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林长华 《寻根》2013,(5):42-44
说起清明节,人们耳熟能详。但在台湾,扫墓不在清明节,而在农历三月初三的敬祖节。
  笔者近阅《台湾风物志》,其中对敬祖节的来历也有记载:“此俗始于郑成功起兵之初,当时郑成功在漳州见清明节人们纷纷扫墓,颇为感慨,认为‘清明’二字是‘清在上,明在下’,于是下令废清明节,规定三月初三为扫墓日。”另一种传说是,清兵屡次被郑成功军队击败,怀恨在心,后来郑成功移兵驱逐荷夷,收复台湾,清军乘机入侵厦门、金门等闽南沿海地区,毁城拆屋,烧杀淫掠,百姓纷纷逃难,造成“嘉禾断人种”的惨剧。幸存者直到三月初三才陆续返回家园,但是已无法弄清死去亲人被害的确切日期。因此,择定三月初三共同祭悼死难亲属,便成了有纪念意义的“敬祖节”。  相似文献   

2.
清明节在中国传统节日里有它独特的地方,除了节庆内容有特色,还有两点与他节不同:一是与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重合,二是与另一节日“寒食”合一,这自然有一个历史生演过程。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扫墓祭祖,其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朗气清,草木披绿,适宜户外活动,故伴随扫墓而有踏青、郊游、文体活动,还有戴柳避邪的民俗,使清明节在追念祖亲的肃穆氛围中增添了欢乐吉庆的成分。  相似文献   

3.
《寻根》2016,(2)
正潮汕人过清明节,常见的民俗活动有扫墓祭祖、食薄饼、蒸朴籽粿、踏青郊游等。然而在潮汕的个别地方,流传着一些与清明节相关且独具特色的奇特风俗。农历二月十七日过清明清明节虽没有确切的日期,但一般是在农历三月初,而在揭阳炮台新明村,固定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七日过清明节,该村叫作"家门兴,二月十七过清明"。相传,新明村先民谢老大,为人忠厚老实,对待兄弟情深。在分家时,谢老大把良田、豪宅、肥猪等上好家产让给三个弟弟,自己只留下两亩水田。分家之后,恰逢三年大旱,谢老大的田园  相似文献   

4.
清明节考源     
清明节考源杨琳“清明”一词作为节气之名早在先秦典籍中就已出现。如《逸周书·时训》:“清明之日,桐始华。”《管子·幼官》:“十二,清明,发禁。”但节气并不等于节日。节气只是季节时序的标记,而节日则要有一定的庆祝纪念活动及相应的仪式习俗。那么清明节气是怎...  相似文献   

5.
<正>国务院于2006年5月20日正式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明节便名列其中,其重要的文化价值可见一斑。但不管是与人交谈,还是课堂教学,我发现为数不少的人以今天的民俗为准,认定清明节就是寒食节,甚至把二者的来历都当成是一样的,谬之甚远。一、清明与寒食的起源清明,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其由来已久,《逸周书·时训》就有记载:"春分之日玄鸟至……清明之日萍始生……。"一般在农历三月初一前后(公历4月  相似文献   

6.
晨星 《世界文化》2003,(5):49-50
英国女作家乔治·艾略特讲过一句名言:“宝石之中蕴藏有生命;他们的色彩能够说出语言难以表达的意思。”如今在海外,人们为自己的挚爱亲朋选择生日礼物时,首选宝石。美国一些名牌大学毕业生,在举行毕业典礼时,也大都获赠一只宝石戒,以示珍贵的纪念,戒指内侧还刻上院校名称和毕业年届,戒指上镶嵌的宝石本身也表明毕业生的出生月份。自从1952年美国宝石学会公布了“生日宝石”标准后,世界各国流传的种种喻意传说逐渐趋于一致。生日宝石的喻意是根据一年12个月份来命名的:●1月柘榴石●象征永恒。颜色有红、橘红、葡萄酒红、酱红等,产于南非、…  相似文献   

7.
墨西哥的亡灵节将我带入一个陌生、新奇的世界.顾名思义,这是一个祭祀与悼念死者的节日,就像中国的清明节.但它在墨西哥诸多节日中所占的地位,则比清明节之于中国要重要得多.节日是在每年的11月2日,但人们从10月31日起便开始忙着整理和修葺亲人的坟墓,刷洗墓碑,在墓旁专为置放鲜花的柱形石臼内,插上大把桔黄色的“辛笆苏契”花和许多别的花.这种艳丽的黄色鲜花是专门在亡灵节用的,这期间所有的花店和花摊都大量出售,公共墓地一片金黄;有的外国人干脆叫它“死人花”.也有在墓前供奉食品的.在中小市镇,几乎家家都为已故的亲人在家中设祭坛,布置得十分热闹,除  相似文献   

8.
一年一度三月街,四面八方有人来,即便不做买卖,也要去赶三月街,不然,就会若有所失。现在,交通便捷,人们去赶三月街,已经很方便了,坐农村客运班线车、公交车、打的、开私家车,可供选择的方式越来越多。网络上、报纸上、电视上,手机里,都可以看到有关三月街的消息、图片,即便真的去不了三月街场,也可以"卧游"、"神游"三月街。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赶一回三月街并不容易,特别是我们这些离大理古城有一百多公里的山里人。应当说,在那个时代,小孩向往三月街,就像乡村干部向往北京一般。只不过前者似乎为了  相似文献   

9.
我这里所说的“祭”,指的是每年清明节,我们在陕西黄陵县黄帝陵举行的祭祀人文初祖黄帝的礼仪活动。  相似文献   

10.
儒家感恩精神与仁孝伦理——以关学宗师张载的总结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和公祭中华始祖黄帝典礼,是中国政府和海内外华人共同关注的大事,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一条由五个环节构成的“文化链”:清明祭祖、礼仪模式、感恩精神、仁孝伦理和敬畏天地。  相似文献   

11.
风筝在国外     
放风筝是中国人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在国外,不少国家也盛行放风筝。日本人放风筝已有1000多年历史,现在每年5月份在滨松举行“风筝节”,全国各地的风筝爱好者前去参加比赛。参赛的都是宠大的“风筝王”和数目众多的“风筝龙”,往往需要几个甚至十几个人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12.
郑熊 《华夏文化》2009,(2):62-64,33
一、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感恩节 张岂之教授在发言中谈到今年黄帝陵祭陵学术研讨会的主题确立为“清明·民族感恩”,是与目前的现实相关联的,认为“只有从民族的先辈们和民族历史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对先辈们抱着感恩的情怀,且使之转化成对历史和文明进步的礼赞,才能够实现和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以民为镜”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3.
李寸松 《寻根》2007,(1):68-75
淮阳泥玩具总称“泥泥狗”,叠用两个“泥”字,是对泥玩具的爱称。淮阳有座“人祖庙”,每年从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有历时一个月的大庙会。省内省外,各地前来“朝祖进香”的人,人山人海,每天有三五万人次。“泥泥狗”是庙会上最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品。它好看又好玩,价格便宜,“朝祖  相似文献   

14.
郭新生 《寻根》2002,(3):16-19
每年阴历二月二到三月三,河南淮阳都要举行大型的祭祖活动“二月人祖庙会”,“泥泥狗”就是庙会上的民间祭物。“泥泥狗”造型古朴,刻绘幼稚,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民间深受喜爱,被专家、学称做中国古代化的“真图腾”、“活化石”。  相似文献   

15.
一、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感恩节 张岂之教授在发言中谈到今年黄帝陵祭陵学术研讨会的主题确立为“清明&#183;民族感恩”,是与目前的现实相关联的,认为“只有从民族的先辈们和民族历史中吸取智慧和力量,对先辈们抱着感恩的情怀,且使之转化成对历史和文明进步的礼赞,才能够实现和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以民为镜”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6.
《晋书·王羲之传》载,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2人“会于会稽之兰亭,修禊事也”,诸诗友“临流赋诗”,计得诗37首。37首诗集结后,由王羲之乘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写下了序,这就是脍炙人口的《兰亭序》(又称《兰亭集序》等)...  相似文献   

17.
三月,春天的季节;三月,充满女性温馨的话题。新世纪的第一个三月,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一个题为“2001北京新世纪国际妇女艺术展”的展览开幕了。在那块以紫罗兰色为底衬的前言板上是这样描述这一展览的:“新世纪·女性·艺术。在这里,数十位来自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女性,她们的肤色、面孔和使用的语言不同,但却用手中的画笔和工具,饱蘸其艺术灵感的缤纷色彩创作出了众多杰出的艺术品,充分表达出她们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感受、对世界和平的向往和对新世纪的共同祝福。”的确,在那个不大的展厅里,荟萃着来自中国、斯洛文尼亚、埃及…  相似文献   

18.
何歡歡 《中国文化》2023,(1):346-351
道安提出的“五失本三不易”之説是中國佛教史和翻譯史上最爲人熟知的一個理論。“五失本”的意思較爲清晰,學界也無甚争議。“三不易”則由於日本佛教史學者横超慧日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提出“易”字應理解爲“改易”“變易”,顛覆了中日兩國先賢時俊皆讀爲“容易”的傳統訓釋。本文在介紹横超慧日等研究的基礎上,嘗試進一步分析“三不易”的言外之意和道安的釋家之道:作爲不通梵文胡語的義學僧而非譯師,道安本意或許不在提出翻譯的原則、技巧等理論問題,而是爲了説明甚至强調自己所做之注經、證義等的合法性和必要性,隱含着對“印度原典至上主義”和“外來梵僧第一主義”的挑戰,旨在提高漢僧修習弘法的自主性與權威性,是一種自覺的“佛教中國化”。本文亦對船山徹和王向遠兩位教授有關“三不易”的研究提出了幾點疑惑,希望引起進一步的討論。  相似文献   

19.
趙敏俐 《中国文化》2023,(1):140-157
“禮”的傳承源遠流長,“三禮”中所描述的“禮”,不僅僅是周代之禮,更是自虞夏殷商始、甚至更爲久遠的中華古禮的總結與繼承,是自三代以來的中國早期禮學文明的歷史書寫。這使“三禮”的内容特别豐厚,是我們認識中華民族文化的淵藪。“三禮”所記載的主體雖然是周禮,但它也不是周代禮制的純客觀記載,而是在周禮基礎上的再創造,帶有很强的理想化色彩。“三禮”中包含了先秦思想家對於“禮”的深刻思考,立足於現實又要超越現實的執著的理想追求精神。“三禮”的書寫,體現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也體現了中國人的文化智慧。“三禮”是中華民族最早的禮義文明建構,到今天仍然是取之不盡的文化財富:  相似文献   

20.
赵世锋 《世界文化》2009,(11):52-52
瑞士产百达翡丽腕表是现任俄联邦总理普京的最爱。该腕表的当前售价高达57950欧元(仿制品在莫斯科的售价也高达650美元左右),是俄国政要所戴腕表中最昂贵的一款。从外观上来看,此腕表的表身由黄金铸造。更具有自动上链、万年历(星期、日期、月份、闰年显示的万年历、月相、阴历)等功能,是百达翡丽尊崇的“完美的复杂性”与“完美的精确性”理念的代表作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