胡扯”是他们表现自己的重要方式之一。他们用这种人类最基本、最简单的交流方式“胡扯”来表现自己,表达自己,进行相互间的交流与了解。而教师们却往往反对孩子们的“胡扯”,尤其是孩子们课堂上的“胡扯”更是令教师头疼。面对孩子们天生喜欢难以改掉的“胡扯”,  相似文献   

18.
你不必“完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当然希望做到最好,但是人是无法要求完美的。我们面对的情况如此复杂,以致无人能始终不出错。好多次,当我必须告诉我的孩子们我在某件事上做错了时,我多害怕他们不再爱戴我。但我非常惊奇地发现,他们因为我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更爱我。比较起来,他们更需要我诚实、正直。  相似文献   

19.
《家庭教育》2014,(11):29-29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它既是对孩子的考验,又是成长的“养料”。不同的孩子,面对挫折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孩子会躲进自己的小世界,不敢面对挫折;有的孩子需要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克服困难;也有孩子能够勇敢面对,及时调整情绪,重新积极地投入学习和生活。本期,我们就请浙江省杭州市天长小学六年级的同学们谈谈,他们是怎样面对挫折的。  相似文献   

20.
葛娟 《成才之路》2012,(31):4-4
每个孩子就像小鱼,当被海水冲到岸边而伤心绝望的时候,其实,只需要一个很小的动作就可以让他们重获新生。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个美丽的梦想,他们希望老师可以聆听他的梦想,能帮助他。每一个孩子也有自己解不开的结,老师的爱也可以"融化"孩子们的心,让他们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