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李小莲 《中学理科》2006,(10):57-57
题:现要测量某一电压表V的内阻。给定的器材有:待测电压表V(量程2V,内阻约为4KΩ);电流表mA(量程1.2mA,内阻约为500Ω):直流电源E(电动势约为2.4V,内阻不计);固定电阻3个:R1=4000Ω,R2=10000Ω,R3=15000Ω;电键S及导线若干。  相似文献   

2.
题阻值相等的三个电阻R和R1、R2、R3组成如图1所示的电路,且R1=R2=R3,若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20V,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为4V,则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 ).  相似文献   

3.
题目 测量电源B的电动势E及内阻r(E约为4.5V,r约为1.5Ω).器材:量程3V的理想电压表V,量程0.5A的电流表A(具有一定内阻),固定电阻R=4Ω,滑线变阻器R'、电键S、导线若干.  相似文献   

4.
余锋  罗小笛  梁永光 《中学理科》2006,(9):25-29,48
解析:(1)当开关S1、S2都断开时,电阻R1与R2串联,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R1+R2=5Ω+15Ω=20Ω,电源电压为U=IR=0.2A&;#215;20Ω=4V。  相似文献   

5.
同学们在求并联电路两个支路的总阻时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一支路的电阻R1是另一支路电阻R2的整数倍,经过本人的细心观察和理论推导,得到了一个快速求其总电阻的公式,即R总=R大/(n+1),其中,R大为两个支路中阻值较大的电阻,n为两个支路中较大电阻与较小电阻阻值的比值,即n=R1/R2(R1〉R2)。  相似文献   

6.
谭程 《理科考试研究》2007,14(12):37-39
题目 (2007年四川高考理综)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电源电动势E及电阻R1和R2的阻值.实验器材:待测电源E(不计内阻),待测电阻R1,待测电阻R2,电压表V(量程为1.5V,内阻很大),电阻箱R(0-99.99Ω);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导线若干.  相似文献   

7.
例1 (2005年高考江苏物理卷第14题)如图1所示,R为电阻箱,(V)为理想电压表.当电阻箱读数为R1=2 Ω时,电压表读数为U1=4 V;当电阻箱读数为R2=5 Ω时,电压表读数为U2=5 V.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Zn(pzde)(phen)]n·nH2O(H2pzde=2,3-吡嗪二甲酸,phen=1,10-邻菲哆啉),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参数为:a=1.1607(2)nm,b=1.1719(2)nm,c=1.3140(3)nm,β=110.707(3)°,V=1.6719(6)nm3,Dc=1.707Mg·m-3,Z=4,R1=0.0356,ωR2=0.0853.  相似文献   

9.
题目 测量电源B的电动势E及内阻r(E约为4.5V,r约为1.5Ω).器材 量程3V的理想电压表V,量程0.8A的电流表A(具有一定内阻),固定电阻R=4Ω,滑线变阻器R′,电键K,导线若干,①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  相似文献   

10.
一、直接推理法例1如图1所示,一只固定电阻RI一60O.和一又变阻器从一100n·把它们串联在电压U—32Af的电源上组成电路.滑片P在不同位置上时,在几上分得的电压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A.32V,OV;B‘32V.ZOAf;C.20V.OV;D.20V.12V分析因两电阻串联.R;上的电压不可能达到32V,故A、B可以排除,又因滑片P在最左端时,R。接入电路的电阻为零,所以It上分得电压必然为oV,故选C.二、等效思维法例2电阻ICI—l/3n,ICZ一1/70,入。一1/10fi.并联后的总电阻为:()A.ZOo;B.1/ZOfl;C.回/21OQ;D.无…  相似文献   

11.
1.用以分析电路结构例1如图1所示,邶间电压U=12V,电阻R1=30Ω,R2=40Ω,R3=60Ω,试求理想电流表A1、A2的示数.  相似文献   

12.
1.理想变压器各物理量的决定因素 (1)电压制约:输入电压U1决定输出电压U2.当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不变时,不论负载电阻R怎么变化,总有U1/U2=n1/n2.  相似文献   

13.
李长峰 《物理教师》2009,30(1):31-31
2008年理综(全国卷I)实验题.一直流电压表,量程为1V,内阻为1000Ω,现将一阻值为5000~7000Ω之间的固定电阻R1与此电压表串联,以扩大电压表的量程.为求得扩大后量程的准确值,再给定一直流电源(电动势E为6~7V,内阻可忽略不计),一阻值R2=2000Ω的固定电阻,两个单刀开关S1、S2及若干导线.  相似文献   

14.
试题 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Rx的阻值(900~1000Ω): 电源E,具有一定内阻,电动势约为9.0V; 电压表V1,量程为1.5V,内阻r1=75Ω; 电压表V2,量程为5V,内阻r2=2500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100Ω; 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  相似文献   

15.
1 错解的发生与辨析 有这样一道考查变压器工作原理的练习题(见高考绿色通道系列丛书高二物理P330):理想降压变压器的原线圈串接电流表A1和电阻R1后,接6V恒定直流电源,如图1所示,当副线圈的负载电阻R2变小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16.
在多份试卷中看到此条题目,题目如下: 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22∶5,原线圈接u1=220 √2sin100πt (V)的交流电,电阻R1 =R2 =25Ω,D为理想二极管,则 (A)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50 V. (B)二极管的反向耐压值应大于50√2V. (C)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200 W. (D)通过副线圈的电流为3A. 对于此题,不同的试卷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分歧主要在(D)选顶"求通过副线圈的电流",此电流指的是电流的有效值.笔者上网查了一下,有的给出了具体解答,有的没有.笔者和多位同事进行了讨论,综合网上的查阅,共有下面几种解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个一维配位聚合物[Co(phen)(Hbtc)(H2O)]n,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该配位聚合物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体数据为:a=9.5790(9),b=10.8811(10),c=11.2224(10)A,α=96.5780(10),β=111.4630(10),γ=111.6030(10)°,V=969.22(15)A3,Z=2,Mr=465.27,Dc=1.594g/cm3,F(000)=474,μ=0.934mm^-1,R1=0.0320,ωR2=0.0878.  相似文献   

18.
变压器根据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中学物理当中所说的变压器往往是指理想变压器,所谓理想变压器是指磁通量全部集中在铁芯中而本身不消耗能量的变压器.理想变压器的基本关系式有:(1)功率关系:P入=P出;(2)电压关系:U1/U2=n1/n2;(3)电流关系:当只有一个副线圈时,I1/I2=n2/n1;  相似文献   

19.
例1(2006年武汉市中考题)为锻炼身体,小明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设计了一个电子拉力计,图1甲是原理图.硬质弹簧右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在一起(弹簧的电阻不计,P与R1间的摩擦不计).定值电阻R0=5Ω,a、b是一根长为5cm的均匀电阻丝,阻值R1=25Ω,电源电压U=3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相似文献   

20.
例1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洲电阻的实验中,试回答:(1)画出电路图;(2)写出实验步骤.解(1)电路图如图1所示.(2)步骤:①按电路图接线.接线时,开关K断开,变阻器R0滑片P移到电阻最大.选择适当的量程.②移动滑动变阻器R0的滑片P,分别测三组数据:Ux1、Ux2、Ux3、及Ix1、Ix2、Ix3.③根据欧姆定律公式R=U/I,求Rx1、Rx2、Rx3,则Rx的平均值,Rx=Rx1+Rx2+Rx3/3.例2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实验中,你能用一只定值电阻代替测出未知电阻吗?分析无电压表,就不能直接测出未知电阻两端电压.现利用并联电路电阻两端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