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记者到一家县属报社编辑部,与同行们闲聊。其中在谈到订报这个问题时,这家报社的老总说:我们也订了很多报纸,但报架上惟有XX日报一张不少,而且报纸也都非常干净。此报对我们惟一的用处是,每年“两会”召开时,我们按照其格式小样学大样。  相似文献   

2.
今年4月,我随中国新闻代表团出访日本。此次访问的主题是“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记者同行,考察中不免关心了解日本记者的收入和福利情况,特别是对读卖新闻社作了采访。这里作一个大致的介绍。 日本报纸的发行量大、广告收入多,因而记者的收入也丰。像占日本报纸发行量第一位的读卖新闻社,每天出早、晚两刊,发行量合起来达到1454万余份,一个整版的广告费用高达3800万日元,一年的发行营业额高达4400亿日元。报社实力雄厚,职工工资也就  相似文献   

3.
报纸是办给人看的,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有人说,“读者是皇帝”,是“报社的衣食父母”,这话虽不尽然,但从思想认识上来说,把读者摆在第一位,让他们在报纸上说长道短,并为他们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却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办好报纸,使读者喜欢,发行量就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就有了。相反,读者不喜欢你的报纸,发行量很少,不但报纸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无从谈起,就是报社本身的存在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可是,这个问题并不是所有采编人员都是这样看的。就拿我们报社来说,有些同志往往存在任务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部分地报首届业务研讨会上,与会代表探讨了一个很好的题目。地区报纸如何根据“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一总的指导方针,进一步搞好新闻改革,它的突破口和重点在哪里?从到会的40家报社“老总”的口头和书面发言中,记者了解到了这些报纸在探索自身改革中所取得的经验,感受到了他们前进的步伐,听到了他们共同的心声:进一步深化改革宣传,满足读者需要。  相似文献   

5.
在最近召开的河南省地市报纸协作会上,中国报业协会领导讲到:“一张报纸就是这个报社的脸面。”这句话对我触动极深,它要求我们的编辑、记者和印刷、发行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要象爱护个人的脸面一样,来精心采编、校对、印刷、发行自己的  相似文献   

6.
今年我国报业改革的主攻方向 国家新闻出版署报刊司司长刘波日前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2000年新闻出版署调整报业的主要任务可概括为9个字:“减数量、调结构、创品牌”。 “减数量”就是取消那些不符合中央“两办”30号文件精神、发行量小、经营严重亏损的报纸。“调结构”就是贯彻“两办”30号文件精神,部委不办机关报,厅局报纸停办或划转当地党报。计划今年6月份全部落实到位。部委停止向原所属报社行政拨款,报社全部实行自负盈亏。“划品牌”就是培育、树立发行量大、办出名气的名报纸。近一段时间内不再批办新的报纸刊号。…  相似文献   

7.
一、与发行量相关的若干认识和实践误区 1.把发行量作为报业追求的终极目标。 不可否认,在当前许多报纸从业者头脑中,发行量往往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发行量就是生命线”,“发行量就是我们的最高追求”,诸如此类的口号先后被许多报纸响亮地提出来,并贯彻于实践之中。在这种报业理念的支配下,发行量便成为了指挥棒,报社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着发行量转。如此带来的后果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报纸工作中心发生了偏移。报纸工作的环节很多,如策划、采访、写作、编  相似文献   

8.
又到了发行季节。记得去年年底,合肥市的几家报纸都在自家的报纸上争起“老大”来。先是一家报纸说自己是安徽发行量最大的“都市报”;随后另一家报纸便说自己是安徽发行量最大的“早报”;还有一家不服气,在发行广告中说“火车不是推的,发行量不是吹的”,言下之意,我最大,你们都不要吹。而另一家发行量最多只有五六万份的报纸更是挖空心思,发明了一个“阅读率”,号称自己的阅读率达60万。各家都在吹,读者被搞得晕头转向,到底哪家发行量最大,谁也搞不清。喜欢在发行量上称“大”的报刊不只合肥的平面媒体,不少城市也一样。这几年,年年都闹得…  相似文献   

9.
行行皆有为     
在中国纺织报社工作了十年,许多朋友都曾问我,行业报纸的记者能比得上综合性报纸的记者吗?这句话我明白,意思是说,作为行业报纸的记者是否同样可以产出对社会有影响的报道。 诚然,由于分工的不同,综合性报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这自然就给其记者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报道条件,而这也正是行业报纸所不及的。因而,在行业报纸的记者队伍中,总有人认为自己是“小报”,与“大报”无法竟争。而以我的工作实践可以说  相似文献   

10.
2003年9月,武汉市一家报纸登出一篇人物通讯,主人公A是我的亲戚。我发现报道中的很多情节属无中生有,就打电话“质问”亲戚。亲戚委屈地说:“记者没采访过我,我没看到报纸,也不知道哪个记者写了稿子。”  相似文献   

11.
记者写批评报道除了怕麻烦,更主要的还是怕吃官司。麻烦大了官司多了不但记者怕,就是老总们也觉得不堪重负,最后,干脆让报纸“成天笑嘻嘻”,成了“好好报纸”,失去了应有的战斗力。这里应引起重视的是哪个环节呢? 记者在开展舆论监督时如果缺  相似文献   

12.
深度报道,顾名思义,就是报道内容不是表象的,而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深度的东西,有人把它称为:“难度报道”。正因为难,就要靠规范的策划制度来保证。 何谓策划?策划就是从出点子到实施点子的过程。人们知道,对一家亏损企业来说,如果策划一个好点子可以救活这家企业,对报纸来说,要强化深度报道,提高办报质量,同样需要策划好点子。现在不少报社的老总发出感叹:需要更多的“点子主任”、“点子编辑”、“点子记者”。由此可见,精心策划深度报道是多么重要,一个好点子可以办活一张报纸,一个好点子可以在读者中产生巨大效应。 从五届中国新闻奖评比情况来看,江苏《新华日报》连续赢得5块“金牌”,他们最深的体会就是精心策划。《经济日报》报道为什么在全国读者中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主要一点也是精心策划栏目和精心策划深度报道,其中在一版开设的“旧闻新篇”和二版开设的  相似文献   

13.
改革的浪潮席卷各行各业。劳动报是上海新闻界最早实行内部改革的一家日报。从1993年1月至今的两年多时间里,报社不仅对报纸版面进行了改革,而且在报业管理上大刀阔斧搞改革,报纸的版面由四开四版周六刊扩版为四开八版日报,今年元月又推出彩色版月末刊;报纸的质量稳步上升,采编人员的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去年共有21人次、24篇作品获全国及市级好新闻奖,有的还获上海好新闻—等奖。报纸的发行量保持上升势头,自费订户猛增3.8倍。报社坚持每年一次双向选择工作,一大批年轻的、有志于新闻事业的记者编辑走上部室主任岗位,为报社发展增强厂后劲。近两年来,劳动报的改革,可谓“两个轮子一起转”,一个“轮子”是报纸的质量,队伍的素质;另一个“轮子”是提高报业管理求效益。由于报业管理不断完善,促进报纸质量稳步提高,受到社会的好评,硬件建设步伐加快,报社的经济效益连续翻番。  相似文献   

14.
近观美国报业(四)美国报纸板块及内容设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报纸板块化的好处美国的报纸从大小尺寸上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对开大报 ,美国人称“大开本报纸”(Broadsheet) ;另一种是4开小报 (Tabloid)。这种尺寸上的区分 ,并不等同于报纸规模上的划分。小型报社可以办对开日报 ,而大型报社也可以4开报纸为主。如发行量在全美排行第六的纽约《每日新闻》就是4开报纸 ,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一家在纽约具有很大影响的权威日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 ,该报的发行量一度超过240万份 ,居全国之首 ,远远超过《纽约时报》等著名报纸。在美国拥有100多家报纸的霍林格集团 ,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报业大战烽烟滚滚,相互争夺十分激烈,激烈的程度甚至要用“残酷”二字来形容了。试看今日我们的新闻界,可有哪一家报社的老总不在为发行和广告操心的?可有哪一家报社的老总不在绞尽脑汁企图出奇制胜的?至于那些目前对市场还不太适应的报纸,也无不都在努力改造自己,希望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能够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6.
深度报道,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深度的东西,有人把它称为:“难度报道”。正因为难,就要靠规范的策划制度来保证。 策划就是从出点子到实施点子的过程。现在不少报社的老总发出感叹:需要更多的“点子主任”、“点子编辑”、“点子记者”。一个好点子可以办活一张报纸,一个好点子可以在读者中产生巨大效益。 《经济日报》报道之所以在全国读者中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主要一点就是精心策划栏目和精心策划深度报道,其中在一版开设的“旧闻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各报社之间的联系加强了,尤其是地市报纸之间和各种专业性报纸之间,联系似乎更为广泛。加强报社之间的联系,搞好协作,对于办好报纸是有一定好处的,但这种联系、协作,也要从实际出发,从效果出发,不能太滥,滥了就会流于形式,就会成灾。据一位新闻界同行告诉我,他们报社和十多家报社建立了联系,别的不说,光报社领导每年为应付什么“年会”、“协作会”、“讨论会”、“经验交流会”等,就花去了相当多的时间。还有一家报纸的一版上,一次刊登了两条该报参加“业务讨论会”和“经验交流会”的消息。有位读者批评说:“别看报纸经常批评‘会海’,其实他们也经常‘下海’。”再说,加强报社之间的联系,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开会并不是唯一的好方式。比如把会上  相似文献   

18.
一、报纸板块化的好处 美国的报纸从大小尺寸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开大报,美国人称“大开本报纸”(Broadsheet);另一种是4开小报(Tabloid)。这种尺寸上的区分,并不等同于报纸规模上的划分。小型报社可以办对开日报,而大型报社也可以4开报纸为主。如发行量在全美排行第六的纽约《每日新闻》就是4开报纸,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一家在纽约具有很大影响的权威日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该报的发行量一度超过240万份,发行量居全国之首,远远超过《纽约时报》等著名报纸。在美国拥有100多家报纸的霍林格集团,也以著名的《芝加哥太阳—时报》为旗舰。4开日报通常分为一至两叠出售,而对开报纸则普遍分为三至四叠出售,星期天刊分叠更多。美国大型日报这种多个分叠,被美国人称为“部分”(Section),而中国同行则习惯称其为“板块”。  相似文献   

19.
报纸丽水日报举办“报人论坛”活动本刊讯新记者如何尽快地进人角色,提高新闻采访业务的能力?摄影记者如何打开工作新思路,怎样更好地完成出版俪水摄影》杂志的新任务?去年11月中下旬,丽水日报社先后举办了两次“报人论坛”。这种以提高采编人员业务技术水平、提高报纸质量为目的的“论坛”活动,在该报社已经举办多次。11月15日晚上举行的第七次  相似文献   

20.
落版常新引人入胜──第三次全国报纸要闻版运用照片好版面获奖作品点评本刊记者许林又是一年秋果硕。榕城10月,在第三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上,16个获奖的好版面产生于第三次全国报纸要闻版运用照片好版面的评比。它给与会的“老总”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