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用于毛细管电泳中的电导检测器的研究及应用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方法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MTO级甲醇中的氨氮含量,通过预处理将甲醇中的氨氮全部转化为NH4+并进行水浴蒸发富集,然后用离子色谱法进行色谱分离,电导检测器进行检测,用外标法进行定量。通过实验确定了MTO级甲醇的预处理方法及最佳测试条件。本方法的准确度及重复性均符合QA/QC的质量控制要求,且具有简单、快速、检测限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离子液体介质与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离子液体介质与材料研究是当前化学化工、功能材料的热点领域之一。1998年底以来,我们以发展离子液体清洁反应介质和软功能材料为研究内容,以实现新离子液体的设计与合成,离子液体中无硫酸Beckmann重排反应、非光气异氰酸酯合成、二氧化碳吸收与活化、反应-升华分离一体化,微孔硅胶限制纳米尺度离子液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和应用及离子液体-电化学技术集成等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并取得良好进展。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的接触式测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非接触式测量仪表—电涡流传感器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电涡流技术将非电量的位移信息转化为电压信号。通过对电涡流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分析,设计了各功能电路,介绍了关键器件,如振荡管、运算放大器等的选型及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实践证明:采用这种电路制作的电涡流传感器在对旋转机械等进行位移测量时,大大提高了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以及安装、调试的快速性。  相似文献   

5.
纳米二氧化钛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高性能材料,通常被作为光催化剂使用,目前已经在很多污水处理、空气净化、涂料制作等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从整体上来看,纳米二氧化钛材料的应用不仅为环保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帮助,其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为此,本文对光催化纳米二氧化钛材料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其在现实生活中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0,(23)
目前BGA器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电子产品上。电子产品正朝向轻量化、便携化等方向发展,对BGA技术进行研究升级也迫在眉睫。BGA封装因为其顺应目前电子产品轻量化、便携化的发展趋势,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应用到焊接工艺中。元器件是否可靠的关键在于焊点的剪切性能。文章通过研究BGA焊点剪切性能和界面结构,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6,(19)
接触式测量法在表面形貌的测量上应用广泛,具有操作简单、直观可靠且通用性等优秀特征,实际应用中效果明显。但其应用中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本文就缺陷进行分析,并探究微恒力技术在改善接触式表面轮廓测量缺陷中的原理及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5,(14)
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应用越来越广泛,占据未来航空业的一种新型领域。便携式空地侦察机是一种集侦查、巡逻、航拍等功能于一体的小型侦察机。本文介绍了研制的某型便携型背包式侦打(侦察、打击)一体化小型无人机,并对其制作工艺和关键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与说明。  相似文献   

9.
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各住宅区对个人停车场的需要越来越迫切。本文对小型个人停车场进行了改造升级。升级后停车场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为非接触式感应IC卡、射频读卡器、隔断系统及车辆感应器。用户在进场停车时,无需下车,只需将感应IC卡在读卡器前刷一下,读卡器将识别用户的卡号,并将识别的卡号以TTL电平形式送到闸杆控制系统,通过单片机的识别来带动步进电动机使闸杆升起。当车辆通过闸杆后,埋设在闸杆后方的地感线圈给予其相连的车辆检测器一个信号,通过单片机的控制使闸杆下落。同样,用户取车时通过同样的操作即可。本停车场系统适用于住宅小区内单个用户的停取车辆,采用的非接触式感应IC卡有很强的保密性。停车场系统的某些部件为自行制作,减少了整个设计的费用。整个停车场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阐述非接触式填料和接触式填料的密封工作原理,对影响填料正常工作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填料泄露的新结构设计方案,应用后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单介绍了离子液体在润滑材料中作为基础油、添加剂和润滑薄膜的应用,并展望了离子液体在摩擦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离子色谱法在现今的化学检测分析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检测手法,其具有检测速度快、操作方便、灵敏性高、分析能力强与检测结果准确等优点,这些优势使其在药品检测中也被广泛的应用。主要根据现有的药品检测中离子色谱法的技术进行分析,对其应用的技术要点进行简单的介绍,并且探讨了其近几年中在药品检测中的发展情况与发展趋势,探讨离子色谱法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射频卡,又称非接触式IC卡,智能卡。它把计算机技术、射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结合到了一起,其小巧实用,性价比高。并已开始应用于金融、消费、医疗、交通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高新技术产品。以校园食堂收费管理系统中的射频卡读写系统为模型,就射频卡的设计原理和应用进行分析。说明并定义了如何建立和调试一个天线单元。另一方面介绍射频卡卡内电源产生电路,解决了非接触式卡内没有电源系统,需要由读卡器通过无线方式供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大众科技》2009,(9):3-4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研究员石春山课题组发明了“稀土发光材料制备方法”。该方法不仅体系新颖,制备工艺简便,易于操作,而且提高了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和制灯后的使用寿命,还为探寻新的发光材料及其应用拓宽了领域。据了解,稀土三基色发光材料,尤其是灯用材料,具有发光效率高、寿命长、显色性好等优点,在照明和显示领域已有广泛应用。而迄今为止,稀土三基色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直以掺杂三价铕离子的氧化钇作为红粉、以三价铽离子和三价铈离子共掺杂的多铝酸镁作为绿粉、以二价铕离子掺杂的多铝镁酸钡作为蓝粉。制备发光材料时,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盐厂输送皮带机传统接触式清扫器易损不耐磨有残渣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清扫器思路,用压缩空气作为清扫介质,采用非接触式清扫的方法进行清扫,并进行了实验和应用,结果表明,该清扫器寿命长,可调节,消耗低。便于维护。  相似文献   

16.
作为生命科学和微电子学的交叉方向,CMOS生物芯片由于具有检测精度高、动态检测范围大、高通量、微型化、便携化、低成本等优势,使得其在POCT检测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通过对不同生物芯片技术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射频CMOS技术在速度、成本、便携性等多方面均有明显优势,未来该技术在POCT或其他检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总含碘量的增加,乳剂的离子电导值迅速增加,而感光度在某一总含碘量时最大.增大碘溴化钾溶液中碘溴比,将导致碘向外层的均化,使离子电导增加.随着碘带向T颗粒边缘移动和其形态比的增加,乳剂的离子电导值也增加,而其感光度逐渐减小.本文用隙间银离子与光电子合理的匹配解释了感光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射频卡,又称非接触式IC卡,智能卡。它把计算机技术、射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结合到了一起,其小巧实用,性价比高。并已开始应用于金融、消费、医疗、交通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高新技术产品。以校园食堂收费管理系统中的射频卡读写系统为模型,就射频卡的设计原理和应用进行分析。说明并定义了如何建立和调试一个天线单元。另一方面介绍射频卡卡内电源产生电路,解决了非接触式卡内没有电源系统,需要由读卡器通过无线方式供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人体静脉血管近红外图像识别是一项新的非接触式发生物认证技术,它在安全保护方面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人体静脉图像在采集过程中,由于受光电、手臂手指厚度的影响不是很清晰,对比度不是很好,所以对获得的血管图像进行增强是非常必要的,进而进行图像特征提取,模块制作与匹配以及人员精确识别。  相似文献   

20.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的工作温度应低子800℃.本文重点对ZrO2基、CeO2基、Bi2O3基和ABO3型电解质材料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作了综述.以8%氧化钇稳定氧化锆(8YSZ)作为电解质的SOFCs,工作温度在1000℃左右.经较低价的碱土和稀土离子(SP2+,Ca2+,Sc3+和Y3+)掺杂稳定ZrO2,在800℃,氧化钪掺杂氧化锆(Zr0.9Sc0.1O1.95,scandia doped zirconi-a,SSz)的电导率(0.1S/cm)比Zr0.9Sc0.1O1.95的(0.03S/cm)高得多.薄膜化是改进氧化锆基电解质的电导性能的另一个途径.厚度小于10μm的YSZ基SOFCs,在800℃时功率密度最大可达2W/cm2.研究新的稳定的双掺杂电解质材料将会是CeO2基材料研究的重点.Y2O3和Sm2O3共掺杂(Y0.1Sm0.1Ce0.8O1.9YSCO)在800℃时电导率可达到0.0549S/cm,电导活化能为0.77eV.sr和Mg共掺杂LaGaO3(LsGM)阳离子导体已成为中低温SOFCs的重要候选电解质材料.钙钛矿型氧化物是除了Bi2O3以外氧离子电导率最高的陶瓷材料.寻求新的、优良的中温SOFCs电解质材料仍是目前推动中温SOFCs实用化的关键因素之一,薄膜化技术是研究的另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