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定心以应世     
<正>宋朝大文豪苏轼(东坡),有一天,在书房里写了一首五言诗,诗曰:"稽首天中天,豪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苏轼愈看愈得意,便喜滋滋地遣人将之送往好友佛印处,并请佛印赏评。佛印有意捉弄苏轼,便在该首诗的旁边写了一个"屁"字,并着来人带回。苏轼一看,不禁勃然变色,马上气冲冲地过江找佛印理论。佛印笑对苏轼说:"不是说八风吹不动,怎么一‘屁’就过江来了?"苏轼顿时满面羞惭,转身而去。(注:八风系指: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相似文献   

2.
我喜欢豪迈、大气的诗。这首诗,每一行都充满了男子汉的大气魄,是一种诗人对草原、对大地的行吟,读来令人狂喜。这首诗,每一个字像是一棵绿草,组合之后,就变成了一片辽阔的大草原,在那里,氧气含量非常高,低低的云朵伸手可摘,马、牛、羊、人在偷偷放着小屁儿……  相似文献   

3.
丈夫的家书从前,有个年轻的商人在外地经商,他十分怀念家中才貌双全的妻子,便写了一封信让人带回家中。他妻子接到信后,拆开一看,竟是一首诗。诗曰:二人力大顶破天,十女耕田田半边,我要骑羊羊骑我,千田连土土连田。妻子念完后,顿时热泪盈眶,更加思念在远方的丈夫。原来,这首诗的每一句各打一个字,四个字正好组成一满含深情厚谊的词语。亲爱的读者,你能猜到家书中的四个字吗?  相似文献   

4.
刘长卿的一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仅仅20字,却造就了解读,索解一类文字不下三两万言,这一方面固然可以说明这首诗之好之耐人读,而另一方面它也是读者见仁见智之所至.近又读到《名作欣赏》1998年第6期金志仁先生之《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索解》(下简称《索解》),竟也引发了笔者对这首诗解读的意趣,姑试为解读.  相似文献   

5.
袁月  徐敏 《小学生》2008,(5):29-29
《游子吟》这首诗很多人都知道,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诗,因为这首诗的一字一词都蕴藏着母亲对远方孩子的爱,这首诗把母亲为即将要出门的儿子密缝衣服的神情表现出来了,写出了儿行千里母担忧的一幅画面。  相似文献   

6.
杂体诗趣谈     
杂体诗是另类特殊的诗体,形式种种,各具情趣。兹举几例,以共赏读。一是宝塔诗。以“一字至七字诗”为基本形式,因形如宝塔,故称“宝塔诗”。例如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三月,白居易被罢免了刑部侍郎之职,任命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临行前,他的老朋友裴度等人为他置酒送别。席间,有人提议在座每人写一首一字至七字诗。白居易即以“诗”为题、为韵,写下了下面这首诗:诗!绮美,瑰奇。明月夜,落花时。能助欢笑,亦伤别离。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这首诗以“诗”为题,以题为韵,…  相似文献   

7.
阅读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及注释 ,完成 1— 3题。独坐敬亭山 ①   李 白众鸟高飞尽② ,孤云独去闲 ③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注释】①敬亭山 :又名昭亭山 ,在今安徽宣城北。②飞尽 :飞光了。③独去闲 :独自去偷闲。1 这首诗的主要意思在于一个   字 ,但却从   字写起。点出似乎“山”和“我”在彼此依托 ,相随作伴。2 解说诗中一二句“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的含义。答 :                                    3 解说诗中三、四句“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的含义。答 :    …  相似文献   

8.
我不去想明天是否会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便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的路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尽在意料之中。一首诗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一首诗呈现了生命的内容;一首诗道出了生命的真谛;一首诗让我明白:生命是一个过程。生命是一个流动的过程。人作为社会中点点跳动的音符,匆匆几十载如白驹过隙般转瞬即逝,但如果还不去体会那沿途中的点点滴滴,岂不让人觉得白走这一遭了。假若真是那样的话,相…  相似文献   

9.
《断章》一诗被收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这首诗创作于1935年10月,全诗共两节、四行,仅35字,却成为卞之琳最富盛名的一首小诗,也是新诗中的一首经典之作。诗人曾云"这首短诗是我生平最属信手拈来的四行,却颇受人称道,好像成了我战前诗的代表作"[1]。  相似文献   

10.
左右     
一首诗因她的美丽 让我一次次激动 真想对风说 你应把那些诗 一字一字揭开 看看字里的黎明 是怎样舀干一个人的渴望  相似文献   

11.
乐观向上     
有这样一首诗:“有个乐天派从12层楼掉下,每经过一层楼的窗口,他就对在楼下胆战心惊的朋友高喊:瞧,我现在还没事!”初读这首诗恰是心情失落的时候,无所事事地拿起一本书随便翻翻,而跃入眼帘的便是这首小诗。从此,我便记住了这么一个乐天派,我便记住了——乐观向上。  相似文献   

12.
细节不细     
一次给二年级的学生教古诗《咏柳》,不经意间发现这样一个细节:有个学生抄写这首诗的第一个字“碧”时,竟然看了三次才抄完。我便静下心来,对全班学生作了一次抄写观察,于是有了如下一个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13.
简简单单的一个“一”字,在诗人的笔下,却能铺排出多姿多彩、兴味盎然的“一字诗”。古人做诗,最忌同一首诗中字词重复,而“一字诗”却是要“一”字多次乃至十几次反复出现,不仅不能有重复与拖沓之感,而且诗的内容还要与一定的事物相应。这本是难而又难的事,可是,古代一些名家却竞相玩起“一字诗”来。宋朝大学士苏东坡,有一次外出访友,来到江边渡口,可是渡船刚刚离岸,于是苏东坡便喊船家驶回来,接他上船。船上的人都认识这位大诗人,笑着起哄,故意为难他,让他即景赋首诗,诗中必须含有十个“一”字,然后才能接他。苏大学士无奈,只得应允。只…  相似文献   

14.
师:今天我们学习杜甫的三首诗,请同学谈谈初读这三首诗的感受。 生:三首诗都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生:每首诗的三四联都让人觉得非常悲凉。 师:三四联其实写的都是景物,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悲凉呢?这其实就是通常所说的写景抒情。大家思考一下:这三首诗到底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板书。要求用一个字填空)  相似文献   

15.
光明和黑暗     
一个人来了来为光明作证那些为黑暗作证的人却早就来了一个人来了来为光明作证为黑暗作证的人却来了无数个对不起我当然按照数量来判断但我并不坚持他们就是黑暗他们不是黑暗但他们引起了黑暗他们不是黑暗但他们妨碍了光明【解读】这首诗选用了一系列在语义和情感上相互对立的词语 ,诗歌的意义就在语词构成的内在张力和语义的悖反中生发出来。“黑暗”和“光明”是贯穿本诗始终的一组相反相成的词语 ,反复出现 ,作为人生世相的阴影及其对立物的喻称 ,是本诗题旨关键所在。诗歌前三节还反复使用了另外几组对立性词语。第一节中分别对应于“光…  相似文献   

16.
个人魅力     
编辑:这首诗是你原创的吗? 写手:是的,每一个字都是我想出来的。编辑:太好了,李白先生,想不到您从唐代穿越到21世纪来了,麻烦您把这首诗的作者名字改成过去的名字发表。谢谢!  相似文献   

17.
一个字的诗。当代有位诗人写了一首短诗,题目是《生活》,全诗只有一个字:“网”。仅这个网字便把现实生活中错综复杂,千丝万缕的关系表现了出来。读罢此诗,令人思索不已,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8.
央视在抗震救灾直播节日播出一首名为《生死不离》的诗(作者为王平久)。随后这首诗在网上被迅速转帖,不少人都深受感动,更以“我数秒等你消息”祝愿没有联系上的同胞平安。当晚,作曲家舒楠赶紧谱曲,成龙连夜录制,并且边唱边掉眼泪。这首歌曲刚在电视播出,便引起了强烈共鸣。诗词如下:生死不离,/你的梦落在哪里。  相似文献   

19.
十七字诗     
明朝正德年间,有个叫李赖子的,好作十七字诗,能触目成咏。当时天旱,太守求雨未应,他竟作诗嘲笑太守。诗云:太守出祷雨,万民皆喜悦。昨夜推窗看,见月。这首诗传到太守耳朵里,太守甚为生气,下令传讯他。太守对李赖子说:“你善吟十七字诗,不妨再来一首。假如是佳作,便放了你。我的别号叫西坡,就以此为题做诗吧。”  相似文献   

20.
文坛之最     
天下最短的一首诗 民间诗人、戏曲家戴笠人先生虽然一夜工夫可以完成一个9场戏曲剧本的草稿,然而一首微型短诗,他却花费了3年时间去构思推敲。 这首诗,题目《人生》。诗,只有一个字:“灯”。以人生喻“灯”,诗意盎然,回味无穷,可谓天下最短的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