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伪科学流传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金海 《科学学研究》2002,20(2):138-142
伪科学在我国形成流行的态势 ,有深刻的心理学根源 ,具体包括 :从众心理、选择性解释心理、随机强化心理和暗示心理  相似文献   

2.
借鉴组织行为学相关理论,介绍了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内涵及其对组织绩效的正向贡献作用;提出了道路交通管理系统的本质是一个组织的观点,该组织由各种道路交通管理参与主体组成;指出了道路交通管理组织中的公民行为特征;最后给出了组织公民行为理论对道路交通管理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该文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法考察了当前部分高校学生的安全心理和行为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三校学生的安全心理意识水平有较明显差异,但普遍水平不高,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导致的意外事故率较高。在主观原因中,社会性别角色心理,情绪对注意转移的影响,从众和侥幸心理是最主要的四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的心理障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有着其本质的心理根源。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从我国人民的认知心理、行政心理以及从众心理三个方面分析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因素,为克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出现的心理障碍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的依赖、自卑、从众等心理困惑,影响了其顺利就业。大学生必须学会积极的自我调适,正确认识自我,调整自己的职业意向,克服从众心理,脚踏实地,使自己顺利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期背景下网络新媒体发展促使以“技术赋权”为显著特征的新兴围观者纷纷涌现,这种依托于虚拟空间的社会互动新形式即“网络围观”,其实质是公众对网络公共事件一种选择性到场,而促发围观行为的个体心理机制也是复杂和多元的。因此,深入分析引发围观行为的以好奇娱乐为主的表层心理动机,以及社会助长、从众等深层心理机制,并从规范性形成的视角提出围观行为的道德驱动模型理论假设。通过模型建构与验证,发现个体道德认同和道德敏感均对围观行为有正向的影响,其中道德敏感在道德认同与围观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最后也展望了基于道德规范的围观行为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演唱会上,一般来讲歌星是唱歌的主角,但很多时候,往往观众也一起在跟唱。尤其在一首歌的高潮部分,你会发现,这时跟唱的人会更多,而他们唱歌的声音也更大。那么,为何大家如此喜欢跟唱呢?其实,这是从众心理的一种表现。"从众"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就是我们所谓的"人  相似文献   

8.
李晓飞 《科教文汇》2008,(34):164-164
教师要帮助学生释放心理压力,让他们学会调控情绪,在细微之处平衡学生的心理,利用好学生的从众心理,叫孩子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大专生常见的五个就业心理误区:自卑心理;自负心理;从众心理;冷漠心理;依赖心理。从三方面分析其存在的原因:社会原因;学校原因;个人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李鲁宁 《科教文汇》2009,(24):79-79
本文对大学生就业存在的自卑、自负、焦虑、急躁、从众、功利、依赖、侥幸等心理问题表现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心理问题,提出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调试,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大专生常见的五个就业心理误区:自卑心理;自负心理;从众心理;冷漠心理;依赖心理。从三方面分析其存在的原因:社会原因;学校原因;个人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网恋现象的交际心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对人们的交际行为、交际心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恋是网络交际发展的产物。文章从网恋主体角色的心理、网恋客体角色的心理、网恋交际关系等三方面定位来论述网恋交际心理。网恋现象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时所产生的心理动机、认知与认同、情感等过程,深入研究网恋有利于交际心理学的发展。网恋应建立相应的新的伦理道德规范的秩序。  相似文献   

13.
朋辈交往会受到从众心理、投射心理、社会比较心理的相互影响。在大学生中,朋辈咨询员透过倾听、共情、鼓励、指导等心理咨询技术,实现了助人自助的职能,从而在大学生心理援助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容易出现自卑、自负、从众、依赖等心理误区,不仅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而且有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针对这些心理问题表现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心理问题,提出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调试,培养健康的就业心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从众行为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从众行为的产生是不可完全避免的,如何引导它才是问题的关键。通过分析从众行为产生的过程和原因,从众行为在其产生动机和结果上有积极的一面。如果能正确引导群体中的从众行为,就能使从众成为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从施引文献出发,对国外从众行为研究进展进行探索,展现和揭示从众行为研究的应用现状和 发展动态。【方法/过程】首先,以提出从众行为理论的论文为种子论文,将SSCI/SCI数据库中引用了该论文的文献 为研究对象。其次,利用关键词词频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和统计有效数据,展现从众行为理论应用研究的重点和热 点。最后,利用文献研究法,结合施引文献的具体内容,对从众行为理论应用研究进行述评。【结果/结论】研究结果 发现,目前国外从众行为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从众行为相似概念辨析、从众行为产生机制研究、从 众行为理论模型研究、不同情境下的从众行为影响研究。【创新/局限】从施引文献视角出发定量分析国外从众行为 研究现状,可以为从众行为研究综述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推动从众行为理论在图书情报领域研究中得到更好 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农科毕业生择业过程中不仅存在着大学生普遍具有的从众、嫉妒、羞怯、自卑、依赖、攀比等心理,还具有弃农转行、自我评价过低、懈怠就业、逃避等特有的心理。本文在调查和总结农科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促进农科毕业生良好就业心理形成,实现更好就业的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18.
网络语言是青少年心理需求在网络交际中的反映,是社会思潮、网络特点和“青少年特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特点表现为:兼容性、不稳定性、简约性、形象性、非规范性等方面。对网络语言进行心理归因分析主要有自我意识、性意识、丰富的想象和从众心理等几个方面。规范网络语言的根本在于重视青少年心理需求研究,营造满足正当需求和引导不正当需求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9.
农科毕业生择业过程中不仅存在着大学生普遍具有的从众、嫉妒、羞怯、自卑、依赖、攀比等心理,还具有弃农转行、自我评价过低、懈怠就业、逃避等特有的心理。本文在调查和总结农科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促进农科毕业生良好就业心理形成,实现更好就业的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20.
回顾道路交通工程发展的历史,呈现出一种人的认识观念与科学技术相互交织的发展过程,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道路交通现代化建设需要进行观念的调整、目标的调整,以及系统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