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意境和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鉴赏中国古典诗歌不能不说到意境,营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抒发情感的重要手段;说到意境就不能不谈到诗歌的意象,意象是构成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重要元素。意象和意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诗歌鉴赏过程中决不能将  相似文献   

2.
意境和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本文具体论述了意境和意象的概念、特征和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意象是指能独立表现情感的形象结构,是寄寓诗人的独特理解和特定感情的事物和景物,是诗人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载体。意境是文学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画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意境的概念比意象大,它由意象构成,意象包含在意境之中,但意象又不等于意境,二者是两个不同的而又密切联系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本论述了意境的历史发展及其意境的内涵,分析情景相生的不同侧重点,以物象、意象、意境三个概念解释意境的构成,并提出诗歌创作由物象而意象、由意象而意境的整体过程。  相似文献   

5.
意象与意境是诗歌鉴赏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婉约词的意象更是别具特色,极富艺术表现力。婉约词的意境特点也非常鲜明,颇有艺术感染力。本文仅对婉约词意象的多样性以及意境特点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意象和意境的概念未做明确的区分,随意使用,给我们的学术研究工作造成了不小的障碍。本文试图从历史流变的角度对意象、意境的概念做一个比较深入的辨析,并且把意境说和西方美学中的意味说做一个比较,揭示二者的相通与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7.
意象说和意境观是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审美概念,意象说的创立早于意境观。意象说的产生、发展和成熟,为意境观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虽然二者在审美价值上各有侧重,但对文学创作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古典诗歌鉴赏固然需要学生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和古典诗词知识的积累,但是如果比较注重赏析思路的培养,就能很大程度上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诗歌鉴赏时,首先要找到赏析的钥匙,这把钥匙就是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只有读懂了意象的含义、意境的氛围,才能明白作者要表达的内容或抒发的情感。而古典诗歌构成的最基本要素就是意象和意境,只有打开意象和意境的大门,才能披文入情,开始鉴赏。所以笔者认为初步鉴赏诗歌,首先要学会理解意象和意境。一、明确意象和意境的概念一首诗歌的含义都是借助一个个不同的意象来表达的。只有驾驭了意象,才能把握诗…  相似文献   

9.
<正>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其中诗歌的意象与意境是鉴赏的重点,但在具体的鉴赏活动中,同学们常常会混淆这两个概念。那么意象和意境是否同一概念?它们之间有无区别?笔者认为有必要加以辨析。我们先来看看几本工具书对这两个概念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薛晓燕 《考试周刊》2010,(56):33-33
中国文学的艺术特征是以意象表现为基础的。掌握意象的概念,学习通过把握意象的外部特征而领悟其深层内涵.应用适当的联想和想象再现意象群所营造的意境,是阅读中国古典文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无论是古典诗,还是现代诗,只要去鉴赏,我们总会直接面临两个最基本的概念:意象与意境。那么,什么是意象?诗人是怎样选择与描绘意象的?又是怎样通过对意象的加工与经营创造出情感弥散意境的?笔者试图通过自己诗歌创作与诗歌教学的经验,谈一点认识,以求共勉。一、意象意象是一个合成词,融意于象而成为一个有机  相似文献   

12.
贺胜兰 《现代语文》2009,(11):138-139
论文涉及了诗歌中的三个重要概念:物象、意象和意境,重点阐述了意象的内涵及意象的特点:意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意象的获取过程便是艺术作品的产生过程作者对意象选择、创造的偏好,使作品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意象群的流变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诗歌史的变迁;意象的普遍性和传承性使得某些意象在历代诗文中反复出现,延绵不绝,形成了不言自明的象征意义。这几个方面的概括可以较全面深刻地帮助读者认识意象在生成作品意境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昏是一个时间概念,是光明向黑暗的过渡。在宋词中,黄昏是一个意象群,它是由斜阳日暮与归鸟、杨柳、烟霭等景物意象共同结合而成的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意境。黄昏意境的形成源于中华民  相似文献   

14.
意象·意境     
意象与意境在诗词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各有特点,又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5.
意象说难     
本文认为:意象是与意境不相同的两个概念,把意象泛而化之,这是不可取的。本篇文章主要从意象这一概念的起源、发展及内在意义上来探讨意象这一概念,在此呼吁意象古义的复苏与回归。  相似文献   

16.
"意象"和"意境"分别属于认知语言学领域以及古代文学领域。然而两者具有相通之处——都试图通过一定的客观物体来表达主观感情。因此笔者将两点结合起来,以认知语言学领域的"意象图式"理论分析曹操的《观沧海》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笔者首先讲述了"意境"和"意象"的相关性,介绍了"意象图式"的概念,并以此分析出《观沧海》中"意象图式"的体现,最后再分析了这种体现的所产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意象与意境是诗歌创作、欣赏与评论中常遇到的两个美学术语。一般人认为诗歌创作的焦点问题在于意境的创造,对儿童诗来说,创作的焦点却是意象的组合。儿童诗意象的描写和意境的表达有其特殊性。儿童诗中意象与意境创造的关键是捕捉意象。  相似文献   

18.
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由意象构成的,意境的展现主要依靠意象。中国古代的诗歌最注重意境,诗歌创作就是意境的创造。因此,在将这些诗歌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译者的任务之一就是完整地传达原诗的意境。为此,译者可以采取种种方式对原诗的意象加以处理。具体地说,这些处理方式包括转换意象、浅化意象、细化意象、增加意象和省略意象并加注等方式。  相似文献   

19.
<正>在近几年的古典诗词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能够找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也能联系到一些意象所蕴含的情感,但在描述诗词意境的特点和情感时,或是茫然失措,或是失之偏颇,很难用准确的语言表达。究其原因,则是学生对意境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不能理解掌握并熟练运用描述意境的"专业术语"来进行表达。而对于诗歌意境的把握,又直接关系到对诗歌内容情感、手法技巧和语言风格的  相似文献   

20.
【鉴赏指导】一、什么是意象和意境所谓“意象”,就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争奇斗艳的春天;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总之,意象是局部的、具体的,意境是整体的、空灵的。二、意境的常见类型举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