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海魅影     
徐娜 《科学与文化》2011,(1):58-58,F0003
近年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迷上了潜水,一些胆大者甚至开始了深海潜水,他们在深海中发现了一个迷人的海底世界。为了更好地研究海洋和保护海洋,一些海洋科学家也开始练习潜水,并亲自到深海中去观察海洋生物。  相似文献   

2.
随着深海的奥秘不断被揭开、海底宝藏不断被发现,深深的海底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各国在深海的争夺更加激烈。因此,在关注陆战场、空战场、太空、电磁空间与海上战场的同时,美军开始将深海战场列为未来战争的第六维战场空间。  相似文献   

3.
<正>一百年前,人们对深海里的一切只是推测。大概是由于深海的环境恶劣,氧气不足、光照不够,压力还大,深海下的生命可能并不多,因为这些条件会令我们知道的那些海洋生物望而却步。19世纪的时候,许多科学家还曾断言,海面500米以下绝不会有生命存在。但是,到了20世纪,当我们有能力进行深海探测后,却在深海海底发现了一个与我们预想中完全不同的、生机勃勃的世界。人们看到,深海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物,深海中层,海下400到700米的地方,那里的鱼类数量甚至是原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众》2011,(10):10-11
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分别于2011年7月21日、26日、28日、30日完成了四次下潜试验。其中,第三次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188米,这不仅是中国载人深潜新的历史纪录,更意味着中国在深海探测能力上有了重大提高,这可使中国深海活动范围覆盖世界70%以上的洋底。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深海的奥秘不断被揭开、海底宝藏不断被发现,深深的海底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美军认为,深海战场在未来战争中将具有极其特殊的战略地位和极为重要的军事价值。因此,美军在关注陆战场、空战场、太空、电磁空间与海上战场的同时,开始将深海战场列为未来战争的"第六维"空间战场。  相似文献   

6.
《科学中国》2007,(4):11-11
深海潜水器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技术力量,是海洋技术开发的最前沿与制高点。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日本、法国、俄罗斯拥有深海载入潜水器,最大工作深度未超过6500米。  相似文献   

7.
深海是当今国际科学探索的前沿,是世界各国对地球内层空间竞争的热点。而开发利用海洋离不开深海运载装备,拥有大深度载人潜水器和具备作业能力,是一个国家深海技术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为推动我国深海运载技术发展,为我国大洋国际海底资源调查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高科技装备,同时为我国深海勘探、海底作业研发共性技术。2002年,科技部将"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制列为863计划重大专项,正式启动了"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现代高新技术的综合集成,其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工作范围可以覆盖全球海洋区域的99.8%,代表着深海高科技领域的最前沿。在刚刚落幕不久的"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中,"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震撼亮相"十一五"科技成就展。上期杂志中我们领略过"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的速度后,这一次我们又把目光聚焦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来到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直面项目具体主管——李向阳高工,探求我国深海圆梦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科技信息     
超深海钻探储油平台创多项世界之"最"由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与江苏大学合作承担的"深海高稳性圆筒钻探储油平台的关键设计与制造技术"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成功研制的国际首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无锚系超深海钻井储油平台,最深作业水深达3050米,钻井深度1.2万米,原油存储能力达15万桶,成为当今世界海洋石油钻探平台中技术水平最高、作业能力最强的高端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9.
深海作为天然基因资源库,蕴藏着巨大的应用开发潜力.在中国大洋专项国际海底区域研究开发"十一五"(2007年至2010年)、"十二五"项目(2012年至2015年)和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深海微生物多样性与基因资源调查关键技术的合作研究"(2010年至2013年)的支持下,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联合香港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等相关研究领域优势力量,开展了深海遗传资源调查与应用潜力评价,自主研发了一批深海微生物研究设备,开展了22个大尺度深海微生物多样性调查并获取了新物种资源,建立了国际水平的海洋菌种资源库,系统开展了微生物资源功能评价并在医药、环保、工业、农业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大量深海微生物资源与知识产权的获取为我国公海权益维护和深海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向深海进军     
正地球表面的七成被海洋覆盖,然而人类到达深海10000米的没几个。有科学家称,人类对海底的了解甚至还没有对月球的了解多。深海世界究竟什么样?都有什么生物?深水潜水器如何潜入海底?这些问题有待好奇的你一一发现。  相似文献   

11.
感受深海     
秋水 《百科知识》2007,(3S):20-21
在我们这个人类和其他各种生物栖息的星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只不过29%,而且在海洋中,深海面积占大多数。海洋的平均深度约3800米,最大深度超过11000米。地球上的深海有三分之二位于公海之下。正是在公海之下的深海是人们了解得最少,也是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但是,今天,深海正在和将要成为人人都只知获取但人人都不必担负责任的公地,并进而演变成世界上最大的“公地悲剧”。  相似文献   

12.
系统论述世界六大新兴海洋产业(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工程装备、深海资源开发、海水利用、海洋生物医药和邮轮经济)的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新兴海洋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是制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因地制宜;二是加强金融和财政政策对新兴海洋产业的支持力度;三是实施引智计划,抢占全球技术市场;四是开展深海资源调查,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新兴海洋产业是世界海洋经济的未来,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最近宣布,它们研制的无人驾驶深海巡航探测器“浦岛“号,在3000米深的海洋中行驶了3518米,创造了世界记录。  相似文献   

14.
《科技新时代》2005,(7):40-40
摄影师费边·库斯特奥躲在一条机器大白鲨的里面,拍摄了许多珍贵的深海世界镜头。  相似文献   

15.
自1964年美国"阿尔文"号载人潜水器研制成功后,法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相继开发了各自的载人潜水器并投入使用.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的载人潜水器已搭载几万人下潜至深海海底,完成了万余次的下潜作业,载人潜水器已成为世界海洋科学研究领域中不可替代的先进技术手段.我国的载人深潜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2012年以来,"蛟龙"...  相似文献   

16.
萧汉强  尹才 《今日科苑》2011,(19):72-78
<正> 随着人类消费规模的日益扩大,陆地、近海资源日渐减少,深海油气、矿产及其他生物和非生物资源对未来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自下而上越显重要,世界各国都把目光投向海洋,尤其是深水领域。钻井作业的  相似文献   

17.
人类是一个热衷挑战的物种。最高的山,最深的海,最远距离的飞行,这些挑战除了考验人的精神与体能,同时也考验着技术水平。本刊曾在2012年9月刊《向深海挑战》一文中介绍过两位科学牛人奥古斯特·皮卡尔和雅克·皮卡尔。奥古斯特·皮卡尔曾经乘坐自己设计的热气球,飞到了22千米的高空,成为世界上首个到达如此高度的人。后来奥古斯特·皮卡尔和他的儿子雅克·皮卡尔一起造出了长15.1米、宽3.5米著名的“的里雅斯特”号深潜器。雅克·皮卡尔于1960年1月23日,下潜到深达10?916米的马里亚纳海沟,成为了世界上潜得最深的人,这也是目前人类涉足的海洋最深处(著名电影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2012年3月26日驾驶“深海挑战者号”潜水器深潜的深度是10?898米)。  相似文献   

18.
日本海洋科学技术中心最近宣布,它们研制的无人驾驶深海巡航探测器"浦岛"号,在3000米深的海洋中行驶了3518米,创造了世界记录。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十年,向深远海进军已成为发达国家海洋开发研究的重点。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深海技术和装备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与先进国家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为此,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用化的深海作业系统,打破少数发达国家的垄断地位,成为我国当前开拓深海探查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湖湘扫描     
<正>湖南"海牛"刷新中国"深度"由湖南科技大学万步炎团队自主研发的"海底60米多用途钻机"日前在南海3109米海底海试成功并顺利通过国家863计划项目海试验收专家组验收。此次海试刷新了我国深海钻机钻探深度,标志着我国深海钻机技术从此跻身世界一流。(湖南科技大学供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