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叙述了在普通话教学中,讲白话的人学习普通话常见的八种错误的发音,分析其原因,提出纠正方法;文中还谈了学习翘舌音(舌尖后音)、舌尖前音的四种错误发音及其六种纠正方法。  相似文献   

2.
普通话的声母中,舌尖前音z.c.s 与舌尖后音zh.ch.sh区分严格,但在现代汉语的七大方言区中,就有六大方言区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只有舌尖前音没有舌尖后音,或虽有舌尖前音与舌尖后音,但二者所领有汉字可任意归属等问题.比如:在闽方言中,只有舌尖前音,没有舌尖后音;在赣方言与客家方言中,那些本应读舌尖后音的字,大部分被读成厂舌尖前音,另一部分被读成了舌尖中音d.t'在粤方言中,那些本应读舌尖后音的字大多被读成了舌叶  相似文献   

3.
按照汉语语音的历史发展,利用舌尖中音d、t与舌尖后音zh、ch、sh的"血源"关系就能判断近500个字是翘舌音。  相似文献   

4.
苦音只是我国西北地区一种特有的腔调,是我国五声性调式特殊运用的一种表现.不能因苦音所表现出的某些音律上的特殊性,就给与"苦音音阶"的命名.  相似文献   

5.
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是两组难以区分的声母。南方方言一般都没有舌尖后音zh、ch、sh,北方方言的有些地方虽然有舌尖后音,但所管的字数也不完全同普通话一致。如何辨认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的字?通行的方法一般有三种:一、利用形声字偏旁对应类推。如以zh声母的代表字“正”类推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汉语语音教学中,方音辨正是教学难点之一.如舌尖前音z、c、s与舌尖后音zh、ch、sh的分辨,这两组音在普通话里有明显区分,有分辨词义的作用,因此不能混用.而这两套声母在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及北方方言的次方言东北方言等方言区中混为一套:有舌尖前音z、c、s而没有舌尖后音zh、ch、sh.因此以上方言区的人要想依照普通话音系把一套声母分为两套  相似文献   

7.
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人畜共处交往中产生了"舌尖浊擦滚音"和"吸气音"现象;民勤话里有"双唇浊擦闪音"和"舌尖双唇浊擦颤音"现象。这些发音是有音有字和有音无字的特殊音变现象,文章做了记述描写,并对每种音均以音频留示。  相似文献   

8.
甘肃河西走廊地区人畜共处交往中产生了"舌尖浊擦滚音"和"吸气音"现象;民勤话里有"双唇浊擦闪音"和"舌尖双唇浊擦颤音"现象。这些发音是有音有字和有音无字的特殊音变现象,文章做了记述描写,并对每种音均以音频留示。  相似文献   

9.
日语专业的学生,从了解日本历史和日本文化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弄清"呉音"和"漢音"这两个术语的出处.通过阅读多篇史料,对这两个词汇的由来、应用与变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与普通话声母相对照,沦州方言中声母的主要问题是:平翘音相混;有尖音;有齿间音;声母n舌尖后移;辅音r被元音i替代;零声母音节加声母。对以上各条详述分析,找出规律,以利于沦州人正确、方便.高效地学好普通话。  相似文献   

11.
比较法教学,是一种颇受欢迎的教学方法,几年来笔者进行了一定的探索,特别是在比较的途径上勇于开拓,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与朱元思书》一文的教学,比较的途径就有十二、三种之多.一、方言语音比较."自富阳至桐庐"一句中的"自"和"至"以及"望峰息心"中的"峰"与"在昼犹昏"中的"昏",由于方言所致,学生容易读错.他们往往把"自"与"至"都读成"zì",不能区别前者是舌尖前音,后者是舌尖后音;把"峰"读成"hēng",不习惯发唇齿音"f".对于这些语音,用比较法去纠正,让学生辨别、区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中古知三、章组塞音、塞擦音声母在湘方言的读音及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三、章组声母读音在湘方言历史上经过了极剧烈的变化,在现代湘方言中表现复杂。现代湘方言三.这几个古声母的读音有舌尖中音(t组)、舌面前音(tG组t组)、舌尖后音(ts组)、舌尖前音(ts组)、舌根音(k组)、舌叶音(t∫组)、等。前四种读音在湘方言区成块状分布:舌尖中音主要分布在湘方言区的中部;舌面前音主要分布在湘方言区的西部和南部;舌尖后音主要分布在湘方言区的东部;舌尖前音主要分布湘方言区的北部和邵阳部分地区。后三种读音分布于个别方言点。  相似文献   

13.
孙大雨“音组”理论浅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大雨批评了诗歌写作中自由诗和新月派的"等音计数主义".在英语诗歌格律的启发下,提出了"音组"学说.他从字音的"音长"出发,累"音长"而成"音节","音节"遵循"时长相同或相似"的原则积成"音组",然后构建诗行和诗节.孙大雨认为,当诗行的意义、语法关系和"音组"相冲突的时候.应遵循"音组"优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汉字的声母 z、c、s 和 zh、ch、sh 是有区别的,z、c、s 是舌尖前音,zh、ch、sh 是舌尖后音。根据  相似文献   

15.
音乐高考钢琴专业学生"错音"的形成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指导教师的原因,次要是学生自身的原因,只要加强师生之间的紧密配合和相互协调,就能减少"错音"或避免"错音",从而为正确演绎作品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国语补音>是宋人宋庠在前人音注的基础上补充增益而成.宋庠认为前人所注旧音简陋,所以根据经典音注与时音增加了新的音注,但同时保留了旧音.通过对<国语补音>旧音反切进行全面梳理与分析,在剥离出假性音切的基础上用反切比较法分析发现,旧音的反切用字与<切韵>系韵书有很大差别,声母和韵母也呈现出不同于<广韵>的特点,其音注反映了宋以前甚至唐以前的语音现象,有一定的价值.探求旧音所体现的语音现象,会确定旧音产生的时代,同时为中古音研究提供新的材料依据.  相似文献   

17.
顾炎武《诗本音》以"无韵"对待的诗句,段玉裁当作"合韵"。"无韵"与"合韵"的对立不是段氏有意放宽了押韵的原则。段玉裁用"读如"或异文标示实际押韵音的例子揭示出合韵的本质,即韵脚字在古音系统中的读音与其实际押韵音异部。"无韵"与"合韵"对立的原因是,顾炎武不知某些字有实际押韵音与古音系统中归部音(本音)之别,遇有韵脚字异部者,按"无韵"对待;段玉裁严格区别实际押韵音与古音系统中之归部音,将韵脚字未按本音押韵的情况视作"合韵"。  相似文献   

18.
<正>一、苦聪人汉语学习中的问题1.苦聪人汉语学习中的语音问题苦聪语言和当地汉族方言差别相当大,而当地的汉族方言和普通话又有差别,这使苦聪人学汉语更加困难。目前大多数苦聪学生上学前会先学些当地汉族方言才送到学校,也有少部分苦聪学生是来到学校后汉族方言和普通话同时接触。因此碰到了许多语音方面的问题。(1)无舌尖前音苦聪话里没有舌尖前元音"z、c、s",在学习汉语中苦聪人大多会把舌尖音读为舌间后音"zh、ch、sh"。  相似文献   

19.
汉语方言中的儿化增音现象,读音类型主要有两种:复辅音声母型或者是类似双音节型。所增加的音值也有两种情况:闪音或边音。如果结合河北方言中儿化增音成因的个案研究,同时结合与儿化相关的"儿"音值演变过程可以看到:(1)"儿"音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个读[lr]音的阶段,有些方言中的"儿化音",是读边音[lr]类的"儿"与前一音节的合音;(2)儿化后的增音,来源于合音时"儿"音的语音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世界各种语言本身的"素质"不同,形成诗节奏的方法也不相同,但其共通之处是:节奏是由同一类基本单位的不断重复、反复回旋形成的,这一基本单位即诗的基本节奏单元.汉语诗的节奏是顿歇节奏而非音步节奏,其基本节奏单元是音顿.由不同音顿向外发展构成音顿节奏体系、意顿节奏体系和行顿节奏体系.汉诗音顿节奏的特征是:其节奏点是音组间的顿歇,顿歇具有形式的多样性和音义双重性,顿歇显示了汉语语音的优越性.汉诗音顿节奏植基于汉语语音特征,确立汉诗是音顿节奏的观念,就能揭示古今汉诗音律的本质特征,新诗诸多复杂的音律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