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使晚期肿瘤患者达到最高可能的生命质量。方法:对2002—2005年60例晚期肿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和肿瘤护理,并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环境,指导家属参与临终关怀护理。结论:临终关怀护理可对现代医学治疗无望的患者实施缓解其痛苦,维护其尊严,增强其对临终生理、心理状态适应能力,帮助晚期肿瘤患者安宁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是通过提供缓解性照料、疼痛控制和症状处理来改善个人余寿的质量尽可能减轻临终病人生理、心理、精神上的痛苦,维护其尊严,使他们安静、平静、舒适地度过人生最后的旅程,同时,使临终病人家属的身心得到关怀与抚慰.探讨使晚期癌症病人得到生理、心理和社会全面支持与照顾的医疗保健服务,提高病人临终阶段的生存质量.方法:对92例晚期癌症患者,从心理护理、死亡教育、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基础护理等方面实施临床护理.结果:享受临终关怀作为人的基本权利,是临终关怀兴起和发展的社会伦理动力.通过对住院癌症晚期病人实施临终关怀,缓解了患者痛苦,使其平静、安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阶段.结论:临终关怀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任务,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适应人的生命客观规律,为人类健康生存提供了良好机会.临终关怀作为一种新的医疗服务,弥补现行医疗保健体系忽视临终病人需求的缺陷,符合人道主义精神和人类生命发展的需求,是人类现代社会最具人性化的一种发展,是人道主义在现代社会的最高体现,从而使医疗保健体系更趋完美.  相似文献   

3.
如何提高晚期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笔者自2003年4月~2005年4月共收晚期癌症病人72例,从72例临终病人的护理过程中,笔者认为:尽量满足临终病人的心理需要;帮助患者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协助患者减轻躯体和心理的痛苦;做好家属的护理工作等四个方面是让临终病人宁静、舒适地度过余生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临终关怀起源于西方,它是一种特殊的服务方式,它以提高临终者的生命质量为宗旨,向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顾,使临终患者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使临终患者能够无痛苦、无遗憾、安详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但是,由于我国传统的生死观、孝道观的影响,使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伦理困境,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积极地开展生死观教育、建立新的家庭伦理观念及其改善医疗伦理环境等途径促进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自1990年至1994年,我科共收治了晚期癌症病人42例,我们从止痛、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及家属心理安抚方面,对他们实施临终关怀护理。临终关怀护理可维持晚期癌症病人生命质量,得到症状控制、减轻痛苦、充分满足其生理与心理需要,获得人生满足,让病人安宁平静地度过了人生的最后旅程。 对晚期癌症病人如何做好临终关怀工作,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它导致的肾功能不全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此类病人的饮食与原发病的饮食管理及其它透析病人的饮食护理相比更具特殊性。由于老年人各种生理系统退化,以及长期的限制饮食,糖尿病性胃肠病变引起腹泻、食欲减退、机体分解代谢亢进,常导致慢性消耗衰竭而死亡。所以,老年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是改善其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关键因素。故应尽早加强营养支持疗法。笔者总结了5例老年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进行298次血透的饮食护理,取得较好效果。首先要掌握好病人的干体重,做好心理护理,限制粮的摄入,及过多的水盐。强调优质蛋白质,热量要充足以维持机体内正常的生理需要,选择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锌、铁、低磷高钙的食物。不仅加强了病人的营养,稳定了病情,减少并发症,同时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也达到了延长病人生命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7.
临终关怀是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全面支持和照料,使患者在人生的最后旅程能够平静、安然地度过,并使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是人们对生命价值认识加深的重要体现,是一种具有高度价值观和伦理意义的服务活动。而医务人员在临终关怀工作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从现在开始就要充分重视临终关怀教育对医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医学生教育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8.
临终关怀是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方位的舒缓治疗看护和心理关怀的一种特殊的公共卫生保健服务,目的是使临终病人能够舒适平静、有尊严地度过人生最后阶段,使病人家属能够维持和提升身心健康.本文根据目前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的现状,探讨根据我国国情改进临终关怀模式,改善伦理环境,加强政府支持和社会资助,更有助于临终关怀事业的本土化,从而促进真正意义的临终关怀事业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闫萍 《考试周刊》2013,(19):193-195
舒适护理是一种先进的护理模式,是护理事业发展的方向,它能有效提高护理专业品质,临床实施舒适护理,可以真正满足患者的需要,使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在精神上感受到关爱、和谐、理解。同时,在护理人员协助下达到生理、心理、灵性(精神)等方面的舒适状态,降低不愉快的程度,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老年临终关怀护理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临终关怀是为临终患者提供了缓解痛苦、维护尊严、适应临终的全面护理。老年临终关怀护理,使临终者能安详、舒适、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的路程。这是老年护理人员的责任,也是开展老年临终关怀护理课程的宗旨,老年护理教育中开设临终关怀护理课程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 ,临终关怀作为对生命即将结束的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心身护理 ,已越来越多的得到社会的重视。1 临终关怀的病房特点1.1 应在病人有限的生命里 ,让其感觉到家的温暖 ,病房内的一切设施应整齐协调 ,并可在病室内放花卉、盆景或配电视 ,增加生活乐趣 ,使病人心情舒畅。1.2 临终病人可转入急救室 ,避免影响其他病人的情绪 ,备齐抢救用物 ,以备应急使用。1.3 对于临终的病人 ,应根据家属及病人的要求留陪护人员 ,让病人在剩余的有限日子里与最亲密、最牵挂的亲人一起度过。2 临终病人的护理2 .1…  相似文献   

12.
王雪 《现代企业教育》2014,(14):374-374
随着人们对生命质量的关注,令人害怕的除了死亡本身,还有孤独的面对死亡,帮助临终老人平静走完人生最后一程成了临终护理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舒适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期间,由于麻醉药物残余、伤口疼痛、各种管道的刺激、强迫体位等影响因素,常出现意识模糊、躁动不安、挣扎,相应地带来许多安全隐患,如发生坠床、自行拔除气管导管、引流管脱出、静脉输液外渗等[1],  相似文献   

14.
1971年“国际养护院指导会议”提出:“为濒死病人和家属着想。护理工作的对象必须包括病人及其家属。”以往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临终病人一般都受到了良好的护理,而对家属方面却往往被忽视,有时会引起种种争端。当病人离开人世,更加重了家属的痛苦心情。实际上活着的人对死者的深情留恋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悲痛,以及为照料病人所承受的身心等方面的痛苦,可以说远远超出临终者本身。因此,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在病人临终期间,就应将病人和家属视为一体,尽可能地减轻亲属的精神压力,使他们能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性的护理,并使死者亲属能早日从失去  相似文献   

15.
采用随机抽样法获取老年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现状与康复护理干预。结果表明,康复护理干预方法优于传统护理方法,有助于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本人和家属对健康的认识及健康价值水平,促进老年脑卒中患者掌握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运动、语言、认知和其它受损的功能,使其在精神、心理和社会上再适应,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临终患者是指医学上判断无法进行化疗、放疗和手术,将要在短期内(6个月内)死亡的患者,晚期癌症患者不管是从精神上还是身体上,都承受着正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医疗护理人员进行临终关怀教育,要制定临终关怀的护理措施。临终教育包括对患者身心状态的调节及对身心疲惫的家属给予帮助、支持。  相似文献   

17.
手术室护理人员运用整体护理模式 ,开展护理工作 ,能提高护理质量。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核心 ,以护理程序为框架 ,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为病人解决围手术期的生理、心理需求 ,使病人安全、满意度过此期。术前由巡回护士对病人访视 ,先介绍自己 ,在亲切的交谈中了解患者担心的问题 ,多数患者在术前有较严重的顾虑 ,尤其是病情稳定的择期手术病人。产生顾虑的原因是对手术的不了解、对手术效果的怀疑、对医生的选择、怕术中疼痛以及其他家庭、社会、人际关系中的问题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 ,我们要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 ,主动介绍手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图片、发放各种宣传册、办黑板报、定期开展糖尿病教育讲座等形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药物、饮食、运动、出院指导,使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护理转变为主动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从而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和护理,最大限度降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危害,不断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快,临终关怀日益受到社会关注。作为医学院校的教师必须重视对医学生进行临终关怀教育。为提高医学生临终关怀教育的实际效果,通过临终关怀典型案例的教学方式,让医学生感受临终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其情感需求和医疗服务要求,从而提升临终关怀教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安宁疗护对终末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宜春市人民医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终末期肿瘤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安宁疗护。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精力、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也低于对照组,数据间对比有明显差异显著(P<0.05)。结论:安宁疗护可极大提高终末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终末期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也可得到改善,从而提高终末期肿瘤患者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