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让教育多些"赏识第五季"。 一位旅行者在一个偏僻地方发现了一片佛兰,那是兰花中的珍品。旅行者惊喜之极,决定把这些花带回城里出售。他找到一家农户去借锄头,男主人爽快地把锄头递给他,只要求跟着他去看一看是怎样的花儿。农民看后很是失望。"这草是没用的。我们曾割回去喂牛,它连嗅都不嗅。"  相似文献   

2.
让教育多些“赏识第五季”。一位旅行者在一个偏僻地方发现了一片佛兰,那是兰花中的珍品。旅行者惊喜之极,决定把这些花带回城里出售。他找到一家农户去借锄头,男主人爽快地把锄头递给他,只要求跟着他去看一看是怎样的花儿。农民看后很是失望:“这草是没用的。我们割回去喂牛,它连嗅都不嗅。”旅行者回到了城里,带回去的几十株佛兰,很快使他成为富翁……’  相似文献   

3.
草兮草兮     
"视如草芥""草莽英雄"都含贬义,人们对草一向是鄙视的,儿时唱歌:"锄头锄头锄野草呵,锄去了野草好插苗。"盛夏,当秧苗正茂时,水稻田里的草也长得飞快,在烈日下耘田除草是农人的苦活。生长在江南农村,处处与草为伴,在草地上打滚、放牛,夏夜则割大堆的草生火冒烟,用以驱逐蚊子。  相似文献   

4.
让教育多些“赏识第五季”,一位旅行者在一个偏僻地方发现了一片佛兰,那是兰花中的珍品,旅行者惊喜之极,决定把这些花带回城里出售,他找到一家农户去借锄头,男文人爽快地把锄头递给他,只要求跟着他去看一看是怎样的花儿。农民看后很是失望。  相似文献   

5.
种芋艿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种植的好季节,星期天中午,爷爷带着我去菜地里种芋艿。我和爷爷拿着工具来到菜地里。爷爷先用锄头除草,我也在一旁帮爷爷拔草。一会儿工夫,草已经被我们“消灭”完了。爷爷又用铁耙松土,我也拿起锄头干了起来。开始时,地里的泥土比较松,我很快就完成了松  相似文献   

6.
乡间农具     
锄头 锄头是农民吃饭的家伙,庄稼地里,农民是主人,锄头是随从.翻地、除草、间苗,地里大大小小的活计都离不开锄头的影子.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没有探头,露水还未蒸发,农人扛着锄头的身影便会在田间地头闪现.这是藏在我童年记忆最深处的一幅乡村画卷.  相似文献   

7.
豫东,有一种叫"狗狗秧"的恶性杂草很是让农民头疼。它不起眼地匍匐在地上,缠绕在作物上,和庄稼争水争肥。这种草外表很纤弱,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无论用锄头锄,用除草剂喷洒均不奏效,因为  相似文献   

8.
<正>农村的早晨,空气清新,窗户上涂抹了一层温暖的阳光。微风带着湿润的气息,轻柔地唤醒了我。窗外,衣物与搓衣板的摩擦声响起,奶奶一大早便开始洗衣服了。她的左手不灵便,洗起衣服却不显一点笨拙。我赶紧起床,洗洗脸,跟奶奶一起忙活起来。过了一会儿,爷爷肩扛锄头,手握菜籽,大步走向屋后的菜园。我连忙上前接过锄头,跟着爷爷稳健的步伐,随他一同去种菜。刚进入菜园,我便急着去看我种的艾草——还没出苗,想必快了吧。我真希望最近再下一场雨,艾草长出嫩绿的叶片。到达要种菜籽的地方,我照着以前种艾草时挖一排坑的做法干起来。“哈哈!种菜籽哪有这么种的?”说罢,爷爷接过我手中的锄头。  相似文献   

9.
晒根     
初夏,农民荷锄走进一片绿油油的高粱地。不缺阳光和雨水,高粱苗一天蹿高一截,长势喜人。农民蹲在地头,卷支喇叭烟抽着,陶醉地眯了一会儿眼,然后挥动锄头,开始为高粱锄草松土。一个城市人开车路过地边,看见农民在锄地,就带着儿子走了过去。城市人虽然出生于农村,却没锄过地,先是  相似文献   

10.
一天下午,我正在做作业。六岁的小堂弟正在背《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突然想到,农民为什么要锄禾呢?禾苗不是长在水中吗?为什么要用锄头去除草呢?农民的汗水为什么会滴在  相似文献   

11.
锄头     
我们的锄头是全新的吗?太新了,不好,因我们未曾挖掘;我们的锄头是生锈的吗?多铁锈,不好,因我们太久没有垦地了。锄头,不是用来观赏的,而是必须用在田野里除草、松土、挖掘;人的生命的锄头也是一样,若不常磨励刀锋,耕耘出美丽的田园,则人生有何意义呢?所以,别愁没有更大的田让我们去挖掘,因为田在我们心里,每个明天,都等待我们用锄头,用心去开垦!  相似文献   

12.
爷爷和锄头 原文开头: 爷爷的家靠近一条小河,小河的前面便是一片农田。在爷爷家的院子里,始终放着一把锄头,虽然锄头的木柄已开裂,但是锄头依然锋利。岁月默默地诉说着爷爷与这把锄头的故事。以前每次去爷爷家,第一个见到的总是奶奶,每次问到爷爷在哪里,奶奶总是用手往田头叫旨,那个正挥着锄头的一定是爷爷了。  相似文献   

13.
父亲的锄头     
小时候父亲在田里对我说———娃 这锄头是咱家我不懂年纪稍长我知道是锄头结出了粮食我们有吃的家里的小猪也有吃的长大了父亲的锄头还在给土地美容土地给的报酬一半被我上学拿去现在父亲和我一起握着锄头父亲回忆往事我翘首未来父亲的锄头@张型锋$山东汶上县一中  相似文献   

14.
在长篇小说创作凋零和缺失状况下,刘玉栋《年日如草》的出版,对于刘玉栋本人和整个70后作家群来说,都是一个很重要的突破。从"二十世中国文学史"的角度来看农民与城市的关系,农民如何融入城市、进入城市是一个现代化、城市化的中心问题。刘玉栋的《年日如草》塑造了一个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二代农民形象,一个带有某种狡黠而不失善良本性的、以法律取代人情意识的农民形象。这是以往文学史所没有的,具有突破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豫东,有一种叫"狗狗秧"的恶性杂草很是让农民头疼。它总是不起眼地匍匐在地上,缠绕在作物上,和庄稼争水争肥。这种草外表上看很纤弱,细细的茎,瘦瘦的叶,但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无论用锄头锄,用除草剂喷均不奏效,因为它有一条白嫩的富含水分的根深深地扎在土层深处。就  相似文献   

16.
我本农民     
近日,读到某作家的《农民是什么》一文,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现在很多人,已经越来越瞧不起我们农民了,越来越遗忘我们农民了。他们在心里鄙视农民,谩骂农民。什么农民意识、农民思想、农民形象等等,把种种消极的东西都往“农民”的筐里装。我是农民。我是一位老实巴交的农民,我没有太大的理想,既然我站在旷野的中心,我就有责任扛起锄头,握紧镰刀,有义务在一年四季里,春耕、夏种、秋收,冬闲了还要为泥土翻身。这就是我生活的圆舞曲。我不会城市里的慢三、快四,也不会一首流行歌曲,我只会在耕田耙地的时候,面对黄土蓝天,从胸膛吼出属于土地的…  相似文献   

17.
我的爷爷是一位农民,住在乡下,他有着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他是中国千千万万农民中普通的一员。春天,他用一把被阳光和泥土所滋润的、闪着银白色光的锄头在肥沃的土地上播下了希望。每每此时,  相似文献   

18.
我的乡村     
梅朵 《青少年日记》2009,(11):40-41
我拿着城市户口薄生活已有二十多年,但我一直感到我是一个农村人,骨子里是个农民。我只是一个从乡村伸向城市的高高的树梢,作为一个农民,我永远属于泥土.来到城市我只是为了稀释一下城市的情调,我只是为了给城市增加一棵来自乡村的草。  相似文献   

19.
夜里还戴着草帽的,是一些什么人呢?有谁会在天黑无光的时候,把这种传统的遮阳工具继续戴在头上?(开头扣题,并凭借设问句式造成悬念,收到引人入胜之效。)夜里戴草帽的人们必须刚从白昼的烈日中走来,或者准备在天亮以后走到一片炎热中去。这样的人不是长年在乡村劳作的农民,农民在夜里一般不需要把草帽戴到头上。一天的劳动过后,农民在黄昏都会把草帽挂到锄头把上,让它们在晚风中飘舞。如果是在闷  相似文献   

20.
翠绿的“革命草”尽管能作为养猪的青饲料,可很多农民却诅咒它是“魔鬼草”、“反革命草”。有些年老的农民见了它就懊悔:“当年真是‘引狼入室’啊。”“革命草”为何物?为什么会被美其名曰“革命草”?如今人们为什么要忿恨它、诅咒它?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本次专题调查和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们的调查和研究性学习活动计划过程概括为“一看三访两综合”。具体内容和安排是:1.夏秋季节去农村现场考察,看看“革命草”生长蔓延现状和农民们与它顽强抗争的情景。2.寻访县农业局植保检疫站和环保局生态监测站的专家们,弄清“革命草”的“身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