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遵是汉代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颇有造诣的易学家。其《老子指归》在宇宙观、社会政治观等方面对《周易》的框架结构、思想内容吸纳、取鉴甚多,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易学思想,成为汉代易学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环节,为后来象数易学向玄学派易学转型准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应该重视严遵易学思想在中国易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于刘向易学,学界研究较少。刘向虽然没有易学的专门著作,但在他的奏疏以及《洪范五行传论》《列女传》《说苑》《新序》等著作中,我们能看到其关于《周易》的相关思想。在奏疏中,刘向对《周易》的征引只是注重义理方面的阐发,并不看重灾异思想。在中秘校书的过程中,刘向看到《尚书·洪范》而作《洪范五行传论》。受此影响,刘向征引《周易》开始注重其中的象数灾异思想。在《列女传》《新序》《说苑》中,刘向对于《周易》的解释也表现出了义理阐发和象数灾异兼用的倾向。刘向在易学中注重象数灾异思想的动因并非源自《周易》本身,而是与其本人杂有齐学的思想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3.
从某种意义上讲,《周易》及易学的启示和影响始终是贯穿秦汉思想的发展历程的。许多思维模式、思想方法的推出和运用,许多重要概念、论点的提出和展开,许多思想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通过解说、诠释《周易》,研究运用易学来完成的。可以说,一部秦汉思想史就是易学思想的衍扩和伸展,就是以易学思想为主潮、主旋律的思想发展史。而秦汉思想对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影响,也主要表现在易学思想方面。  相似文献   

4.
易学是司马迁史学的哲学基础,是《史记》思想的核心。清人最早注意到《史记》与《周易》的关系。近代学者刘师培是这一研究问题的发端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史记》与《周易》的关系问题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并出现了一些论文,论文从易学的角度,对司马迁的历史观、世界观、哲学思想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主要涉及司马迁通《周易》、《史记》论《周易》和《周易》对《史记》的影响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易义》是范仲淹专门解说《周易》的文字,是研究范仲淹易学思想的直接史料;《易义》诠释《周易》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专阐儒理、参证史事、对比见义;从易学的演变历史来看,这三种方法奠定了范仲淹在宋代易学中的开创性地位。  相似文献   

6.
"易与天地准"的历史思维是司马迁史学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周易》方面的原因,一是司马迁方面的原因。《周易》自身的属性与它在秦汉时期的地位使《周易》思想成为司马迁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司马迁的家学渊源与易学流派等是司马迁形成"易与天地准"历史思维的重要前提。"易与天地准"历史思维主要表现为对《周易》原文与易理的引用。  相似文献   

7.
论易学对王夫之史学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王夫之的史学思想,不能离开他的易学见解,王夫之深究于易而出入于史,援史人易,以易说史,易学成为他史学思想的哲学基础,而史学又是易学观用之于历史研究的具体体现。他抓住《周易》之变通的思想特点来研究《周易》.并将这种变通的观念引进历史研究之中.论证人类社会历史的盛衰变动、治乱更替,解说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同时,通过对人类历史发展变化的研究,扬弃了《周易》的循环的变化观.提出了中国历史治乱更替的三个阶段论,建立了以变化和进化为中心的历史哲学体系。但是,由于王夫之坚持"《易》兼常变,礼惟贞常",因此他的历史变易观又受到很大局限,他承认历史的变动性,但不敢否认封建制度的永恒性。  相似文献   

8.
胡煦生于清初,一生精研《周易》,颇有自得。他兼采汉宋,融贯象数义理,提出了很多深刻独到的思想,其中对朱熹易学的批评是其易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他反对朱熹把《周易》看做是卜筮之书,批评他只在占卜上着眼,与易理多不相通。又批评他将伏羲之易、文王之易与孔子之易分割开来,不能一以贯之。他反对朱熹的卦变说,认为朱熹不知《周易》中往来之义,而以卦变说解易,致使易理益晦。文章主要通过在清初学术思想背景之下,辨析胡煦与朱熹易学的差异,并以此理解胡煦易学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今天易学界同仁来说,马振彪或许是个陌生的名字。然而他倾尽毕生心血写就的《周易学说》,为丰富中国易学宝库、推动中国易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笔以为,在《周易学说》出版之际,有必要对马振彪其人、其易学渊源及其易学思想做一番探考,庶几有助对我国上世纪中叶易学发展的原生态及其内在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辩证法思想发展史上,继先秦之后的第二个高峰,当是两宋时期。如果说,《周易》中的辩证法思想代表了先秦辩证法思想发展的最高水平的话,那么,两宋辩证法则是《周易》辩证法的全面继承和进一步发展。纵观两宋哲学,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宋代思想家几乎无人不研究《周易》。《四库全书·经部·易类》所收录的宋人研究易学的专著竟达58部之多,占该书所收录的上至先秦下迄清朝的全部易学著作的三分之一强。如此众多而杰出的思想家如司马光、张载、二程、三苏、朱熹……在易学  相似文献   

11.
《周易.说卦》所揭示的易学精神深刻地影响了毛泽东一生及其文学创作。人生方面,毛泽东一生好携风雷行;文学创作方面,毛泽东巧化风雷润好诗。虽然毛泽东晚年的文化焦虑多有不合时宜之处,但其中所包含的英雄贵时、趋时开新文化大义不应否定。  相似文献   

12.
宋代是继汉代之后《易学》发展的又一重要时期,思想迭起,派别繁多。为了挽救封建社会危机,思想家普遍借《周易》以立言,蔚然成风。他们借《周易》阐发宇宙和人生的哲理,重整儒家伦理纲常,建立稳定的长治久安的统治秩序。根据今人邱汉生先生考证,所有著名理学家几乎都为《周易》作过传注。由这点看,统治中国思想界长达七百年之久的宋明  相似文献   

13.
魏了翁从小学习《周易》,逐渐接受理学易,并继承朱熹,形成象数义理并重的易学现。他在靖州谪居期间,以道贵自得、学宗程朱为旨,汇集前人《易》著,编纂成《周易要义》及《周易集又》两书,总结前代及当代易学,在学术之上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一部典籍的思想观念的主张,积淀在语言特别是成语上,才是最有效的传播和落实。《周易》的汉语成语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文化积淀的逻辑发展过程。《周易》经传合编时信仰和理性的同构、《周易》传播过程中的雅俗通约性和因易学发展而形成的自动套用格式,是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周易》在哲学、政治、伦理和一般社会交际等领域贡献了237条成语,这些成语成为它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重要地位的表征;大量的天地成语和极少的“圣”字成语,是《周易》思维定势在汉语中留下重要影响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春秋时期,《周易》思想在齐地盛行,与齐文化融汇无间。田陈世族与《周易》有着密切联系。《周易》思想对《孙子兵法》的影响在哲学方面主要表现在"变"的发展观、现象分析的"两点论"、普通联系和矛盾转化思想四个方面;在军事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慎战思想、战备思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观、"师出以律"的军法思想、战术思想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周易》以其精湛的思想义理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它是民族精神的凝定剂。《周易》所倡导的精义、利用、崇德三者并举的人生价值论对中国国民人格的形成和升华有着重大的作用和影响。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而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以国民的人格升华为前提的。《周易》的人生价值论对新世纪国民人格的升华有着重大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胡煦是清初一位重要的易学家、理学家,他的思想有很多独到之处,对《周易》尤为精通。牟宗三在他早年的第一部作《周易的自然哲学与道德涵义》中,发掘了胡煦的易学思想,并称胡煦是中国的最大之纯粹哲学家,认为胡煦的思想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有系统最有见解的思想体系。近年来,海内外对胡煦思想的研究逐渐增多。胡煦易学思想研究被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胡煦作《周易函书》点校整理被列为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重点科研项目,胡煦理学思想研究被列为河南省教育厅人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因此,对胡煦思想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已成为学术界一项重要的、迫切的任务。为此,我们约请了海内外一些专家学撰对胡煦思想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希望能够引起学界的关注。今后我刊将继续开设“胡煦思想研究”专栏,恳望海内外专家学不吝赐稿,以推动胡煦研究的不断深入。[编按]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校科技》2017,(Z1):26-28
作为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对唐朝文学发展起了比较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白居易易学思想渊源追溯,分析白居易易学思想,并对其诗文和《周易》六十四卦辞句关联梳理,发现易学不仅影响了白居易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更影响了白居易前期诗歌现实主义创作态度。  相似文献   

19.
清初易学家胡煦在《周易函书》里,提出了他对《周易》“象”的种种看法和见解,包括“象”的含义、特点、作用、《周易》取“象”的范围、观“象”的方法等等。文章在通读胡煦《周易函书》的基础上,就胡煦对“象”的论述和见解,做一整理和申述,以期对今人阅读和理解《周易》原典方面,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概论》中,梁启超比较集中地表述了他的易学观。他认为,《周易》经传首先需要进行“辨伪”研究,其次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宗旨。在总结清代易学研究的基础上,梁启超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梁启超的易学观对于当下的易学研究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