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对比了泰国学生中介语语料与汉语母语者语料中差比句的使用情况,分析了泰国学生差比句习得的特点和偏误类型。研究发现,泰国学生中介语语料与汉语母语者语料中各句式的使用频次不完全一致,使用频次与正确使用频率也不完全一致;泰国学生汉语差比句偏误率较高,偏误类型复杂多样,其主要原因在于汉泰语"比/■"字句在形式和功能意义上错综复杂的对应关系和对应"空缺"。文章最后提出了针对泰国学生汉语差比句的教学策略,确定了有"泰国特色"的差比句教学难度等级序列。  相似文献   

2.
语音偏误标记与语音对比——谈泰国学生语音习得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在泰国的教学实践,文章归纳了泰国学生区别于其他国家学生的语音偏误标记,并借助汉语和泰语的语音共时层面的对比,分析泰国学生在汉语语音习得过程中由于母语负迁移和目的语干扰所造成的“化石化”难点,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陈彧  许海鹏  高晓颖 《焦作大学学报》2012,26(3):108-111,120
文章试图通过语音实验的方式,以实验语音学理论、对比分析理论和语言迁移理论为指导,以汉语和泰语的元音格局为基础,对比分析泰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元音的情况和中国学生习得汉语元音的情况。从而考察泰国留学生汉语元音习得的偏误所在,找出偏误产生的原因并给出科学解释,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力求为今后泰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和对外汉语教学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以两名汉语普通话水平为初、中级的泰国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声学实验为手段,通过对比分析泰国学生普通话三组塞擦音、擦音与中国发音人之间的差异,寻找泰国学生二语习得过程中语音方面的偏误和障碍,最后针对这些偏误和障碍提出教学对策。经过实验分析发现,泰国留学生在汉语普通话的音节时长、声母时长方面与中国发音人存在差异;另外,泰国学生在发这三组音时,舌位均较前。  相似文献   

5.
汉语委婉语的习得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本文通过对汉语委婉语习得过程的分析,提出了其对对外汉语委婉语教学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在中介语理论和偏误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韩国学生汉语习得的第一手材料进行深入分析,认为韩国学生在汉语习得中存在词汇偏误、语法偏误以及语用失误等三种偏误类型,而各种偏误类型又有着不同的具体表现。此基础上分析了这些偏误的形成原因,认为是语际迁移、语内迁移、文化迁移和学习策略导致了这些偏误的产生。最后就此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以期为韩国等外国留学生的汉语习得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汉语趋向补语对泰国汉语初级学习者来说,是一个难点。为了了解初级学习者对趋向补语"起来"的掌握情况,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泰国汉语初级学习者对趋向补语"起来"的偏误频率最高的例子,从而总结出偏误类型和原因,通过分析结果发现泰国汉语初级学习者易出现偏误的原因是由母语负迁移引起的,属于语际偏误,另一种原因是由目的语的规则泛化引起的,属于语内偏误。针对对泰国汉语初级学习者趋向补语"起来"的学习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8.
相关语料统计与分析显示,泰国大学生在习得汉语结构助词过程中产生的偏误有三类:遗漏偏误、误加偏误和误代偏误。性别、年级、华裔与否等是泰国大学生习得汉语结构助词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除此之外,年龄、动机和学习策略等个体变量是影响泰国大学生汉语结构助词习得的众多变量群中最重要的变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个案研究,借助实验语音学的分析手段,对不同汉语水平的泰国留学生单字音声调中的调长、调域、调型和调值进行了声学分析,总结了泰国学生习得汉语的声调偏误主要是调域上的偏误。泰国学生汉语单字音声调偏误最严重的是一声和四声,具体表现是一声调不够高。四声调降太长。  相似文献   

10.
汉语"被"字句由于本身复杂程度高、习得难度大,使其成为泰国学生汉语习得中的一个难点问题。造成中高级阶段泰国学生汉语"被"字句习得偏误的主要原因既有"被"字句自身的,也有学生学习和教学方面的。  相似文献   

11.
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会出现语言偏误,对语言偏误的重视和分析有助于二语习得。语言偏误包含了语法的偏误。从英汉语言对比和汉语方言的角度出发,基于二语习得的偏误分析理论,侧重分析形成语法偏误的原因,以帮助二语习得者避免语法偏误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会出现语言偏误,对语言偏误的重视和分析有助于二语习得。语言偏误包含了语法的偏误。从英汉语言对比和汉语方言的角度出发,基于二语习得的偏误分析理论,侧重分析形成语法偏误的原因,以帮助二语习得者避免语法偏误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安曼兰 《文教资料》2014,(27):34-35
本文主要谈泰国学生使用汉语名量词的偏误分析。在学生使用各种名量词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若干个偏误。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出发,作者对泰国学生频繁出错的地方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所产生偏误的根源,以母语负迁移、目的语干扰及文化因素三种偏误为分析的基础,并且提出有利于泰国学生汉语名量词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介语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对中介语的研究可帮助教师针对学生的中介语现象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引导,缩短它与目的语之间的距离。偏误分析是中介语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汉语偏误主要作用在语音、词汇、语法和汉字书写上。文章通过笔者在对留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偏误出现的原因以及偏误分析的作用与局限。  相似文献   

15.
陈晨  李秋杨 《现代语文》2007,(1):110-111,109
我们在对泰国学生汉语教学的实践中,发现学生在汉语趋向补语使用上偏误较高,偏误类型多种多样,并且与日韩、欧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生的偏误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对日韩、欧美学生学习趋向补语习得情况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而对东南亚国家学生的习得情况鲜有涉及.随着东南亚汉语热的日渐升温,中泰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阵容逐渐壮大,成为这一地区来华留学的最主要群体,他们的汉语习得情况和规律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是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总结教学规律和方法,研究探讨其性质和特点,不仅是学科理论建设的需要,也是推进民族地区汉语教学实践的需要。佤语、汉语分属不同语系,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佤族学生汉语习得实际属于二语习得性质,习得实践表明母语干扰是佤族学生汉语普通话习得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基于教学实践,针对佤语母语干扰特点对佤族地区汉语教学提出可供参考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汉语的维吾尔族学生的中介语系统中,词语偏误是大量的,而且几乎是随着学习的开始就发生了。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发生的词语偏误也越来越多。本文对维吾尔族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出现的词语理性义偏误类型进行概括与分析,不仅有助于汉语教师预先了解学习者可能出现的偏误,在教学中掌握主动,还有助于第二语言习得者把握汉语习得的规律,增强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维吾尔语中没有与汉语介词相对应的词类,这给维吾尔学生汉语介词的习得带来很大的困扰。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在广州大学学习的100名新疆喀什未就业的维吾尔大学生进行有关介词"在"的偏误语料调查。在母语迁移理论的指导下,论文运用偏误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维吾尔学生汉语介词的习得偏误进行分析归纳及总结研究,并提出避免这些偏误发生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9.
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是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总结教学规律和方法,研究探讨其性质和特点,不仅是学科理论建设的需要,也是推进民族地区汉语教学实践的需要.佤语、汉语分属不同语系,佤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佤族学生汉语习得实际属于二语习得性质,习得实践表明母语干扰是佤族学生汉语普通话习得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基于教学实践,针对佤语母语干扰特点对佤族地区汉语教学提出可供参考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20.
"被"字句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泰国学生在习得汉语"被"字句时所出现的偏误,主要表现在遗漏、误加和误代几个方面,针对泰国学生学习汉语"被"字句所产生的偏误,教师应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及时予以强调和指导,以便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汉语的被动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