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档案》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主办,创刊于1981年,是全国独家专门公布明清档案文献、刊发明清史学论文、探讨明清档案业务的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2.
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聚集一堂,热烈庆祝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成立80周年,追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自创建以来不平凡的发展经历和明清档案事业创业所走过的艰苦历程,追思和学习老一辈明清档案工作者为明清档案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风范,进一步激励我们把明清档案工作和明清档案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3.
新契机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存明清档案1000余万件。档案整理工作一直是明清档案工作的基础、重中之重。明清档案的整理,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历史地看,基本上可分为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徐莉  李阳 《历史档案》2017,(2):136-141
为了解海外明清档案存藏情况,开展明清档案征集工作,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李国荣等一行五人于2016年9月赴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实地考察。此次交流访问,深入了解了哈佛燕京图书馆的历史、馆藏及藏品价值,并征集到一定数量的明清档案。  相似文献   

5.
一、六十年星霜,档案相伴左右单士魁曾用名单秉彝,北京市人。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中国档案学会顾问,著名明清档案专家,清史学家。生于1905年6月4日,卒于1986年11月16日。早年肄业于国民大学国文系,后专学中医。  相似文献   

6.
《历史档案》2005,(4):85-85
本刊讯 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的《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论文选:1994.10-2004.10》一书,日前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7.
2005年10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迎来建馆80周年。正如王刚同志在致我馆的贺信中所讲的。明清档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经过几代档案工作者的艰辛努力。明清档案在为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繁荣中华文化、推动学术研究、扩大对外交流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这里,主要就近10年来明清档案的开发利用作个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8.
明清档案"数转模"项目是档案信息载体从传统纸质转化为数字影像,再到模拟影像的二次转换过程.本文基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工作实践,阐述了明清档案"数转模"项目质量管控的基本内涵、运作原则、主要程序和工作方法,以期促进珍贵档案资源的开发,避免经多种介质转换后的备份档案信息失去应有效能.  相似文献   

9.
1984年4月29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举行茶话会,热烈祝贺该馆研究员、明清档案专家单士魁同志从事明清档案工作六十年暨光荣退休。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延永生同志主持了  相似文献   

10.
霍华 《历史档案》2006,(2):F0002-F0002
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成立80周年庆祝大会主席台(从右至左:副馆长邹爱莲、副馆长刘余才、馆长邢永福、副馆长冯伯群、党委书记赵雄)。②馆领导向从事明清档案工作满20年和30年的同志颁发《荣誉证书》。③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在“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学术研讨会”上讲话。④邹爱莲副馆长在庆祝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成立80周年“明清档案开发利用座谈会”上介绍10年来明清档案开发利用情况。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成立80周年@霍华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继中央档案馆档案价值评定委员会成立之后,近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明清档案价值评定委员会、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民国档案价值评定委员会相继成立。委员会由档案、历史等相关行业权威专家组成,旨在促进档案的征集和  相似文献   

12.
刘若芳 《历史档案》2006,(4):121-123
2002年12月清史工程正式启动,这是新世纪我国的一项重大文化工程,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历史档案工作中的一件大事。要“保证编纂出一部高质量、高水平、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传世之作”,必须高度重视对清代档案的整理开发和利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作为专责保管明清历史档案的国家级档案馆,理应为清史纂修工程提供翔实而丰富的档案资料,并欢迎清史编纂工作者和广大的读者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阅档案。  相似文献   

13.
正明清档案数字资源作为国家数字资产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强档案数字资源建设和利用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明确了思路与定位,对明清档案数字资源建设与利用做出了全面的部署。2006年10月,国家档案局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在北京联合召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工作会议,决定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等单位具体承担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试点工作,对档案数字化的机制、流程、技术要求、成果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明清档案1100余万件(册),其中绝大部分是清代档案。清朝时期,淮安是运河四大都市之一,集“漕河盐榷”于一身,具有独特的经济政治地位。权威专家估计,清宫档案和淮安有关的有3万余件。  相似文献   

15.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学者,女士们、先生们: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为庆祝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建馆80周年而举办的“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学术讨论会,今天在这里开幕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全体员工,对光临会议的中外来宾表示热诚地欢迎!对国家档案局毛福民局长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本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档案管理和研究人员撰写的清代历史故事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是专事清王朝中央与皇家档案保管与提供利用的国家档案馆,位于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内。如果你到北京  相似文献   

17.
《浙江档案》2006,(11):9-9
10月23日至26日,全国明清档案目录数据采集(华东、中南地区)工作会议在浙江召开。会议旨在进一步推动全国明清档案案卷级目录采集工作,讨论细化工作方案与标准化工作细节。全国历史档案资料目录中心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邢永福,全国历史档案资料目录中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建平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档案局、馆局、馆长关继南到会致辞,全国明清档案资料目录中心主任胡忠良主持会议并作专题发言。  相似文献   

18.
征稿启事     
正《历史档案》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主办,创刊于1981年,是全国独家专门公布明清档案文献、刊发明清史学论文、探讨明清档案业务的学术期刊。现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中文历史类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期刊最受海外读者喜欢分类排行文化类期刊。本刊辟有"档案史料"、"学术论文"、"专家论坛"、"史苑杂  相似文献   

19.
由中山市档案局(馆)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香山明清档案辑录》一书,于2006年7月18日下午在中山市会议中心举行首发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机关党委书记、研究馆员赵雄,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远明,副市长李树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刘余才,广东省档案局副局长张平安,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马明达等出席首发式,中山市直机关及各镇区分管档案工作的负责人约150人参加了首发式。《香山明清档案辑录》一书收录了明代档案4件,清代档案863件,约150余万字,起讫时间由明天启三年(1623年)至清朝宣统三…  相似文献   

20.
《历史档案》2006,(4):120-120
本刊讯由广东省中山市档案局(馆)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的《香山明清档案辑录》一书,近日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香山即今中山,自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正式设立香山县以来,距今已有854年,且中山与澳门毗连,明清时期处于中外交往的前沿地带。该书收录了有关中山(香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