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文艺民俗美学的视角,对鲁迅小说之民俗美予以探析.鲁迅小说从民俗视角设置和推进小说的情节,表现出民俗视角的叙事美;鲁迅小说着力表现社会下层人物的生活和命运,并始终把人物置于其赖于生存的民俗环境,通过对民俗生活及文化心理的描写,捕捉人物性格和行为的动因,真实而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灵魂;鲁迅小说还特别重视并善于把握民俗事象的意蕴,从而使作品具有厚重而深邃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民俗摄影的崛起不仅是一个技术事件,也是一个文化事件,它反映了在全球化和后现代语境中,艺术想要表现和记录代表民族性和地域性的传统习俗。在生态美学的观念中,“民族性和地域性的传统习俗”是关乎文化生态和谐和人类自身和谐的重要文化事项,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其中包含着人类重要的生态智慧和生存智慧。因此,民俗摄影与生态美学有内在的密切关联,民俗摄影具有生态美学的意义:民俗摄影中的“民俗”是包含着生态意义的审美对象;民俗摄影的成就说明,“文化多样性”是民俗摄影的生态审美尺度。  相似文献   

3.
河北民间舞蹈沧州落子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与当地的民间文化浑然一体,直观地表现该区域人民的精神、性格、气质、生活方式、物质文化、宗教信仰、审关心理等一切。“原生型”沧州落子表现的是真实的、内在的情感,在其群体心灵的撞击中蕴涵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它作为该区域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丰富了民俗的内容,又推动了民俗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民俗,是历史文化在大浪淘沙后的积淀。它既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传承力,也富有久远的时代性和一定的地域性。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不断变迁,有的民俗是“高者挂绢长林梢”作为一种人文景观悬浮在历史的长河中直至今天;有的民俗是“下者飘转沉塘坳”,作为一种特定时代的产物渐行渐远乃至消亡。不管结局如何,打上时代烙印并渗透地域灵魂的民俗总是留驻在作家的笔端。许多作家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不亚于《清明上河图》的民风民俗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5.
阐述老舍文学“京味儿”的特色、源流,主要从其文学作品中真实的地理环境描写、美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民俗表现、民俗语言的运用及对北京人心理展示五个因素中寻找“京味儿”,分析其“京味儿”文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老舍的话剧与他的小说一样,相承着民俗的和文化的因质。而他的话剧能够“三言两语写出个人物来”,是因为人物的每一句话都联系着自己的灵魂和精神,而每个人物的灵魂和精神都是经过特殊的文化浸泡的,他们的背后饱蕴着一种文化的因质。这是老舍话剧的生命灵魂,是其话剧独具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7.
论土家族丧葬的狂欢精神——以娱神仪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地区的丧葬习俗,常和鼓乐同在,与歌舞同存。跳丧、绕棺、坐丧、闹丧等丧葬仪式均反映了土家族丧葬的狂欢化倾向。由于受土家先民的灵魂观、民俗宗教崇拜和巫文化的影响,土家族丧葬文化的当下表现既一脉相承着传统的丧葬仪礼,又理所当然地接受现实的文化趣味。  相似文献   

8.
彭士望的散文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是“真实有用”。为使文章“真实有用”,他提倡“意”、“法”并重,提倡素朴自然的文风;反对机械摹拟字雕句琢,反对学习股文。他评价了明代中叶以后很多散文作家,尤其是江西的散文作家。他对晚期浪漫主义思潮持批判态度。他提倡“真实有用”源于对明代后期“虚美相高”的学风和文风的反感,而这种反感又来源于对明亡教训的总结,是对国家、对社会负责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民俗与贾平凹的散文创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国 ,文学艺术对民俗关注的历史源远流长。对民俗内涵的描摹与开掘 ,是贾平凹探讨民族文化与心态、表现创作的“民族的味”的一种尝试。在陕西这块黄土地上 ,有着几千年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由此孕育出来的民俗 ,在贾平凹散文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映。在这里 ,作者探寻地理环境、民情风俗与民间艺术 (如秦腔 )相互渗透的现象 ,感悟民俗文化 (民间艺术 )中蕴涵的生命意义与生命意识。贾平凹在散文中通过对“民间”民俗的表现来实践自己倡导的“大散文”理论 ,表达自己的“文化关怀”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丽水区域的“观庙庆典”民俗音乐活动传承、衍变、发展至今,已形成不同的表现形态,并具有一定的民俗音乐品位和层次。挖掘、搜集、整理、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舞台真实性理论”,分析以山水实景演出为代表的旅游演艺产品,“前台”实景演出必须最大程度地与“后台”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方式、民风民俗结合起来,彰显旅游目的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为旅游者提供视觉和听觉的享受,以满足游客对真实的异地文化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巴金自诉,其“作品只能说是一个年轻人的热情的自白和控诉”,强烈的主观热情和政治批判态度,使他不太注重民俗风貌的描写,以致于李健吾认为,“不长于描写”的巴金,只能“用叙事抵补描写的缺陷”,因此有学者提出:“要研究四川文学与巴蜀文化,选择巴金也不太合适”.但是追求“创作与生活的一致”,力求“真实”地表现出自己亲历社会人生,巴金的创作必然会表现自己所处的区域人生状貌和生存形态,体现出特定生活环境及文化背景的模塑影响,他的作品必然地要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巴蜀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末期.文学创作中表现出一种与现实主义“本质真实”完全不同的真实观,即“原生态真实”。为了表现生活的“原生态真实”,“新写实”作家主张在创作时对生活本真进行“还原”。并提出了“零度写作”策略。“原生态真实”是消解现实主义意识形态写作的一种策略,是对现实主义“本质真实”的反动。从文化角度看,“原生态真实”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在文学真实观上的反映,因而具有鲜明的后现代性。  相似文献   

14.
受古梅山“旧不与中国通”和梅山先民世代生活在相对自治的社会环境的影响,梅山地区广大农村几千年来形成了比较独特的劳动民俗,表现在农事民俗,饲养民俗,匠工民俗,狩猎民俗和其他劳动民俗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给予当代读者的,不仅仅是广袤无垠的关中大地上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还有新文化与旧秩序穿越时空的碰撞。祠堂和戏楼里,旧秩序与新文化的冲突、中西文化的冲突正在上演;白鹿神话与梦境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依恋、敬畏、怀念与希冀。人们试图通过“风水”“灵魂”“祀公”“马脚”与上天交流,以期达到天人合一的关照。《白鹿原》中的种种民俗事项间的激烈冲突,是中西文化、传统与现代文化穿越时空时的必然碰撞。  相似文献   

16.
壶形的宇宙     
<正>“祖灵”与“谷灵”的关系是日本民俗学界自始至今研究的课题。关于亡灵的归宿,日本人认为死者的灵魂,在死后的一段期间内为“亡灵”。“亡灵”极不安定,具有危及生者的可能性。“亡灵”活动期间,必须频繁祭祀死者之魂,以消除“亡灵”带来的灾祸。不久“亡灵”净化为“祖灵”,各个灵魂亦将失却独自的个性,同化为一般的祖灵。祖灵不同于亡  相似文献   

17.
村落──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根据我国民俗学调查报告相对缺少村落个案材料的情况,本文就有关村落社会性质和村落民俗表现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看法:村落的实体性应从结群机缘、组织、生活方式等方面给予认识;家族与村落实际上是互相依赖而加强自身的关系。村落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个层面上都具有“自足”性质,但不等于“封闭”,而是要求与满足之间的某种平衡状态。在村落民俗表现出来的共同文化规范之下,潜在有村落的自我意识,它由相通的个人感受所形成。因而村落个案调查可向“生活史”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18.
高丙中以为民俗有其“作为传统、历史现象”的一面,却又因“随着时代发展”传统民俗的“消逝”,主张取消民俗的“传统性”标准,拓展民俗概念的内涵。关于民俗之“民”,高氏以为“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世界”,在“生活世界”里“任何群体的人都是‘民'”。他还抽掉了“传统性”对民俗的规定,实现了对“俗”的内涵最大量扩充。本人认为高氏对民俗概念的扩充违背了学术研究实事求是的原则;其对民俗之“民”和民俗之“俗”的解释会使民俗研究对象失去独特性或封闭性,使民俗学失去作为一门学科的基本依据。本人以为民俗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社会中、下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传承文化。我国拥有丰富的民俗资源,将保证民俗研究的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19.
梅山傩面具是梅山傩文化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更是梅山文化的一个标识。我们可以从梅山傩面具的起源和变迁、分类、特点各层面揭示出梅山文化的生命灵魂崇拜、自然图腾崇拜、原始宗教信仰3种文化内涵和价值,并由此制定4个市场开发策略,即开发制作梅山傩面具工艺品、规划建设梅山傩面具博物馆、创作具观赏性的实景演出大戏、还原真实的梅山傩文化民俗村落。  相似文献   

20.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交际性都很强的课程,教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如地去运用它、驾驭它,那么小学英语教学应该怎样进行才能最有效地让学生学以致用呢?一、英语教材内容要包容英语国家的本土文化、民俗和本地区的民族特色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小学英语教材,绝大多数都是从“What'syourname?”(“你叫什么名字?”),“Howoldareyou?”(“你几岁了?”)教起,而在西方,询问别人的年龄会被视为无礼的表现。我们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语言内容本身,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到语言中所包含的当地文化和民俗,增强他们对英语的理解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