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多姿多彩的乡土自然与人文资源,为幼儿美术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师要善于挖掘各地乡土资源,引导幼儿走近自然、感受自然,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引导幼儿借助乡土资源,开展一系列美术活动,激发美术活动兴趣与热情;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和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玩具、工艺装饰品,体验创造的乐趣;为幼儿创造展示自己作品的展览墙,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乡土风光是美术创作的重要素材来源。以湘美版美术教材为例,主要探讨如何利用乡土资源优化小学美术教学,以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农村也在逐步的形成,一些学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常常结合身边存在的一些有利的乡土资源,幼儿园也是这样,老师通过现有的乡土资源向孩子传递一种意识上的东西。进而放弃了那种一味依赖外来或者是进口的昂贵美术材料。在省资金的同时也带领着孩子更好地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好。而那种高档的美术活动室和城市化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也无法为孩子的成长带来相对应的好处。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观察利用幼儿对乡土资源的兴趣,开展美术活动,培养幼儿的美术创新能力。近些年来我国的一些幼儿园因地制宜地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幼儿美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乡土美术资源为美术课堂教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素材与优良环境,遵循因地制宜“绿色教学”的宗旨,培养学生对于乡土美术的审美意识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切实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增加教学活力都颇有助益.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大部分农村地区越发重视幼儿园的建设工作。美术课程是幼儿园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该课程可以提高孩子的创造力。从农村的大环境来看,有效地利用乡土资源开展美术教学有利于农村幼儿园美术课程的多样化发展。本文作者主要探讨了如何有效利用乡土资源来开展幼儿园的美术教学。  相似文献   

6.
课程游戏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给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活力和生机,同时也为教师调整教育教学策略提供了思想指导。幼儿美术活动在培育幼儿审美能力以及美术创作能力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想要让幼儿在幼儿美术活动当中学有所获,践行课程游戏化要求是重中之重。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提出了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的教育方针,而要保证美术活动的有序开展,拓展幼儿的美术游戏空间,教师要注意加强对乡土资源的利用,充分满足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7.
乡土资源精彩纷呈,是美术教育的合适内容,乡土资源是对美术教育资源必不可少的补充,乡土艺术资源引入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应用于美术教学,是美术教育有效的方式。课堂是学生学习美术的主阵地,也是与乡土资源整合的最自然和谐的平台。在课程的实施中,美术教师根据课堂及教材的需要,合理利用乡土资源与教材进行整合,为美术教学注入新鲜内容,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继承,同时,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厚美术素养。在教学中,搜集龙胜乡土艺术资源,通过筛选、分类整理,依照美术学科的特点,以灵活多样的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加以利用,提高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乡土美术是指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和承传性特征的民间美术。乡土美术资源,就是指那些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和承传性特征的,符合一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可用于美术教学,并可促进美术学习的一切民间美术。乡土美术蕴涵着丰富的审美教育因素,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有效载体。本文着重探讨浙江诸暨乡土美术资源的类型与内容,幼儿园利用乡土美术资源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9.
正结合地方资源开展美术教学可以为美术教育提供素材,丰富课内外教学,加强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紧密关联,为学生美术学习提供宽广的地方资源;引导学生参与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因此有必要结合并利用地方资源开展美术本土课程教学,为此,可从以下几点分析和探索:一、地方乡土文化及其在美术校本课程教学中的现状泰兴市地处江苏中部,近三年才开始实施苏美版中学美术教材,较之以前的教材,有了很大的改观,新课标理念  相似文献   

10.
边疆山区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我们有必要认识到乡土文化资源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本文阐述在屏边地区如何利用当地文化特点,创造性开展山区美术课堂教学。如围绕富有特色的自然条件,开展综合性美术教学活动;挖掘环境资源,开展美术活动;利用文化资源,开展体验性审美活动。  相似文献   

11.
地方文化资源是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审美素质、丰富文化内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应用地方文化资源,能有效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从以乡土资源为本,开发初中美术教学资源;采用地方风土人情资源,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开展实践活动,教材知识点与课外文化资源互相结合这三方面,论述地方文化资源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2.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这为我们开展具有乡土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笔者通过对小学美术乡土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实践和研究,对家乡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区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大大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创造了一种既生动、活泼而又科学扎实的教学氛围,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天津市乡土资源内容丰富,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不可或缺的素材。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既可增加教学体系的实感性,也能增强学生的亲切感,提高教学的说服力、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乡土资源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用乡土资源实施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青睐。英语在小学的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中英语拓展阅读是英语课程的重中之重,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素质,是小学英语老师所面临的难题。本文主要从基于乡土资源开展小学英语拓展阅读活动的优势和如何基于乡土资源开展小学英语拓展阅读活动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乡土教材是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机组成部分.乡土美术是本地历史积淀的文化造型的载体,对乡土美术教材的开发和利用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同时培养学生热爱乡土美术文化的感情,使民族情感的“根”深深地扎于学生心中.怎样巧用电子白板并使其与乡土美术教材完美整合,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美术学习舞台,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农村有着丰富的乡土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乡土资源提高幼儿体育活动的质量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师资培训,提高教师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能力;发动家长、教师、幼儿利用乡土材料制作体育器材,运用自制的体育器材;充分利用山坡、田野等自然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幼儿户外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7.
以安徽徽州地区乡土课程资源为例,介绍利用乡土资源开发美术课程的具体流程为筛选-加工-实施-反思,开发利用乡土美术课程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校内科技教育利用社会资源的类型有: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利用社会信息资源;利用社会科技教育资源开展校内科技活动;以科技校本课程为载体开发利用社会科技教育资源;农村中小学科技教育中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实施美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教材提供的学习素材作为课程资源的唯一载体的单一资源结构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第四部分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这样提出:“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开展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省市之间和国际之间的学生作品、教师教学成果等方面的交流。”  相似文献   

20.
校内科技教育利用社会资源的类型有: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利用社会信息资源;利用社会科技教育资源开展校内科技活动;以科技校本课程为栽体开发利用社会科技教育资源;农村中小学科技教育中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