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力学板块中,长度测量、重力及其图示、机械运动及其参照物、牛顿第一定律、力的平衡、密度、压强、浮力、功和功率、机械效率、机械能是常考点。机械运动及其参照物、力和力的平衡、密度、浮力、简单机械是必考点。机械运动及其参照物、力和力的平衡、密度、压强、浮力、简单机械、功和功率、机械效率等是考查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机械效率是力学中一个重要概念,在初二物理《力》一章中处于核心位置,也是中考试题热点之一。能否有效地用好机械效率解题,关键在于对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力、额外功及相关知识的理解。因此,运用机械效率解决问题时,需做到“五要”1正确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它反映机械性能的好坏。人们在使用机械做功时,总希望有用功越多越好,但总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叫做总功,它们的关系是:W总=W有+W额,因此W有>W额,所以有η=WW总有<1,故机械效率总小于1且无单位。因而机械效率是一个比值,所以通常…  相似文献   

3.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简单机械的目的无非是从省力,省距离,或者是为了改变力的方向。但使用机械总是面临着机械效率低下的尴尬。如何确实提高机械效率,笔者就教学中常  相似文献   

4.
一、本月知识学习指要1.充分理解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掌握功的计算公式 W=Fs,在国际单位制中 ,功的单位是焦耳 .2 .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 P=Wt.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 .3.正确理解功的原理及机械效率的概念 .功的原理是一切机械都遵循的普遍原理 ,机械效率是反映机械做功性能好坏的物理量 .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η= W有用W总及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间的关系 W总 =W有用 W额外 .由于额外功是无法完全避免的 ,所以 ,机械效率总小于 1.…  相似文献   

5.
    
考测点导航本章的知识点包括: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确定物理学中物体(力)有没有做功,做了多少功;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含义,能测量、计算和比较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理解功的原理;理解功率的含义;知道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联系和区别。本章考测的重点是功、功率、机械效率的理解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是力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每年必考的一个知识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提高机械效率对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节前有简单机械、功、功率,后有机械能,介于力和能量板块之间。它既是前面的知识的延伸,又是功的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广泛应用,它对学生学习和理解热机的效率、炉子的效率、太阳能热水器、电动自行车等能量的利用率和转化率等起积极作用。机械效率的实验探究在人教版教材中是探究斜面,而粤教沪科版教材则是测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版本的教材探究的内容不同,考试时主要以这两个内容为主。考点主要包括: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的概念和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1.误认为机械效率有单位例1某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5%焦.错因分析认为机械效率是有用功比总功,而功的单位是焦,所以机械效率单位也等于功的单位.这是误认为物理量都有单位而导致的错误.2.不理解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例2使用机械,如果有用功越多,则机械效率越大.错因分析误认为效率取决于有用功的多少.实际上,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在总功中的比值,有用功所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大.正确说法是:如果总功一定时,有用功越多,则机械效率就越大.3.谬误用语例3机械效率是表示机械做功的效果.错因分析此例属人们习惯对机械效率的错误…  相似文献   

8.
檀辉 《中学理科》2005,(10):2-6
(1)考查重点、热点:①与滑轮组相联系的力、功、功率、机械效率等的计算;②功(含W总、W有、W额)、功的原理、功率、机械效率等概念的理解与区分;③测机械效率的实验;④与浮力、密度、速度等知识相联系的综合应用;(2)命题趋势:与滑轮组相关的题以综合计算题形式出现,且计算量增大.  相似文献   

9.
陆军 《物理教师》2011,32(7):28+30-28,30
物理图像是“是不同学科间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联系与渗透”的典范.用图像透析杠杆,可以深层次地把握杠杆的机理,从而使“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理解机械效率”、“测定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等科学内容的教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学过机械效率之后,有些同学往往把它和功率混为一谈:认为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大;还有的认为机械效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等等,出现这些错误的根源是这些同学对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没有真正理解,所以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机械效率是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机械效率的多少不能说明做功的多少,而只是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如:某机械的机械效率为80%,说明利用此机械做功时,每做100焦的总功,其中就有80焦的有用功,它与这机械做了多少功及做功快慢无关.二、不能认为机械效率大的机械功率一定大,功率与机械效率之间…  相似文献   

11.
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的重点内容,也是困扰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初学物理的同学根据公式η=W有用/W总,求出机械效率后,往往把它作为定值,而导致解题出差错.认识影响机械效率变化的因素,对综合分析计算有关机械效率的习题很有帮助.下面就用滑轮组、斜面对物体做功情况来说明机械效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正问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解析先根据机械效率公式写出表达式:η=W有用W总=W有用W有用+W额外=11+W额外W有用.由此得出:想提高机械效率,可增加有用功或减小额外功.具体方法如下: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增加有用功———增加所吊重物的力减小额外功减小滑轮的轮与轴之间摩擦减小动滑轮、{{绳子的自重等决定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因素:动滑轮所吊重物的重力;机械间的摩擦;动滑轮及绳子的自重等.  相似文献   

13.
在初二物理《功》一章中有三个易混淆的概念:功、功率和机械效率.功与功率、功与机械效率是密切相关的物理量,但它们的意义又有所区别.功率与机械效率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二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学习时应注意区分.  相似文献   

14.
正滑轮及其机械效率是考试的重点内容.题型以计算题(包含简答题)、实验题为主,考点集中在以下四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条件;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省力与绳子绕法的关系。考点一、省力与绳子绕法的关系知识回放:滑轮组的绕线问题应先确定所需绳子段数.题目中一般会指出绳子的重力及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以下是两种情况的具体分析。1.提升重物:如图1,有几段绳子与动滑轮相连.拉  相似文献   

15.
看过1994、3期《中学物理教学参考》后,觉得何承义同志在“谈谈之机械效率的归类复习”这篇文章中有点问题。该文章的第二大部分:“简单机械的有用功、总功及机械效率”。作者把L_1、L_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殊不知力臂的概念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按照作者的观点,F_1·L_1表示的就是总功,  相似文献   

16.
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理解机械效率。在教学中,学生往往反映的实际情形是:能用文字熟练叙述机械效率的概念,知道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但在具体事例中,又不知怎样求解机械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一、知识网络功功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①②功的计算公式:W=功的单位:符号:功的原理:机械效率W总=+η=实际机械效率:η1理想机械效率:η(“>”“=”“<”)功率P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定义:公式P=单位:,符号二、重点、难点突破(一)力学中“功”的含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就说力对该物体做了功,因此,力学中所说的功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常见的几种看似做功而实际没有做功的情况:1.物体靠惯性移动了一段距离.如:推出去的铅球、投掷出…  相似文献   

18.
《标准》把“机械效率”定位在“理解”的水平上.是因为机械效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效率的概念已经广泛应用于生活、社会和科技问题中,有必要让学生去探究、理解,要通过对做功的分析,理解有用功和额外功,认识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知道实际  相似文献   

19.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对同一装置所挂重物不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且在不损坏机械的前提下,所挂物体越重,测得的机械效率越高.这一结论是实验分析所得,有关参考书只作定性的说明.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一结论,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这里给出几种证明方法。  相似文献   

20.
例1 有一个动滑轮,机械效率为70%,利用它提起一个浸没在水里的重物,先用500N的力才能使它匀速地在水中上升,当重物完全离开水面后,必须用600N的力才能使它匀速提升,如图1所示,试求此重物的体积(忽略绳和轮之间的摩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