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俗话说得好: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拥有一双美丽又健康的眼睛,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精彩。为此呵护眼睛,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台湾人有钱,却是最贫穷的暴发户,金玉其外,却贫乏其中,心灵上、思想上的空洞,让人感到心酸。要改善我们的精神生活,无非先喂饱我们的心灵和文化上的饥荒,免得我们言语无味,行为无知。请救救我们的文化,拯救自己的心灵。  相似文献   

3.
寻找安全岛     
不久前,在北京出现了一家心灵商店,专售安全感、勇气、智慧、宽容、热情等心灵商品,它们被装在透明的玻璃瓶里,引得很多人争相购买。在这些心灵商品中,安全感卖得最好。如此看来,即使时代发展迅速,我们的需索越来越多,对我们的心灵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安全感。  相似文献   

4.
《百科知识》2006,(10S):5-6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注重的不仅是身体的活力,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充实和愉悦。《百科知识》除了用知识大餐充实您的灵魂,也一直致力于协助您构筑心灵的和谐。恰如心理学大师荣格所说: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灾荒、饥饿、贫困和战争,而是我们的心灵自身。[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纯真是童年心灵的一扇明窗, 纯真是青春绿洲的一朵小花, 纯真是岁月如歌的一支曲子…… 聚会,为我们拾回远去的青春和纯真,构筑了一个梦回的舞台往事如烟,  相似文献   

6.
张海明 《科教文汇》2007,(3X):43-43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充满着神奇的美。这为我们塑造新一代美好的心灵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有力的依托,应该把美育教育作为文言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百科知识》2002,(5):4-7
心灵的探讨必将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学问,因为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灾荒、饥饿、贫困和战争,而是我们的心灵自身。  相似文献   

8.
友章榕的新《没有结束的逗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赏读之余,感触良多。这一颇具机巧的书名引发了读的兴味和预期,通览全书,我们钦慕于作自我激励,面向未来的积极心态,窥见了作融和科技与人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9.
《科技新时代》2007,(10):I0015-I0015
LG Shine系列再添新丁,继银色LGKG70和LG KG771像两道闪耀着金属的光泽的极具心灵穿透力的美妙之光,射入我们的视野后,LG闪耀家族又将迎来新成员——钛金黑版KG70.[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据法新社报道,“心灵运输”(即用精神而实物办法来移动物体)确实在取得进展。科学家说,他们已经通过心灵运输的方法激光光子移动了两公里:这是迄今为止心灵运距离最长的一次。过去,心灵运输一直局限于通俗文学。在科小说里,心灵运输常常涉及在很远的距离给某创作一个原身复制,并毁掉原来的人。心灵运输10年前才作为一种可行的想法人们接受。实施这种想法的障碍是“海森伯测不原理”。这个原理认为,你越试图精确地扫瞄或测一颗原子或其他物体以对其实施心灵运输,你其原始量子态的干扰就越大,因此你就无法创一个真正的复制品。1…  相似文献   

11.
陶俊丽 《内江科技》2007,28(5):37-37
音乐艺术存在着“双方”:一方是艺术本身,即审美对象;另一方是欣赏者,即审美主体。艺术欣赏,实际上就是欣赏者与艺术创造者之间感情,思想的交流,这种交流过程中的心灵上的呼应,就是我们所说的“心灵感应”。  相似文献   

12.
科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阵地,怎样让科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我们要更关注情趣、真实、心灵、智慧;有效的措施则是:课堂要有效地互动,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要有真切地体验,学生要大胆地创新。  相似文献   

13.
《知识窗》2014,(2):F0002-F0002
人们总是喜欢用美丽的事物来装饰自己的家,可心灵的窗口又该怎么装饰呢?以色列化妆师泰勒·皮勒格用液体眼线笔和眼影,告诉我们心灵的窗口同样可以很美丽。  相似文献   

14.
《知识窗》2014,(1):F0002-F0002
人们总是喜欢用美丽的事物来装饰自己的家,可心灵的窗口又该怎么装饰呢?以色列化妆师泰勒·皮勒格用液体限线笔和眼影,告诉我们心灵的窗口同样可以很美丽。  相似文献   

15.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又是自然环境的改造者,人类活动对环境有着重大影响。当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受到人类活动破坏时,我们作何回答?!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任务是通过我们的智慧,用教育这种手段,让保护环境意识深入到每个受教育孩子的心灵。本文拟从利用课堂教学、开展主题活动、实施课题研究、结合家庭社区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教育学生接受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6.
卫毓博 《科教文汇》2007,(4X):198-198
一种艺术样式,一件艺术品都会使人的心理产生千百年来所谓的“美”感,理论家们也在费劲心思在人类的文明中给予它一个准确的坐标,可是到目前为止,一切看来都是煞费苦心。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放下急切的心情,会感觉到美最终会让我们的心灵发生变化的,那是一种媒介的力量,是人的欲望所驱生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17.
眼睛不仅仅是心灵的窗户,更是将人们与世界缤纷美好连接起来的纽带。我们用眼睛记取早春的延绵山影,用眼睛铭记晚秋的泼墨江南,用眼睛读懂建筑的风雨沧桑,用眼睛感受城市的华灯璀璨,用眼睛读取人间的悲欢离合。眼睛对我们是如此的重要,所以当我们面对越来越多的眼部疾病、越来越模糊的世界时,我们痛心不已。现在我们就跟着华山医院陆肇曾医生一起未了解眼部常见疾病,及时尽早地擦亮我们的心灵之窗。  相似文献   

18.
面对“木子美”现象,我们浮躁的心灵不应只停留在它的表面,深究其中的“质”,会使很多问题变得富有内涵。本文总结了当前对“木子美”现象的各种观点,并从文学与性的角度对“木子美”现象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9.
杨昊鸥 《今日科苑》2007,(13):96-97
《于丹〈论语〉心得》开篇这样写道:《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  相似文献   

20.
没有鸟声的树林空空荡荡,缺乏生气。迷人的鸟叫——世界上最真诚的音乐。正因为如此,鸟的叫声能对我们的心灵产生作用,有益健康,治疗疾病。在莫斯科郊外的一所康复中心里,当地的病人在手术后或慢性病趋重时,人们就让病人收听录制的由各种鸟叫组成的乐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