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泰微课技术在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在小学版画教育阶段,对泰微课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以泰微课技术的特点为基础,结合具体情况,对如何将泰微课技术应用到版画校本课程教育中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版画课是一门趣味性、创造性、知识性和实践性极强的科目,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等策略不断优化版画教学。  相似文献   

3.
单军辉 《广西教育》2011,(31):60-61
版画教学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少国家在中小学及幼儿园中均开设了版画课。我国的版画教育起步较晚,至上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蓬勃发展,到如今在小学教育中已经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4.
微课技术的发展前景是十分可观的,主要探讨微课技术在版画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所有嘉宾及教师代表到深圳市园岭小学参观中国少儿版画博览、园岭版画画廊、园岭版画工作室,并分别观摩了园岭小学美术教师张礴巍、谢素萍执教的双语版画教学课和黄丽莎、沈鸯样执教的版画活动课。  相似文献   

6.
在版画的创作过程中,幼儿可以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体验创作的快乐。但是,如何使幼儿更好地掌握版画的技能,创作漂亮的作品,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版画的材料选择、构图、展示等方面都需要教师的深思熟虑,可以说一节好的版画课是经过多次探究才设计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丝网版画和铜版画、石版画、木版画有着共同的独特表现形式;丝网印刷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印刷工艺。民族综合院校上好丝网版画及其印刷课在当代有着重要的实用意义。要上好这门课,除了切实采取符合少数民族学生实际的各种措施外,艺术视知觉的培养非常重要。这种意识可以培养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和审美方面的兴趣。视觉意识强,对事物的观察是开放性的,辅之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共享视觉传播的终极效应,获得视知觉的信息与经验。  相似文献   

8.
郭庆文 《鸡西大学学报》2011,(12):13+64-13,64
针对美术学院版画创作课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辅助支撑条件进行阐述,说明了构建版画创作课程综合创新训练系统的重要性。根据对版画创作课程的重新定义,通过开展各种教改教研活动。对辅助创新训练的教学环境、创作规律、工作室建设、师资建设几个重要因素加强提高。通过探索与实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张弛 《教师》2020,(10):105-106
儿童版画教育在世界各地早已得到各国儿童美术教育家的重视,很多国家都根据本国的实际,在中小学及幼儿园开设版画课现行的小学美术教材中虽然出现了关于版画的教学内容,但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段来实现由简到难的教学,且版画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零碎,学生无法通过系统的版画学习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通过对“儿童化”版画教学的思考和探究,分层制定目标序列,开展三位一体的“儿童化”版画教学,能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动脑(思维)、动手(操作)、动眼(观察)的能力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0.
版画课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章节,对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在版画课的教学中,我们应注意版面知识、教材编排及学生状态的协调统一。一、发掘美术教材所蕴含的创新因素,激发学生创新动机版画的本质在于印痕的表意和拓印的趣味性,能产生平整、匀净、清晰、坚实的色块,丰富多变的肌理和强烈的凹凸感。版画是间接性艺术,有别于其它画种,它是通过做稿、制版并以版材为媒介转印到纸上的,这种间接性会使画面产生诸多偶然性,会给作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同时,因为版画的复数性,能产生出多幅原作。根…  相似文献   

11.
通过剖析版画的平面审美要求,确立版画的平面审美形式的形成要素,提出和讨论了版画创作在平面方面的形式与方向、技术与态度等问题,总结版画的平面是艺术本体语言形式的要求,是版画艺术发展的主方向。  相似文献   

12.
数码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扩展了艺术实践的空间。特别是在版画领域中,数码技术具有足够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持。在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下产生了数码版画。数码版画是数字化时代的产物,数码版画的产生和特征充分说明传统版画和数码版画具有融合性,同时又说明了数字技术改变艺术形态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王平 《文教资料》2013,(21):60-61
高校版画教育在我国历经了大半个世纪,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目前版画的接受群体还很少,版画普及面还不够广.本文就我国高校版画艺术教育的现状谈谈版画普及的意义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版画的发展需要构筑新的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试图通过对现代版画艺术状态进行分析,就现代版画艺术沉寂而落寞的主要原因,从版画艺术表现语言的内涵与外延来展开,分析版画艺术具有与当代艺术和社会发展中很重要的一些特质,提出版画在发展中的可行性及需要构筑新的理念作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版画从传统走向现代,在版画本体上的媒介材料、技法手段,主体的创作意识、价值观念,客体的社会环境、接受领域,都产生了变化。据此,从版画的物质材料性、版画本体印痕意识的拓展、印刷媒体选择性、版画复数性几个方面,通过“印”与“综合材料的制作”探讨对现代版画综合性语言的拓展与延伸。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新兴版画进入学院性时期,其主要表现在:版画创作队伍正越来越集中在高等院校;版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版画创作更加注重版画本体语言与艺术形式探索,淡化地域性、风情性等等.如何克服学院性蕴含的局限性,发挥学院性的专业性、知识性和综合性的优势,是当前中国版画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版画作为一个整体对应着艺术的整体,既具有时代的整体特征,也具有版画自身的特性,语言的创新不能忽略精神的表达.版画艺术不仅在传统概念的内容与形式上反映时代精神,其语言形态还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当代视觉文化和视觉经验都深刻地反映在版画语言的变化上,同样也深刻地影响着版画对当代社会与生活表现的力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18.
刘旷是我国杰出的版画艺术家。本文论述刘旷与延安学派的渊源 ,及其木刻版画艺术成长的根基 ;论说刘旷木刻版画艺术在 40年代的创始与 5 0、6 0年代的发展 ,为革命战争和新中国建设所做的艺术奉献 ;论证刘旷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版画艺术的辉煌成就与贡献  相似文献   

19.
油印套色木刻版画以其独特的制版方法和精美的印刷效果充分展示了版画艺术的风采。无论何种版画作品,如果缺少印痕之美就失去了作为版画应有的艺术光彩。那么,印刷与修版在制作油印套色木刻版画过程中就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儿童版画创作过程,非常符合新<课标>倡导的课程的综合化,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学习的课改精神.本文从儿童绘画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定位,从绘画的来源--生活、记忆、想象、个性四个角度进行版画教学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