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是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于1994年4月和2000年9月两次“强强合并”组建而成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原成都科技大学由1954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建立的成都工学院发展而来;原华西医科大学的前身是19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的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四川大学现任校党委书记杨泉明教授,  相似文献   

2.
《第二课堂(小学)》2011,(6):F0002-F0002
第八位:四川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含并而成,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  相似文献   

3.
四川大学     
《中国高校招生》2007,(7):F0002-F0002,1
四川大学是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于1994年4月和2000年9月两次"强强合并"组建而成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原成都科技大学由1954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建立的成都工学院发展而来;原华西医科大学的前身是19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的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四川大学现任校党委书记杨泉明教授,校长谢和平院士。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市区。学校设望江、华西和江安校区,占地面积705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300余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相似文献   

4.
四川大学     
《中国高校招生》2008,(7):F0002
四川大学是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于1994年4月和2000年9月两次"强强合并"组建而成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原成都科技大学由1954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建立的成都工学院发展而来;原华西医科大学的前身是19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的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四川大学现任校党委书记杨泉明教授,校长谢和平院士。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市区。学校设望江、华西和江安校  相似文献   

5.
吉林大学     
《中国高校招生》2006,(12):F0002-F0002
吉林大学坐落在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1995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工程”审批,2001年被列入“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之。吉林大学于2000年6月12日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而成。2004年8月29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并入吉林大学。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校招生》2009,(10):62-62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985工程”建设的大学。  相似文献   

7.
《湖北教育》2010,(1):F0002-F0002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985工程”建设的高校之一。  相似文献   

8.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于1994年4月和2000年9月两次“强强合并”组建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原成都科技大学由1954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建立的成都工学院发展而来;原华西医科大学的前身是19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的5个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私立华西协合大学。四川大学现任校党委书记杨泉明教授,校长谢和平院士。  相似文献   

9.
《神州学人》2010,(8):F0004-F0004
四川大学是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和原华西医科大学合并而成,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和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学校,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内.设望江校区、华西校区和江安新校区.占地面积7050余亩。学校现有学科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等11个门类.有46个国家重点学科,32个省一级重点学科.26个省二级重点学科.2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9个博士点,  相似文献   

10.
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位于甘肃省省会兰州市。学校创建于1909年,始为甘肃法政学堂,1946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1953年被确立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1996年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2001年和2006年,教育部与甘肃省政府两次签订省部重点共建兰州大学协议。  相似文献   

11.
《继续教育》2006,20(6):F0003-F0003
第四军医大学是一所为军队培养高,中层次医学专门人才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1954年由原第四军医大学和原第五军医大学合并而成。原第四军医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41年的晋西北军区卫生学校,原第五军医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中央大学医学院。学校1959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首批重点大学,1995年进入军队重点建设院校行列,1997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相似文献   

12.
《中国研究生》2010,(5):F0002-F0002,F0003
武汉理工大学(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由原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于2000年5月27日合并组建而成,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校招生》2007,(9):49-49
西北工业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唯一一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以工理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统筹发展的研究型、多科性、开放式的科学技术大学,隶属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前身为创建于1938年的国立西北工学院和创建于1952年的华东航空学院,1957年两校合并成立西北工业大学。1970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整建制迁并入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综合性重点大学,也是国家“工程”、“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学校创办于年,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创办较早的大学之一。早期的重庆大学,聚集了马寅初、李四光、何鲁、冯简、潘序伦、余建章、毛鹤年、梁树权、时均、吴宓等著名专家学者在校任教,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年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重庆大学,新重庆大学学科更综合、实力更强、规模更大。建校年来,学校以“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为办学宗旨,倡导“耐劳苦、尚俭朴、勤学…  相似文献   

15.
电子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座落于四川省成都市。学校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子信息类学科合并创建而成。学校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相似文献   

16.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学校创建于1909年,始为甘肃法政学堂,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5年定名为国立兰州大学。  相似文献   

17.
重庆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校园坐落在全国教育文化名区——重庆市沙坪坝区,占地5600余亩,分为A、B、C和虎溪四个校区。享有“嘉陵与长江相汇而生重庆,人文与科学相济而衍重大”的美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和原西南农业大学于2005年合并组建而成。新成立的西南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大学,也是六所国家教育部直属大学中实行免费师范教育的高校之一。  相似文献   

19.
四川大学     
《中国高校招生》2006,(7):F0002-F0002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的全国重点大学经两次“强强合并”而成。现任校党委书记杨泉明教授,校长谢和平院士。  相似文献   

20.
《煤炭高等教育》2005,23(5):118-118
武汉理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组建于2001年3月,由原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和武汉汽车工业大学三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所合并而成,属学校直属单位.主要承担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期刊编辑、参与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研究和咨询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