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明清时期,晋商由于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位于中国十大商帮之首。晋商十分重视家族教育,并由此扩展到重视家族之外的地方教育事业。教育内容主要是传统思想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本文从晋商家族教育问题入手,对于晋商家族如何重视教育、教育与商业发展和家族兴盛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清代以降,随着晋商的兴盛,晋商对饮食及饮食交际日益讲究,创造出丰富多样的主食和菜品,并把烹饪技艺推陈出新,提升了当地的饮食水平,对晋中民众的饮食生活产生了很大的示范性,其影响久远,传承至今。  相似文献   

3.
在明清晋商的五百年辉煌中,由于地缘优势、资源禀赋等因素,山西各地商人兴盛的原因、衰落的历程并不相同.作为晋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平定商人,不仅利用其地理、资源等优势,开拓与京津等地区的贸易,而且在时代变革中积极进行产品以及产业的转型,从而成为整个明清晋商中独具特色的一支力量.  相似文献   

4.
正《一把酸枣》是中国舞剧史上第一部反映晋商文化、演绎晋商爱情生活的舞剧。欣赏完这部作品,让我感受到了在那个年代晋商文化的魅力,演绎了一个家族从兴盛到衰败的历程,同时也描绘了一段无比凄美爱情故事。作为一部反映晋商历史、讴歌晋商精神的大型舞剧,《一把酸枣》充分的发挥了地方区域的文化特色,也结合了当时的文化背景。它以晋商为大背景,描绘出了一个丰富多彩晋商形象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这个大背景下也刻画出了一个又一个活灵活现的人  相似文献   

5.
吴红卫 《科教导刊》2019,(7):150-151
清代的晋商文化曾被晋商分为"晋南"、"晋北"两种类型。清代的晋商文化除了与明朝北部的边境贸易密切相关,还与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建州女真、张居正、李成梁、努尔哈赤,这些名字表现出的民族纷争与彼此谅解,以及"祁氏之田"、剪桐封弟、狐突教子、割股奉君等,众多文化因素将晋商文化呈现得丰富多彩、气象万千。思辨、创新、继承与融合是清代晋商文化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明清晋商的诚信闻名于世。晋商诚信做人、诚信做事,展示其诚信笃实、义孚天下的形象,体现了"诚招天下客,信纳万家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经商理念。晋商的诚信思想对做人、干事和创业至今仍有显著的示范作用,对构建诚信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太原晋商博物馆!晋商博物馆建于2008年……"步入太原市迎泽公园,时常会听到这样热情而稚嫩的声音。这是太原市迎泽区东岗小学的"小小义务讲解员"在太原晋商博物馆"打卡上班"时的激情讲解。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是一个近代概念,但作为文化传统,它早已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思想和实践。爱国主义精神是晋商精神的核心组成部分。祁县的乔致庸是晋商翘楚,也是明清晋商的典型代表。本文将以乔致庸"灾年开仓放粮,赈济灾民"、"筹借粮草,平息叛乱"、"出巨资,赎矿权"和"疏通茶路,货通天下"等故事为例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以明清时期晋商为主体创造的晋商文化内容极其丰富,是山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表现在商贸文化、建筑文化、家族文化、戏曲文化等几个方面.结合新时期推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文化发展要求,为有效传承晋商文化,以山西高校教育体系中"晋商文化"课程为考察中心,从建设文化底蕴深厚的通识课、打造学生喜欢的文化社团、设置多样化的课程考核体系三个角度分析晋商文化课堂实践的方法与路径.  相似文献   

10.
明清晋商研究是对明清时期中国晋商进行的多角度的一系列研究。“诚信,仁义”是明清晋商的金字招牌,但诚信是无论古今及无论任何地方的商人都提倡的公序良俗,并非晋商独有。明清晋商对内部的管理强调等级制官场文化的“官僚君主制”,这种明清晋商特色的管理模式尽管对明清晋商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也为明清晋商走向衰败埋下了伏笔。只有给明清晋商一个清晰、准确和基本的定位,才能为后续研究明清晋商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无锡商会与1929年国民救国会被捣毁风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29年7月初,无锡县国民救国会因查扣日货事件与地方商人发生所谓救国会被捣毁风潮。救国会呈控地方商民大肆捣毁救国会,抢走被扣押之日货。据此,无锡县政府先后拘押两名地方商人。为营救俩人以及反对救国会查货,在请愿无果的情形下,无锡地方十三业宣布总罢市。最终,在无锡商会的调处下,无锡县政府答应了大部分请愿要求,罢市风潮得以平息。本文据有关资料,通过无锡国民救国会被捣毁风潮的梳理,揭示了反日运动中地方商民与国民救国会之间的矛盾冲突;而且通过对商会调处的分析,亦展现了在复杂背景下商会功能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明洪武二十二年,关于四川岩州茶马司定价问题,《明太祖实录》记载:一匹马给茶一千八百斤,《弇山堂别集》记载为:十匹马给茶一千八百斤。凡研究明代茶马贸易的学者基本上都采用《明实录》的说法,以此来论证官营茶马贸易衰落及相关问题。之所以出现以上二者差距十倍的原因,是因为抄写或勘印所导致。事实上",马十匹给茶一千八百斤"更能符合当时岩州茶马比价的实际,也与明王朝整个茶马比价政策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近代浔商长期受传统儒学思想文化的熏陶,在他们身上传统儒商的文化意蕴占了主导地位。文章从文化的层面探讨浔商在艰辛创业、不懈追求、锐意进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文精神与文化意蕴,探析浔商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上失利衰落的悲蒯,从而引起我们深层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商人会馆的出现,是晴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和大宗贩运贸易兴起的产物。本认为,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的会馆,实际上是贩运商帮建构的表象和媒介。会馆组织的建构和发展,是贩运商人通过“笃乡谊,祀神祗,联嘉会”的化纽带以及“利”、“义”的契合实现群体整合的过程,同时也是商人在自我建构和发展过程中把社群认同和国家象征结合起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叶向高生活的时代,正是明代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嘉靖倭乱”之后,东南沿海地区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并逐渐走向繁荣,海洋社会经济也被整合到以东南亚为中心的环中国海贸易圈中去。叶向高作为一名政治家,一方面与陆地商人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坚决支持明朝廷的海禁政策,主张严禁通倭走私贸易,打击走私海商。叶向高对商人认识的两重性,是由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所决定的,也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汉口凭着它优越的地理条件,有利的“纲盐”政策以及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吸引了大批徽商到此经商。徽商在汉口的经营范围十分广泛,特别是盐、茶、典当、米粮等行业尤为活跃。徽商促进了汉口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对提高汉口的知名度方面,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西晋时期,四言诗被作为“雅音”而受到推崇,本主要论述了西晋四言诗“正”的内容特色,这集中体现在“公宴诗”、“赠答诗”、“补亡诗”和一些“抒情诗”四种诗歌题材当中。  相似文献   

18.
《金瓶梅》中出现了不同层次的士人,但他们在以西门庆为代表的商人面前,都以不同的形式败下阵来。这种现象表明,明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崛起,士商地位已悄然发生变化,尊士抑商的传统观念正被颠覆。  相似文献   

19.
重农抑商与中国商人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商人自产生之日起 ,就始终处于受贬抑的地位 ,为追求秩序稳定的封建王朝 ,“重农抑商”一直作为基本政策沿袭下来 ,造成了中国商人社会地位的低下 ,恶劣的成长环境是“奸商”大量产生的土壤 ,商人最终追求“官商”结合 ,严重地影响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孝经》的研究至魏晋六朝时期趋于全面繁荣,其主要特点有三:一、帝王研究《孝经》的第一次兴起;二、出现(孝经》百家注;三、《孝经》研究出现郑学和王学,南学和北学的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