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次看央视的"百家讲坛",学术风云人物易中天先生对话北师大教授于丹及央视主持人柴静,易先生称呼两位女性一口一个"美女",两位"美女"也都坦然应承,令我大惑不解。我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张在网上蹿红的照片,几天内不胫而走,引发同友的热烈围观.照片上的主人公是武汉一位50岁出头的供电抢修工,脖子紧贴着脏水,在摸索水底出故障的电绳.网友不吝美誉,素切地称他"彪悍抢修哥".7月29日,"抢修哥"赢得了我们"国台"的致敬,上了央视的<新闻联播>,报道形式是"新闻特写",标题是<致敬,抢修哥>,播出时间长达2分14秒.  相似文献   

3.
徐鲁 《出版科学》2006,(4):15-17
我第一次见到严文井先生,是在十年前,1996年秋天.1996年前后,我正在协助徐迟先生编选<徐迟文集>,并帮助他查找一些写回忆录的资料.徐迟先生在回忆录里写到了两件与严文井先生有关的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引起了我的好奇.一是严老的第一本童话集<南南同胡子伯伯>,是在1941年被人从延安带到重庆,由设在重庆的"美学出版社"印行的,当时徐迟先生也参与了美学出版社的编辑事务.二是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初露头角的青年诗人徐迟,在燕京大学英文系借读期间,悄悄地、却也是十分狂热地爱上了同系的一位美丽的女生--一位当时也已经有诗作发表的女诗人,她英文名字叫"玛格丽特",本名严文庄,是严文井先生的堂妹.  相似文献   

4.
2009年的7月27日,也许这个日子会像当年"东方时空"的开播一样在多年后被载入中国新闻史册.当天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全新改版的"朝闻天下"节目除了推出被网友称为美女主播的胡蝶,还有两位央视特约评论员在节目中隆重亮相.评论员杨禹与主持人胡蝶的连线直播也创造了当天"朝闻天下"的收视最高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的普及,以青少年为主的网民的增多,各色各样的网络用语也应运而生.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漂亮的女孩不再是"美女",而被称作"美眉";称你是"大虾",千万别生气,那是夸你是网络高手(大侠);如果有人发给你"7758520",别以为是电话号码,他是想说"亲亲我吧我爱你".在聊天室、BBS、讨论组里,网络语言漫天飞.网络语言变成了一张通向网络世界的签证,如果你不懂这些另类语言,就难以融入他们的网络世界,就像不懂英语就无法与国际接轨一样.  相似文献   

6.
金岳霖先生     
汪曾祺 《出版参考》2005,(14):40-41
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金先生是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好朋友.沈先生当面和背后都称他为"老金".大概时常来往的熟朋友都这样称呼他.关于金先生的事,有一些是沈先生告诉我的.我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一文中提到过金先生.有些事情在那篇文章里没有写进,觉得还应该写一写.  相似文献   

7.
夏先生:向您致问候!我是图专55级学生,1956年听过您的“世界史”,先生当年风貌历历如在目前。时隔将近三十年,学生也已年近半百,再称呼一回先生,感慨万端,成都研讨会,开得很活跃。从成都回来,我思虑颇多。既然先生执掌此方面,我以为有义务申诉一些看法。一、图书馆学教育这几年是不正常地繁荣。这固然是因为客观需要非常迫切,但就  相似文献   

8.
"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这是档案工作的真实写照.如何做好档案工作?就领导部门和档案部门的角度,从领导者和档案从业者的关系上来讲,我认为以下两点要把握:一是"给位助为",二是"以为争位".  相似文献   

9.
赵振宇 《今传媒》2007,(10):14-14
设立"评论记者"的现实依据 1995年,中央电视台设立新闻评论部,这是我国新闻媒体的一个创新.2003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以央视命名的"央视论坛",更为中国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的新闻评论带来了生机.但是,央视论坛在自己的实践中越来越背离了自己的宗旨,终于在2006年的新一轮改版中被取消了,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新闻界的一件憾事.  相似文献   

10.
北大毕业生陈生、陆步轩近日回到母校,称卖猪肉给母校丢了脸。笔者认为,卖猪肉非但未给北大丢脸,反而给了中国大学生就业以更加清晰和现实的视角。中国人的人生价值观需要重建北大出了两个"猪肉佬",这让秉承"学而优则仕"的国人大呼"受不了",名校期望被现实狠狠摔在地上,认为卖猪肉是人才的浪费。其实,并非  相似文献   

11.
一、我与<书目答问> 上世纪40年代初,我考入北平辅仁大学历史学系.那时,允许跨系选课,所以我除选历史系课程外,还选读了中文系的"目录学".我之所以选"目录学",一则初人大学殿堂,感到这是一门既生疏而又新鲜的课程,是前所未闻的学问,一定有许多值得探寻的知识奥妙;再则,住入宿舍后,有几位中文系高年级的同舍生告诉我,这门课的主讲者余嘉锡(季豫)先生的目录学造诣极深,足称近代目录学大师,使我为这种盛名所震.  相似文献   

12.
何临青 《传媒》2015,(17):57-59
作为一位"90后",笔者第一次真正听到"海采"这个词是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你幸福吗"那组报道播出后,微博上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央视编辑是不是脑残"的论战时. 于是,笔者立刻在电脑上回看了当时那些为人们津津乐道,也议论颇多的节目,特别是那段"我姓曾"的"神问答".当时,就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因为在央视的屏幕上,除了不幸被"好事儿"网友整合成段子的主播口误和记者失态外,从来少有这么突兀的桥段.而这样的突兀,除了带来惊讶,还有一种认同和舒适感.  相似文献   

13.
《何甜甜,这是我第三次求婚了!》 2022年1月5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微信公号整整齐齐地发出了同题微信.一时间,何甜甜红遍全国,短视频中她对男友说的那句"我爱你,以后我要一辈子跟你在一起,但是要去抗疫的时候我还是得出去的,谢谢你理解我",更是在催泪中鼓舞了无数人. 这一引爆全国的报道,源于两天前钱江晚报全媒体...  相似文献   

14.
有央视<百家讲坛>"鼻祖"之称的阎崇年先生,近日在无锡签名售书时,被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掌掴耳光.随后该青年受到拘役十五天罚款千元的处罚,而且在媒体和网络上受到几乎众口一词的谴责.一位也曾在<讲坛>上"说书"的学者说:"无论如何,都不该对一个老人动粗."是的,对一个老人动粗不对;若是对一个少壮者动粗,同样也不行.所以,该青年因此而领罚,实是"咎由自取".  相似文献   

15.
归属     
在台湾,有一位年轻的原住民流行歌手--纪晓君,她尽可能坚持着用自己的母语和虚词的民族特色演唱,用民族精神去感动听者.与其称她是一位"流行歌手",还不如称其为"卑南族歌唱家",认同其为一名来自南王部落真正的卑南族歌者.  相似文献   

16.
是独家报道 1998年12月21日中午,我接到深入、详细报道钱钟书先生的任务。 我即与钱先生生前所在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新闻办联系。这个时间根本找不到人。我赶紧呼了平时联系较多的一位朋友,他不在,是一位叫孙海泉的同志回的电话。  相似文献   

17.
公司经理要招聘一名女秘书,来报名的女子挤破了房子,通过文化考试,最后只剩下美女、才女、淑女三人. 最重要的面试开始了. 第一位到总经理室面试的是美女. 美女柳腰丰乳,红唇可人.经理见她进来,眼睛狼一样地看着她说:"小姐,你知道我找女秘书最需要什么吗?"  相似文献   

18.
屈超耘 《今传媒》2007,(4):31-31
几年前,有位姓何的先生在南方某著名周报发表《"新闻炒作"里有些什么"学"》,严肃批评了传媒领域的炒作歪风.对此,我是赞成的.但遗憾的是,这位何先生在批评新闻炒作时却把其和新闻策划画了等号,说炒作就是策划,并且形象地比喻"后者是前者的学名",还说实际上"王主任就是王五娃".这就大错特错了.  相似文献   

19.
正含香。一位青楼女子的花名。福州路的会乐里,旧上海有名的红灯区。会乐里分新老会乐里。紧靠汉口路的是后弄,称老会乐里,前弄即福州路726弄会乐里,是上等妓院长三堂子的集中地。长三堂子或者长三书寓,喝茶三元(银洋),陪酒三元,留宿也是三元,故有"长三"之称。"长三"是头等妓院。为了标榜这里的妓女身价高,他们自称"书寓",妓女称"先生",似乎是卖艺不卖身的。长三堂子历来是达官贵人、富商大  相似文献   

20.
正都说民国时期"大师云集",然而彼时真正被大家尊为"大师"的还真不多,若有者,章太炎先生大概可算上一位。章太炎先生是清末民初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中国近代著名的朴学大师。所谓朴学,即上古朴质之学也,后泛指为儒家经学。梁启超称章太炎为清学正统派的"殿军",也就是说,传统之经学,到了章太炎这里基本可以"观止"矣。而且,章太炎学问之大,几乎是当时一批新旧学者人所佩服的,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