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每年九月开学季都有许多家庭的幼儿开始走进幼儿园,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小班幼儿入园较为困难。一直以来这个问题都困扰着很多家长,我们都知道,幼儿在上幼儿园之前是以家庭生活为主要的生活方式,进入幼儿园就意味着他们将开始进行集体生活,会与外界和他人有更多的接触和交流。本文旨在挖掘小班幼儿入园适应时遇到的困难、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让小班幼儿入园适应困难这个问题能够得到改善,使幼儿能够更好的融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健康愉悦地成长,同时也能减轻家长和老师身上的重担。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小班幼儿入园困难这个问题都困扰着很多的家长,因为幼儿在上幼儿园之前是以家庭生活为主要的基本生活方式,而进入幼儿园就意味着幼儿将开始集体生活,将会与外界和他人有更多的接触和交流。本研究旨在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让这个问题能够得到改善,让幼儿以更快的速度融入幼儿园生活,健康且愉悦地成长,并减轻家长和老师身上的重担。  相似文献   

3.
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是他成长过程中跨出的一大步,是早期经验中的关键一环,也是促进其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所以,成人要了解幼儿在入园时常见的不适应现象,做好入园引导工作,让幼儿乐意上幼儿园,尽快融入集体,开始愉快的在园生活。  相似文献   

4.
小班幼儿刚步入幼儿园,会产生开始入园的分离焦虑问题,如何培养一日常规,如何很好地衔接到中班是一个问题,利用来自生活经验的音乐同游戏教学可以让小班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爱上幼儿园。  相似文献   

5.
午睡是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和下午的学习活动。然而,幼儿在园午睡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要提高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对幼儿午睡重要性的认识,合理调整幼儿在园午睡时间,创设良好的午睡环境,促进幼儿良好午睡习惯的养成,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伊翠娟 《科教文汇》2013,(27):90-91
午睡是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和下午的学习活动。然而,幼儿在园午睡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要提高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对幼儿午睡重要性的认识,合理调整幼儿在园午睡时间,创设良好的午睡环境,促进幼儿良好午睡习惯的养成,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来园活动一般指幼儿早晨进入幼儿园班级前后的一段时间的活动,以及教师利用这段时间迎接幼儿并引导其相关活动的过程。入园环节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开始,主要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入园准备;见面相互问候、打招呼;幼儿晨检;幼儿摆放随身携带的物品;整理自然角;准备接下来活动的材料等,此时教师的角色更多地是观察者、引导者和支持者。  相似文献   

8.
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是幼儿丰富经历,增加体验,积累经验,不断发展的基础。幼儿园必须立足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从幼儿已有经验出发,组织好一日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健康、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9.
上幼儿园,对于幼儿来说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之前都是与家长朝夕相处,得到长辈们的悉心照料的,是全家人关注的中心。进入幼儿园后,幼儿对于园内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因此,在不同程度上会出现一些不同的焦虑表现,分析并研究其发生的原因,需要从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三方面着手,来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  相似文献   

10.
姜红英 《今日科苑》2010,(2):178-178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幼儿入园不适应产生的原因,如幼儿情感上不适应、生活习惯不适应、能力不适应、集体生活不适应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帮助幼儿做好准备,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王燕 《科教文汇》2014,(11):198-198,211
早期阅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目前幼儿园早期阅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教师在创设环境、指导阅读、阅读实践等方面探索出切实可行的策略,打开孩子的心扉,让孩子感受阅读的魅力,让良好的阅读习惯伴随孩子的一生。  相似文献   

12.
魏晓萍 《科教文汇》2014,(17):202-203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生命个体都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以及社会产生各种关系,幼儿也不例外。幼儿期是一个“社会人”的起步阶段,幼儿从一个“人人为我”的家庭小环境,进入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社会大环境,对于幼儿来说是新奇、陌生的,只有通过自主的交往才能帮助孩子积累认知经验,逐渐融入大环境,逐步成为“社会人”,促使其社会性得到发展。然而幼儿处在人生的初级阶段,其认知、心理尚不成熟,且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幼儿保护过度,因此幼儿缺乏自立能力,缺少与他人以及社会交往的经验。在幼儿园常会发现孩子因交往能力差不愿上幼儿园:“妈妈,我们班小朋友不跟我玩。”还有小朋友说:“我们班某某小朋友欺负我。”孩子之间因争抢玩具发生打斗现象,受害一方家长不是手足无措就是找老师、家长理论。幼儿园就是一个小社会,每一班就是一个小团体。  相似文献   

13.
王红娟 《科教文汇》2012,(11):10-10,66
学生在学校经常会出现一些违反校纪校规的现象,为了达到好的教育效果,老师和家长之间应加强沟通、合作,在沟通的过程中只要让家长能感受到班主任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就一定能获得比较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4.
宋小娜 《科教文汇》2011,(26):56-57
开展新型的家园合作,共同重视孩子素质教育,让孩子在幼儿园度过难忘的快乐时光,需要幼儿、家长、幼儿园相互配合、共同促进,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5.
葛书含 《科教文汇》2020,(15):24-25
隔代教育在中国渊源已久,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是年轻父母在平衡工作生活与教育子女的产物。随着国家放开二胎政策,很多家庭生了二胎,老一辈人帮助子女带孩子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农村年轻夫妻外出务工,孩子由老人教养,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加尖锐。因此,怎样才能在隔代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找到教育好孩子的平衡点,发挥出隔代教育的优势,让孩子全面健康成长,是当代年轻父母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利用童谣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梦珺 《科教文汇》2014,(14):203-203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幼儿是终身受益的。小班时期是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最佳时期。本文就利用童谣的方式从良好环境的创设、教师的指导、家长的配合等方面,对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伟伟 《科教文汇》2012,(24):89-89,91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总之,在儿童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家长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杨涛 《科教文汇》2020,(11):159-160
幼儿因为年龄比较小,其活动场所主要是家庭和幼儿园,这也是他们生活成长的重要环境,因此,他们会被父母以及老师的言行所影响,正如幼儿教育领域的专家陈鹤琴教授所言:对于孩子的教育工作不是单一的工作,不是仅靠学校就能够完成的工作,当然也不可能仅靠家庭就能够完成,两者必须互相配合,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让孩子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对幼儿进行教育,发挥各自的长处和便利性,家园进行密切合作才能够让幼儿教育工作更见成效。  相似文献   

19.
王俊琴 《科教文汇》2011,(20):47-48
家长开放日活动是幼儿园和家庭联系的一种方式,能够加深家长对教师、幼儿的了解程度,能够加强家长和教师、幼儿之间的联系.能够密切家园之间的伙伴关系..为克服目前家长开放目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应以针对性、真实性、丰富性、科技性、开放性为家长开放日活动的价值取向.从根本上增进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和孩子发展的了解.实现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监督作用.体现家长开放日活动的真正价值和目的.从而有效促进家园合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