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建仑 《传媒》2008,(11):88-89
2003年开展的全国报刊治理整顿工作,终结了我国四级办党报的历史,所保留的县市报均退出党报序列,转而由省市报业集团或报社主管主办。由此,挂了多年党报牌子的县市报,成为了综合类服务性的区域报纸。  相似文献   

2.
周杰三  朱代军 《传媒》2003,(11):36-39
少数得以保留的县市报,摘掉了最基层党报的牌子,前面就是广阔的市场,我们将如何作为? 没有了党报的牌子,不再由当地党委主管主办,保留下来的县市报失去了发行上的“保护伞”,却因为少了某些方面的制约,而赢得了更多按市场规律发展的主动权,赢得了按企业化运作的制度创新、机制再造的广阔空间。 一般说来,保留的县市报经济基础较好,市场意识较浓,但要真正实现市场化、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县市报有了很大发展.经过多年探索,其中一部分县市报已经走出了传统的办报模式,形成"党报性质、晚报风格"的县市报办报思路,两个效益并重,成为最受当地百姓欢迎的报纸.特别是在2003年全国县市区域报整顿改革后,至今已近7年,目前全国县市区域报发展总体趋势如何?面对新形势,作为县市区域报又应该如何寻求突破口?日前,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司长王国庆.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随着我省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省县市报异军突起。目前,全省有全国统一刊号的县市报已达13家,省内刊号的18家,另外还有部分持地市准印证的县市报,约计全省共有县市报在45家以上,县市报在全国(500余家)已成为四级党报的一个方面军,在我省也成为党报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形成了我省报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县市报事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新  相似文献   

5.
十年前,中央对县市报进行了一次大整顿,全国县市报保留正式刊号只有十分之一,90%的县市报被取消刊号.十年过去了,这些保留下来的县市报发展情况如何?未来它们的发展路径又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本文根据翔实的一手资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国县市报发展势头很快,据不完全统计,500多家县市党报中,扩为日报的已有20多家,另外还有不少报社正在积极筹备,打算跻身日报行列。如何办好县市报,尤其是起到“龙头”作用的第一版(要闻版),是各报普遍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就当前县市报如何办好要闻版的问题作些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9月19日至21日,中国县市区域报创新与发展论坛暨中国报协城市党报分会第二十届年会在兰州举行本刊讯9月11日至15日,中国报协城市党报分会第二十届年会在兰州召开,来自全国40多家报社的社长、总编辑和代表70多人出席。本次年会围绕“党报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的新思路”这一专题进行了研讨。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党报老总看兰州活动,金秋兰州新貌给与会同志留下了美好印象。(周文华)县市区域报创新与发展论坛暨县市报研究会第二十一次年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县市报研究会第二十一次年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34家县市报负责人出席。中宣部、新闻出版…  相似文献   

8.
杨坚 《新闻实践》2004,(12):23-24
自去年报刊治理整顿后,保留下来的一些县市报被兼并到报业集团。县市报在新的挑战面前如何抓住机遇、改革创新,办出特色、走出新路,成为一项紧迫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为此,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最近组织所属9家县市报,就"如何运用新闻规律,为当地中心工作服务"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本刊选用其中的几篇文章,供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9.
成晓鹏 《今传媒》2007,(6):43-44
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报刊治理整顿,全国有200余家县市报被停办、取消刊号.38家经营状况良好,拥有相当的市场份额和赢利能力的县市报被幸运地保留下来,分别由省级或地市级党报进行有偿兼并.当年,《昆山日报》依托名列全国百强县(市)榜首的昆山市,成为了县市报市场化改革的杰出代表,加盟新华日报报业集团,继续独立运营.  相似文献   

10.
单旭 《报刊之友》2013,(7):67-69
10年前,中央对县市报进行了一次大整顿,全国县市报保留正式刊号的只有十分之一,90%的县市报被取消刊号。10年过去了,这些保留下来的县市报发展情况如何?今后它们的发展路径又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本文从翔实的一手资料出发,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相似文献   

11.
加强党报新闻评论,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和新闻界的共识。一些县市报评论量少质低仍很突出,其主要表现如下: 表现之一:无话可说。笔者翻阅了5家县市报近期的65期报纸,只发评论、专论、短评8篇,平均每期只有0.13篇。社论一篇没  相似文献   

12.
周杰三  朱代军 《传媒》2003,(11):36-39
少数得以保留的县市报,摘掉了最基层党报的牌子,前面就是广阔的市场,我们将如何作为?  相似文献   

13.
2003年7月l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通知》.《通知》要求:"县(市、旗)和城市区不再办报刊,已经办的要停办.对个别影响大、有一定规模的县市报,可由省级党报或地市级党报进行有偿兼并,或改为地市级党报的县市版".  相似文献   

14.
中央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是建国以来中国报刊业最深刻的一次革命,而停办县市报,是报刊整顿中的重头戏,全国307家获得国家统一刊号的县市报90%被停办符合条件最终被保留下来的40多家,县市报绝大多数是市场规模较大,经济效益较好的报纸,少数县市、报的前身因为是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信息     
中国县市报研究会第九次年会在山东青州举行中国县市报研究会第九次年会,9月中旬在山东省青州市举行。全国20多个省、区的近60家县市报负责同志和代表出席会议。会上,代表们面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新形势,就县市报如何适应形势,更新观念,搞好党报宣传,转换报社经营机制和禁止“有偿新闻”、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形成共识,进一步提高了认识。会议收到的近30篇论文,也从不同角  相似文献   

16.
2003年下半年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报刊治理整顿,全国有200余家县市报被停办、取消刊号。40余家经营状况良好,拥有相当市场和盈利能力的县市报被保留下来,分别由省级或地市级党报报业集团进行有偿兼并。其中,浙江省被保留的县市报最多,有16家。如何适应新形势,尽快正确定位,探索新路子,寻求更快的发展速度和发展空间,是摆在县市区域报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县市报作为最基层的党报,它的传播范围大致局限于县市一域,从它诞生之初起就以面向农村、为"三农服务"为办报方针.但随着时势发展,目前县市党报的受众结构和素质在发生变化,因此,县市党报必须依此作出应对.  相似文献   

18.
9月10日至11日,湖北省县市报业务研讨会在来凤宾馆召开。来自全省30家县市报的总编辑围绕“县市党报如何搞好热点引导”议题展开了踊跃的交流研讨,与会代表同时向大会提交研讨论文39篇。 历时两天的研讨会围绕着中心议题,以书面或口头交流的形式,多视角、多侧面地就县市党报如何进行促进热点  相似文献   

19.
2003年7月,中央决定,县(市、旗、城市区)不办报刊,已办的要停办,仅对解放前由我党创办的报纸、民族自治县的报纸及民族文字报纸予以保留.这是我国有史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报刊整顿. 5年过去了,笔者试以理性、发展的眼光和平静的心态,对中国县市报的发展与整顿做一番梳理.  相似文献   

20.
我们已经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人类即将进入以创新为特色的知识经济时代。县市报作为最基层的党报,要在新世纪拓展生存空间,立于不败之地,走新闻创新之路,是唯一正确选择。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县市报的发展进入了真正的春天,一批周二。周三刊发展为日报,由四开四版发展为对开大报或四开八版甚至更多,一些地方还办起了彩报。如我省目前县市报就有50多家,随州、仙桃、大冶等10多家相继办起了日报。县市报以成功的实践在当今报业竞争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然而,展望新世纪,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同业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