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49年以前,苏州有一份《苏州邮刊》,是当时的"苏州邮人联谊会"会刊。对于该刊的情况,知晓者似乎不多……由于时隔半个多世纪,保存下来的《苏州邮刊》实物少之又少,即便是当年参与编刊的当事人也只是凭记忆来回忆,所以现有的《苏州邮刊》资料相当匮乏。  相似文献   

2.
上海黄浦区集邮协会于7月13—15日在苏州西山举行基层秘书长邮识研讨暨《黄浦集邮》工作会议。与会40多人,市邮协邵林、张乐民等应邀出席并讲话。"集邮旅游"活动,是黄浦邮协的一大创造,20年来坚持不懈。这次邮识研讨着重对苏州园林邮票,以及邮票上的苏州事物进行交流。叶清良、陈金洋谈及苏州四大园林邮票设计者  相似文献   

3.
何欣 《上海集邮》2013,(9):16-16
7月8日崇明县邮协召开"五大",进行换届。7月9日铁路邮协在周恩来机车纪念馆举行工作研讨会,回顾31年来集邮工作经验,探讨今后集邮工作方向。7月20日赵涌在线与苏州邮政史研究会在苏州观前文化市场举行沪苏两地集邮学术、藏品交流会,邵林主讲当前国内邮品交易动态。7月22日常州市邮局、邮协举办赵善长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上海甲戌邮史研究会一行19人专程前  相似文献   

4.
风景戳协会     
1987年冬,笔者与各地邮友商议关于筹建“风景戳实寄网”事宜,得到同好的赞同和支持,随后在《集邮》杂志上刊发广告。后经邮友建议,改称为“风景戳协会”,并于1988年5月1日在苏州成立。会刊《风景戳》也于同日创刊,刊头由朱贵荣先生题写。首批接纳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0名会员。苏州会务组由三人组成:笔者负责联络工作;陶安强负责会刊编发工作;唐建文负责财务及代寄风景日戳邮品工作。风景戳协会的宗旨是:联络同好,互通信息,增强邮谊,增长邮识,丰富邮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集邮兴起了集邮旅游,游山玩水兼会邮友的集邮旅游活动已不足为奇,如90年代全国邮展时,上海、北京、重庆、天津都有各地邮人云集。笔亦曾随虹口邮协赴苏州与苏州邮协联谊,随卢工集邮沙龙赴南京举办辨伪邮展,甚至曾和几位邮友约齐,远赴新加坡参观,95世界邮展。可是,追本朔源,我国的集邮团体旅游究竟始自何时?又是由谁首先倡导的呢?  相似文献   

6.
《风景戳》双月刊是由苏州风景戳研究会主编的一份民间刊物,1988年5月1日创刊,至今已有15年。我是1995年在省邮协开会时接触苏州风景戳研究会的,1996年就正式申请入会。从此,在《风景戳》的熏陶下,走上了收集风景日戳之路。《风景戳》内容贴近读者,图文并茂,文章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我通过邮友集全了创刊号至今的110期《风景戳》,从中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7.
申宏 《上海集邮》2013,(4):47-48
本刊讯有"万封楼主"之称的"沪上百岁集邮家屠松鉴先生追思会"于3月9日下午在上海虹口工人文体活动中心举行。由虹口邮协会长余涌主持。屠松鉴先生是苏州人,生于1911年11月,卒于2013年2月。享年102岁。他是上海市邮协首届学术委  相似文献   

8.
《上海集邮》2009,(3):10-12
江苏苏州1月5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办的邮票首发式暨2009生肖集邮新作展(展出邮集94部200框)、首届生肖(己丑年)画信展、全国第四届生肖(己丑年)个性化邮票青少年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展出获奖作品300多幅)、华诞六十&;#183;邮情天下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全国60城市(苏州)巡邮活动在苏州图书馆举行。第二届“储能杯”中小学生生肖集邮书法大赛作品展也在同馆举行。生肖集邮研究会举行四届二次理事会、本命年(牛年)会员联谊会等。  相似文献   

9.
编辑寄语     
《上海集邮》2002,(8):32-32
上海市集邮协会“五大”之后,本市各基层集邮组织的积极性大增,邮事活动不因天气炎热而“歇夏”,交运邮协赴苏州、原地封研究会和极限集邮研究会的代表赴平遥,职工邮协赴景德镇,杨浦区青少年集邮活动中心移址,海关邮协举办邮展……概况请  相似文献   

10.
克东 《集邮博览》2001,(6):31-31
4月7日-9日,生肖集邮研究会第二次会员代表会议暨首届生肖集邮展览、江南水乡支持北京申奥邮展、中国第三轮生肖邮票设计研讨会,在古城苏州举行。40名会员代表及25名特邀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该活动由中国邮政报、国家邮政局邮票印制局、江苏省邮协和苏州邮政局主办,生肖集邮研究会及苏州邮协承办。  相似文献   

11.
《上海集邮》2012,(5):47
(2012.1.23)天津:"给您拜年"邮戮;河北邯郸:"壬辰年春节"邮戮。黑龙江齐齐哈尔:"给您拜年!龙年大吉!万事如意!"连体戮,黑河:"金龙送福"邮戳;江苏苏州:"壬辰正月初一"连体戳,太仓:"龙狮馆"龙头图连体戳(双凤少年)  相似文献   

12.
《上海集邮》2016,(4):48
沈国平:明信片上的苏州河王夫良:1955-1966年《集邮》杂志的研究日期和时间:4月24日(星期日)14:00地点:四川中路668号3楼会议室举办单位:市邮协学术委员会出席对象:市邮协理事、委员,各专业性集邮团体旁听联系:4月18-22日致电13601788888(胡不为)  相似文献   

13.
封翁 《上海集邮》2011,(5):37-38
××先生:您好! 这一件古封所贴红印花一分的邮资,似与当时的费率不符,按1897年官局已采取洋银二分的平信资例.而此信(非印刷品)似有欠资之嫌。至于本地(locol)就地投递的优待(一分银邮资)须从1902年4月8日起始施行。1899年苏州寄苏州的这封信,苏州大圆戳的左下边有“11”之戳是“信差戳”。  相似文献   

14.
世展琐记     
本次世展的珍奇名件,不胜枚举。如论在中国邮史上比较重要的,似有两件值得一提。 一件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的“馆藏邮票”中,是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闰四月二十四日“正太差局”自北京寄苏州的邮件收据。在已知的民信局实物中,此件应属极早,而且此前未曾见过报道。至于民间收藏品中,仍以杭州张雄《中国民信局》邮集中的同治三年(1864  相似文献   

15.
正右江民族医学院学生集邮协会于2005年在浙江临安市加入中华医学集邮研究会。而后,作为该会团体会员,每年都派代表参加广州、天津、无锡、洛阳、吴江、苏州等地集邮活动。每次聚会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学生邮协得到各地集邮老前辈的关注和扶持。从而使我们增加了知识,扩大了视野,密切了关系,提高了素质。一、医邮会,加深学生对专业学习学生以学为主。校邮协抓住第二课堂学习机会,制作医学专题集邮,参加各种医学集邮活动,丰富了学生  相似文献   

16.
《集邮博览》2014,(11):91-91
正本刊讯10月25至26日,英国皇家邮学会第五届中国年会暨邮学论坛系列活动分别在江苏省江阴、苏州两地举行。10月25日上午,来自两岸三地及英国、美国的邮学家、会员及邮友60余人相聚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共赴一年一度的"邮学盛宴"。年会主席王剑智先生致辞并作会务报告;中国邮政文史中心、全国集邮联以及台湾、香港等各界嘉宾分别发言致贺。下午,邮学论坛在江阴国际大酒店举行,6位来自北京、英国、新疆、台湾的专家分别围绕"民信局起源"、"新疆邮政史"和"台湾邮政史"作主题演讲和报告。中国邮政文史中心研究员赵强以  相似文献   

17.
陈根远 《收藏》2012,(9):34-39
暮春三月,正是江南草长莺飞时节,坐在翰香远溢、古柏环绕的西安碑林,遥接故友苏州博物馆副馆长程义博士邮件,轻轻地拆去邮封,  相似文献   

18.
张景盂(1893-1945)江苏吴县人,自幼喜爱邮票。开始集邮时,只是从废旧信封上撕下,所以精芜杂陈。后来渐知集邮之道,以水洗代替了撕揭,又广交邮友,故所集日丰,且品相愈好。随着邮品的增多和邮识的增广,他于1915年在苏州祥符寺开了一间邮票社,名为“五洲”,1922年又迁至宫巷蔡汇河头40号。这是我国较早开办的私人邮票社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今年3月29日国家邮政局发行2003-5特种邮票《中国古桥·拱桥》,其中4-1为枫桥,笔者收到苏州邮友在枫桥所在地一枫桥景区首发式现场寄发的枫桥原地封。该封左下角是枫桥和铁铃关风景图,贴枫桥邮票,盖枫桥风景邮戳,封的右半面盖有江苏苏州2003年2月29日枫桥4号邮政日戳,中国古桥江苏苏州2003年3月29日圆形纪念邮戳和下方1枚扇形首发纪念邮戳。4枚邮戳尽显不同风采,为该封增添了枫桥邮戳的信息,同时也使该封充满江南水乡特色的古桥风韵。  相似文献   

20.
趣联     
苏州留园中乐楼联苏州的留园是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景色宜人,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园中有一座中乐楼,内设小戏台,供人观赏。清代著名学者俞樾曾为此楼题过一副对联。上联是:一部廿四史,衍成古今传奇,英雄事业,儿女情怀,都付与红牙檀板;博学的你,知道下联是什么吗?如果知道,请写出下联,邮给本刊编辑部;如果不知道俞樾所著的原联,聪明的你,也可以自己对个下联,同样邮给我们。截稿日期2004年2月29日——这可是“有奖征联”哦!常如作客,何问安宁,但使囊中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面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