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和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两大主要形态之间所具有的内在联系是不容质疑的,它们的关系是与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关联的,艺术的美学鉴赏和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然而,随后的感受升华和情感又是分不开的。没有情感的因素,智慧就不能开辟创新的道路;没有智  相似文献   

2.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说:“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反正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伟大艺术的鉴赏和伟大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高度发达的今天,有知识并不等于有修养。美育,特别是艺术教育是培养全面人才的重要手段。那些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几乎都具备艺术家的素质,而这些素质进一步扩展了他们的思维,为他们的成就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可以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审美心理,反映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思维方式和文明进程。学生…  相似文献   

3.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两大形态,它们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科学揭示的是我们看不见的真理,艺术展示的是事物规律原本的天然属性和状态。科学与艺术颂扬的本源都是人类所需要的真、各、美。服饰中的“真、善、美”应该为那一时代而存在,产生的是瑰丽的形象。  相似文献   

4.
美是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属性,也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也在发展,审美文化的多元性、融合性是一种趋势,而要构建科学与艺术的和谐美,还需要更多的智慧和情感。《科学艺术结合构建人的和谐》一书熔科学理论和艺术理论为一炉,在深刻阐述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本质的同时也展露了科学与艺术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5.
科学与艺术自古以来就是不分离的 ,正如李政道博士所说 :“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的部分 ,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漫长历史时期 ,人类没有将艺术与科学分开研究。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既是一位哲学家 ,又是一位科学家 ,他在雅典学院的门口写有不懂几何学的人不要进来的句子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巨匠达·芬奇当时设计了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 ,至今仍为设计界视为典范 ;米开朗基罗主持设计了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主体工程 ;拉斐尔在透视学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正是科学与艺…  相似文献   

6.
科学与艺术这两个词经常出现在人类文明进程的篇章里,它们是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导方向。科学与艺术的发展和产生是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产物。对于科学的阐述是运用一种范畴、定理以及定律等思维模式来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产生的本质与规律,同时构建与其相关的知识体系。对于艺术的阐述是人们对于自己的主观情感和感官视觉的慰藉和满足自己主观上对情感的行为需要而创造出来的文化范畴,这种文化范畴也是人们进行情感交流和感情慰藉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7.
科学与艺术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动力,二者的结合是创造的源泉。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过:"培养创新人才要文理并举,要注重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科学和艺术的研究领域虽然在起源上不同,但两者却密切相关。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着表达人类思想情感的各种艺术作品的风格;艺术的形象思维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灵感和启迪;而作为研究物质、创造物质的重要自然学科——化学,其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是艺术创作的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人类最古老的事业,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教育对于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对于人类自身的进步与完善,起着某种最为基础最为根本的作用。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还是在文明史的最初阶段,那些思想史上的先贤智者们,就在各自的文明体系中确立了这样一个伟大的精神,即教育乃是人性的一个最基本方面,人类可以也必须用教育来追求人性人格的全面发展,以充满人性情感和高尚理想的艺术、哲学、科学、美学、文学、史学,以及这些学科背后的伟大精神与审美价值,来塑造一个完美而有意义的人生。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伊拉斯谟斯,考…  相似文献   

9.
由于情感对于人的生存发展的特别功能,其作用的机制越来越被现代科学与哲学揭示出来,同时,随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道德的主体性质,道德作为人类自由精神的本质越来越被人们认识,情感与个体道德形成的内在关系也就越来越清楚地显现出来。情感不仅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而且在个体道德形成的完整过程中,始终具有特殊的地位、特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第一个问题:科学和艺术有哪些共性?科学和艺术是人类文明大厦的两大支柱.它们的最主要的共性是追求一种普遍性和永恒性,在创作中追求真和美.第二个共性是科学和艺术的创作都需要智慧和情感.从  相似文献   

11.
可怕的战争     
小米  多多 《小学时代》2008,(11):4-13
科技代表着文明,战争代表着灾难,一旦科技和战争联系在一起,那么灾难就将毁灭文明。就像是一把不太对称的双刃剑,战争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也在推动着人类文明进步。战争可以快速推动科技发展,因此几乎每次技术革命都和战争有关。坦克、飞机、计算机、核技术、火箭航天技术等这些人类最伟大的科技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在已经过去的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几乎都被各国迫不及待地运用到了军事领域。新的武器层出不穷,造成的灾难也巨大无比,但是如果没有战争的作用,人类的科技进步很难会像今天这样突飞猛进。战争对于人类来说,到底毁灭了人类还是推动了人类进步呢?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科学给予人类的更多是表现为物质的进步,那么艺术给予人类的则是美丽的精神家园。一个缺乏艺术的社会是悲哀的,一个没有艺术的民族是苍白的,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没有艺术教育则是不完整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前,很多教师在教案中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分开定位和预设,落实中也是知识的归知识,情感的归情感,没有捏合在一起,导致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支离破碎。课堂教学既需要科学,也需要情感,如同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只有理性,教学俨然工厂,把学生打造成木偶;而只有情感,教学就会变得空洞、虚化。  相似文献   

14.
达尔文曾感慨地说:“对艺术爱好的丧失,会引起心灵另一部分功能——能够产生高级意识的那部分功能衰退。”他指的就是人的综合审美力和内在情感的能力。伟大艺术思维和伟大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和情感。特别对天才艺术家和科学家来说,杰出的想象力理解力创造力,更与艺术审美的判断力、鉴赏力关系极大。  相似文献   

15.
王雪 《快乐阅读》2011,(2):89-90
作为人类文明阶梯的书籍,记载着人类的情感和思想,传播并叙述人类文明的进程,为推动人类的科学、政治、文化、经济和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研究儿童心理发展上的兴趣、动机、目的、意志问题,也就是调动儿重的主观能动性问题,如何促进儿童的学习和智力能够更早、更快发展的问题。这些研究也是能够让儿童插画书籍达到儿童健康成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千百年来,人类依靠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多种多样的艺术。艺术开阔了人类的视野,丰富了人类的情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并使人类的思想得以延续和发展。可以说,人类文明的精神成果都凝聚在那些经久不衰的经典艺术文本之中。文学经典便是经典艺术文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学经典能够跨越时间和地域的阻隔,把最美好的意境、最珍贵的情感、最精彩的故事和最甜蜜的回忆呈现在所有热爱生命并以文学艺术见证心灵世界的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17.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曾说:“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他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可以说艺术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艺术素养是学生成长必须具备的品质。如何真正实施艺术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绽放艺术之花、润泽千万学子,应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18.
邹萍 《教育》2014,(30):57
科学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的文明,人类的文明又促进了科学的发展。纵观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艺术亦不失为人类文明的反应器和推进器。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形式,也是人们认识、理解人类文明的重要手段。人类通过金字塔认识了古埃及的文明;世界通过青铜器认识了中国的古代文明;而现代文明社会更是催生了许多特色和艺术成就。人类文明发展的悠久历史,更赋予了艺术深厚的人文气韵。笔者以七年级上册的教材为例,  相似文献   

19.
文明是劳动的积累和积累的劳动,是人类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人们开创新的历史的既得力量。人类社会的进步取决于人类文明的历史传承与创造,社会个体的价值寓于个体自身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创造。历史的实现方式在于人们对人类文明的历史传承与创造。英雄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取决于其是否融入创造历史的群众运动中去。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创造是人类历史走向进步的重要基石,也是人类历史得以延续与发展的社会基因。人类文明的历史传承与创造积淀成历史的现实与现实的历史,人类历史的演进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创造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艺术教育国际标准》认为: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完整的人,在发展个体直觉、推理、想像、技巧以及表达和交流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音乐艺术是人类文化的浓缩与人类文明的结晶,音乐艺术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注入激情,没有音乐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音乐本身,更体现在推动整个社会发展、民族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独特作用,这是目前世界音乐教育的共识。国际音乐教育学会认为:音乐教育能有效地开发个体潜能、激发创造冲动,升华精神境界,提高生活质量;全世界音乐的丰富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