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借书证发放问题,是目前公共图书馆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矛盾的焦点是:要领证的读者多,借书证发放数量少。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有赖于公共图书馆事业本身的发展,如增加图书馆和藏书数量、扩大图书馆规模,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借书证发放问题,不断改进书证发放工作,完善发证方法,使书证发放工作适应发展了的形势,尽可能把书证发给真正需要借阅图书资料的读者,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要。本文就后一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区公共图书馆阅览室读者拥挤现象比较普遍。笔者认为要改善这种状况,建造新馆增加阅览座位是一条办法,但是还必须挖潜,双管齐下,才能事半功倍。具体建议是: 1.改变以往按系统发借书证的办法,改为根据本人需要、个别申请、按序发放,使借书证尽量发到真正需要的读者手中。  相似文献   

3.
借书证,是读者到图书馆借阅书刊的一种凭证,目前有许多公共图书馆将借书证分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种,并采用不同的颜色以示区别,还明确规定持有社科借书证的读者不准借自科书刊,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4.
据《光明日报》3月3日报道,沈阳市图书馆开拓了一条为读者服务的新路,在一个市的范围内在全国率先创设“资源共享借书证”,读者凭证可在沈阳地区30多个高校、科研单位借书,该馆和县区11个公共图书馆共同建立借书证通用制度,使一般读者选书的范围从10万册扩大到200万册,而该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有些中小型图书馆除发普通借书证外,还单独发科技借书证,主观上是为了更好地为科技读者服务,但由于受图书馆的面积小,没有科技资料专库和单独的科技阅览室,外借处等条件的限制,存在着一些弊病,主要是:1)顾此失彼,不能满足读者需  相似文献   

6.
县馆读者办证问题新探黄学军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的图书馆服务观念的束缚和影响,不少县级公共图书馆在发展读者时一直采取一种单一的被动的办证方式,即等读者到馆办理借书证,有的人为地增加一些限制,如须持单位介绍信、个人身份证或必须是城镇居民和工作人员方可办证...  相似文献   

7.
从读者退证透视图书馆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者抱着一定的期望到图书馆办理借书证,但是当在得到的服务与自己的期望有较大的差距时,就会有退证的想法。了解读者需求,分析读者退证的原因,旨在提高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质量,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邵阳市图书馆去年四月以来,实行凭保证金发放借书证的办法,杜绝了图书丢失、损坏和借书不按期归还的现象,提高了图书流通的周转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该馆去年四月下旬开始实行凭保证金发借书证,到五月二十四日止,仅一个月时间,发展社科读者一千一百○二人,自科读者三百八十人,共计发证一千四百八十二个,平均每天接待读者九十二人次,借书一百三十  相似文献   

9.
辽阳市图书馆读者群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 《图书馆学刊》1991,13(1):53-55
读者是图书馆存在的基础,要做好图书馆工作,必须对读者情况有全面了解,但限于主客观条件,很难做到对读者群全面的科学分析。笔者籍辽阳市图书馆1983年换发读者借书证的契机,对现有读者构成进行了综合分析,现将主要情况简述如下: 一、读者群成份公共图书馆中,可以把读者队伍作为一个宏观群体来分析,这一群体是多层次、多序列、多要素的动态综合体。从读者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水平等方面分析,可以看出一个图书馆的读者群状况及其利用藏书情  相似文献   

10.
向同行推荐一种我设计的代书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今,无论是在公共图书馆还是在高校图书馆都普遍以借书证、借书记录卡、代书卡作为借书和还书方法的根据。这种根据,从始至今,历史悠久,作用重要。但尽管如此,笔者经考察,发现它存在以下弊端: 借书手续烦琐费时费力。在图书馆里,读者借书时,不仅要填写借书证,而且还要填写借书记录卡和代书卡。卡片太多,手续烦琐。就借书记录卡而言:由于卡上没有设固定性的书名,所以读者每次借一两本书,都需要把其书名一一地抄写在自己的借书记录卡上。尤其是在更换新卡时,必须把旧卡上未还的书重新抄写到新卡上。同时由于读者之间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公共图书馆的读者到馆率下降,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受得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应想方设法深化读者服务工作,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才能取得广大读者的信赖,进而  相似文献   

12.
根据文化部有关精神,上海少儿馆及全市24个区县图书馆分别于5月28日~6月3日前后举办了“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向来比较沉默、被动的公共图书馆突然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披挂上阵”,令社会各界耳目一新。各馆通过发放借书证、办理预约借书登记、召开读者座谈会、送书上门、举办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个人外借是公共图书馆一项基本的读者服务方式。但是,长期以来存在着这种现象:公共馆的外借读者群中,并非所有人经常到馆外借图书。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到馆的频率很低,全年仅借书一、二册次。[注1]甚至有领证后长期不利用图书馆,空证率高达一定的比例。[注2]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采用了定期核证、调整读者队伍、撤销使用率低的借书证、增发新证等对策,仍然不能使上述状况消失。即使每次核证调整之后能提高借书证的使用率(等于单位时间内外借人次÷领证人数×100%),但经过一段时间又回复到原来的样子,如此反复不已。这种现象的产生既存在着一部分读者由于工作调动,职业变化,单位撤销,居住搬迁等原因。[注3]也存在着公共馆读者群体阅读行为的因素。基于这个观点,根据借书证使用率因撤销使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新加坡有覆盖全国所有社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所有的公共图书馆都面向公众开放,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图书馆的设施。本国公民和永久居民凭身份证免费办理借书证,持学生准证、就业准证和工作准证的外国人缴10元钱(新币)便可领借书证。借阅图书是免费的,一张借书证一次可借4册书。常常可以看到抱着一大摞书出入图书馆的人,不用猜,你便知道他家里有许多人在看书。我抽空参观了几个社区图书馆。宏茂桥图书馆是一个中型的区级图书馆(新加坡不设省、设区),座落在绿树掩荫的草坪上,进入图书馆,中央空调…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安徽省85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962.65万册(件),其中书报刊923.7万册,比2005年增加107.9万册,增长11.3%。全年读者总流通人次559.9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98.9万人次,增长12.1%;累计发放读者有效借书证25万个,书刊文献外借413万册次;举办的各种读者活动2242次,参加人数29.2万人次;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广州图书馆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图书馆活动,坚持“一切为了读者”的办馆宗旨,不断深化改革,努力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和作用,成为全国读者量较多,大面积开架借阅书刊较早、发放借书证较多、图书流通率较高的公共图书馆,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1987年再度被评为广州市文明单位,并获得广州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件大事提名奖;1988年被评为广州市投入产出先进单位,荣获全国文化事业单位“以文补文”先进单位,受到文化部、财政部的奖励和表彰,在两个文明建设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许多图书馆发借书证,是采取根据发证对象的有关单位、人数按比例实行统一分配的办法。表面上看起来,各方面的需要都照顾到了。实际上,效果不佳。根据我馆实践情况,这样做,有以下几个问题:(1)由于发出的借书证数量有限,而应分配  相似文献   

18.
自一九八五年七月起,我馆(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图书馆)采用了借书证和期限卡的图书借还方法。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全馆一千四百多读者借书超册超期现象得到了消除,收回了长期超期的五千多册图书。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备有借书证和期限卡。根据读者对象的不同而发给相应数量的借书证,并打印上借书证号码;在每一本书的书袋插〈或贴〉上一张期限卡。图书凭证借出,一证一册,由读者填写期限卡和代书卡,并拿一张借书证夹在书中交给图书管理员,经核实并在期限卡盖上应还日期,收下借书证和代书卡并按借书证号码的顺序排好,期限卡随书交给读者。还书时,图书管理员按期限卡上的借书证号码一查,就可找出该读者的借书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1990,(5)
我们镇万册图书馆建于一九八六年,馆舍面积三百三十平方米,阅览室、图书室各一间,现有藏书一万四千九百五十册。办理长期借书证七百二十个,临时借书证二十八个。今年订报纸十四种,杂志四十八种。几年来,共接待读者四万六千五百人次。是一  相似文献   

20.
高校图书馆借书证是读者借阅活动的"身份证".借书证的流通使用既包含着读者借阅馆藏文献的权益,又包含着图书馆应尽的职责.就高校图书馆的本质属性而论,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读者借书证的流通使用几乎涉及到图书馆所有部门,以致于这些部门的规章制度、操作标准、行为规范都受到其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