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贝特兰,一名英国记者,他于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后,两次到陕西采访,向国内外报道了中国人民抗日斗争与西安事变的真相。毛泽东接见他时的谈话还被收入《毛泽东选集》,贝特兰因此成为中外闻名的记者和中国人民永远的朋友。  相似文献   

2.
访贝特兰     
“我的记者生涯始于中国”初秋,新西兰风景如画,我从首都惠灵顿出发,驱车北行16公里,来到下哈特镇的一个小村庄,拜访了詹姆斯·贝特兰。贝特兰这个名字,中国人并不陌生,抗日战争时他来到中国,曾访问过毛泽东,这次会见时毛泽东的讲话《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收入在《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中。贝特兰身材高大、健壮、满头银丝、红光满面。他把我领进他自称为“杜甫草堂”的书房,也是他的客厅里。环顾四周,书房四壁的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和  相似文献   

3.
张威 《新闻记者》2005,(10):46-49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1905-1972)是近代报道中国的最著名的西方记者之一。他的代表作《红星照耀中国》出版半个多世纪以来影响巨大、长盛不衰,被认为是西方认识中国的基本读物。红军由此书为世界所知,斯诺由此书而成就功名。斯诺1936年7月的延安之行是此书的基石。当时,在中国的西方记者至少有二三十人,比如《京津泰晤士报》的爱泼斯坦(Israel Epstern,1915 ̄2005),合众国际社的厄尔·利夫(Earl Leaf,1905 ̄1980)、美国《亚洲》杂志的欧文·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1900 ̄1989)以及英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James Bertram,1…  相似文献   

4.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的经典文献,根据1942年4月2日毛泽东接见《晋绥日报》社的编辑人员和新华社晋绥分社记者时的谈话整理而成,共约2000多字.谈话地点为山西省兴县蔡家崖村,时为中共中共晋绥分局总部所在地.谈话中,毛泽东基于延安时期新闻工作的经验,结合解放区土改运动中新闻报道出现的问题,对党的新闻工作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卡尔曼在延安的日子1939年5月14日晚,延安军民齐聚北门外组织部大礼堂,正急切盼望着鲁迅艺术学院编排的三幕话剧《冀东起义》开始演出。突然,一个外国"大鼻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尽管在当时,这里已有不少人接受过斯诺、史沫特莱、贝特兰、博斯哈德等外国记者的采访,八路军军医院驻地也有柯棣华、安得华、巴斯华等印度医生,但是这位风尘仆仆的不速之客还是给好奇的人群带来了一阵小小的纷乱。在众人嗡嗡的议论声中,外国人快步走到前排,很快找到了熟人。  相似文献   

6.
把解放区的部分真相透露给国统区人民毛主席论“游击战”早在1937年12月,本报星期增刊就登出了名记者陆诒从延安寄出的《毛泽东论抗战前途》和朱德总司令发表的《八路军半年来抗战的经验与教训》等文。次年8月,本报特派记者曹麦萍随赈济委员会工作队前往榆林,路过延安,23日细雨黄昏中,毛主席在一个整洁的窑洞里接见了曹,发表如下谈话,寄登本报:  相似文献   

7.
在陕西省档案馆10余万卷资料里,珍藏着一本1937年3月1日,毛泽东与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关于《中日问题与西安事变》谈话的油印本。该册子32开,双折页装订,共14页,约8000余字。封面留有原书主人“克丁”的钢笔签字:“1937.4.12出席延安西北青年第一次救国代表大会筹委会赠克丁。”该书第一页写道:“美国记者史沫特莱于3月1日访问苏区,在延安府会见毛泽东同志,关于中日问题与西安事变,作如下谈话,其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8.
1939年9月16日,毛泽东和中央社等三位记者就国际形势和抗战问题进行了谈话,后被整理成《毛泽东同志与“中央社”记者刘尊棋先生、〈扫荡报〉记者耿坚白先生、〈新民报〉记者张西洛先生的谈话》在1939年10月6日《新中华报》发表。其后,《新华日报》《解放》《八路军军政杂志》等相继刊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修改了此文,改题为《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以往研究多集中于毛泽东与三记者谈话的背景及过程,对版本的校勘、研究相对缺乏。本文试对《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进行版本校勘、研究,通过校勘考异,分析修改原因。  相似文献   

9.
毛主席《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一九三九年九月十六日)一文,载于《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本文作者是当时三记者之一的《新民报》记者。  相似文献   

10.
《出版参考》2012,(25):29
正本刊讯(记者韩阳)《邓小平南方谈话真情实录》韩文版首发式暨中韩出版交流研讨会8月29日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举行。据介绍,《邓小平南方谈话真情实录》是人民出版社在今年春天也  相似文献   

11.
1943年11月21日,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头版刊登了新华社华中廿日电《新四军粟裕师长谈苏中苏南反清乡胜利》。粟裕在向记者发表的谈话中指出:敌寇自去冬开始实行其"对华新政策"后,今年一月初即同时加紧在我江北通如海启及江南镇丹武两根据地的"清乡"部署。敌酋华中派遣军司令畑俊六及小林师团长、  相似文献   

12.
我有幸于1939年9月16日,作为重庆《新民报》的记者,同“中央通讯社”记者刘尊棋、《扫荡报》记者耿坚白一道,在延安访问毛泽东。这在我半个多世纪的新闻生涯中是一件大事。在现代中国新闻史上,也是被记上了一笔的。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党史资料大事记》中,把毛泽东在延安接见我们重庆去的三记者,作为一件大事记录下来,并作了详细的介绍。这是因为,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多次会见过中外记者。在我们之前,他会见过重庆商务日报赴延安采访的温田丰等,更不用说他还在延安自己的窑洞中,同著名的《大公报》记者范长江作“竟夜之谈,直到天已黎明”。在我们之后,1944年6月12日他在延  相似文献   

13.
李青林  余璧玲 《青年记者》2017,(30):104-105
1935年,斯诺以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记者的身份深入延安采访,让世界各国倾听到了来自红色中国的声音.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严格禁止新闻记者尤其是外国记者赴边区及中共抗日根据地采访,同时,利用其宣传机构不断以片面报道构建中国共产党的负面形象.1944年,在国内外各方压力下,蒋介石被迫同意外国记者赴延安访问,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的延安之行打破了延安一直以来的神秘.  相似文献   

14.
知识与趣味     
第一本介绍延安的书在一般读者的印象中,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下的中国》)是抗日战争期间第一本向“国统区”介绍革命圣地延安的书,其实不然。据目前已发现的资料所知,第一本介绍延安的书是《活跃的肤施》(延安又名肤施),作者是赵荣声,署名为“任天马”,1937年12月出版于武汉,比《西行漫记》要早一个月发行。赵荣声于1937年春参加了北平燕京大学十几名进步同学组成的远征队。他们突破重重险阻千里迢  相似文献   

15.
10月香港《文汇报》复刊40周年。(1948年)10月1日宁夏人民广播电台建台30周年。(1958年)10月2日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发表40周年。(1948年)1948年10月2日,刘少奇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对华北记者团发表谈话。在《谈话》中,刘少奇论述了报纸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指出记者要全心全  相似文献   

16.
缪卓群 《新闻传播》2013,(2):170-171
几十年前,一个美国记者来到了延安。这个人把他在延安的所见所闻编纂成了一本书,名为《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该书不仅记录了延安的风貌、人民的生活,还有对当时中共高层的采访和描写,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这个人叫埃德加·斯诺,他的书突破了国民党对共产党的信息封锁,让许许多多的人了解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新闻思想、邓小平的新闻论述、江泽民的新闻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继承发展的集中体现和生动写照。 从“五四”时期到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办报、办通讯社、办广播电台,积极探索新闻理论。特别是1942年开始的延安《解放日报》改版,直到1948年《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毛泽东)、《对华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新华日报是插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一面鲜红的战旗。国民党反动派视它如眼中钉,必欲拔之而后快,因此对它进行了种种迫害。现根据国民党的一部分档案材料,再提供一些他们在这方面的罪证。一九三九年十月十九日,新华日报刊登了毛主席《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三记者的谈话》(见《毛泽东选集》,当时的标题是《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同志与中央社等记者谈话》),这是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斗争的。据国民党重庆新闻检查所一九三  相似文献   

19.
在按月律动中蓦然回首,至本期,《中国记者》杂志改刊已满2000期。 1987年1月,创刊于1951年的《新闻业务》杂志合并《新闻摄影》、《新闻纵横》,改刊为《中国记者》。而《新闻业务》的历史还可上溯至瑞金时期红中社所办的《工农通讯员》、延安时期新华社所办的《通讯》。这份履历所提示的,正是《中国记者》所依凭的深厚传统和基本品质。  相似文献   

20.
戈尔巴乔夫的新著《难以决断的年月》序言和结论,同他去年对俄《共青团真理报》记者的谈话相互呼应,以巧言雄辩之才倾吐冤屈。他在去年8月的那次谈话中说:有人指责他是苏联“帝国”的卫道士,也有人说他摧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